曹軼
摘 要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市場管理正在逐步完善法律法規以及管理體制,以規范化、科學化的改革理念,促進經濟的高質量、走集約型道路。但目前我國整體生產經濟狀況存在問題,財務舞弊現象有增無減,呈現出增多趨勢,不利于企業規范化、科學化發展。財務舞弊對經濟影響不容小覷,財務舞弊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對企業與整個社會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在全球經濟化發展背景下,提高財務審計風險的防舞弊機制建設,是我國經濟發展與企業健康發展的共同呼吁。本文從分析企業財務舞弊發生原因入手,針對內審舞弊防范措施的不足,探究如何防范與減少財務舞弊行為,實現我國企業誠信建設的高水平發展。
關鍵詞 企業財務舞弊 內審防范措施 反舞弊審計
一、企業財務舞弊發生原因分析
就目前企業財務舞弊發生趨勢來看,我國財務舞弊現象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我國財務整改力度不足,財務管理改革的滯后性較強,沒有形成預先防范機制,企業對財務的整改還處于起步階段。先從客觀視野來看,企業財務舞弊發生的原因,重點在于監督機制不健全,財務舞弊多數是由于客觀原因,法律監督、行政監督以及社會監督與內部監督力度不足,才會使得財務舞弊有機可乘,找到法律與管理體系的漏洞,轉移資金、作假賬目、逃稅漏稅等等。再從財務舞弊的直接導火索來看,利益是財務舞弊永恒的主題,利益驅使下才會發生財務舞弊事件,行為主體受到利益的驅使才會產生舞弊念頭,所以利益是造成財務舞弊的直接原因,對企業財政管理下手。此外,造成財務舞弊的原因,也會因為“政績”等政治利益,報假賬目,編制不真是的財務報表。總體而言,現代企業下造成財務舞弊的根本誘因,是企業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才會讓行為主體有機可乘。[1]
目前我國法律環境缺陷較多,近年來我國正在規范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會計相關法律制度,通過持續性、不斷完善會計相關法律法規制度,針對企業經營薪管理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和健全會計核算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全面的法律法規,例如《會計法》等以提高法律監督效果,但這只能夠治標,還不能治本,還要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促進資本市場的完善發展,推進法制建設進程,以肅清市場環境中的不良風氣,營造優良的法律監督關進,為企業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奠定客觀基礎。加之,目前我國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總體素質與職業道德水平低下的,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對內控與內審制度的認識不足,所以企業還要進一步完善內審機制,科學設定內審智能,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
二、企業財務舞弊及內審防范措施的探究意義
首先,企業財務舞弊是阻礙財務信息規范化、國際化發展的攔路虎,伴隨著經濟財務活動中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國家與會計學界對財務舞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在施樂公司和世通公司、銀廣廈事件等轟動一時的財務舞弊事件發生后,為實現我國資本市場可持續、健康發展,必然要剖析企業舞弊手段以及舞弊產生原因,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減少與預防財務舞弊事件的發生,從而最大化減少財務舞弊的危害。[2]
其次,財務舞弊不僅會對企業造成直接性的危害,阻礙企業真實地了解經營效果,不利企業決策的制定,會對企業造成也難以估量的損失,削弱企業長遠發展競爭力。還會對利益相關者造成損害,畢竟目前我國資本正處于不斷成熟的背景,企業資金都是通過投資人以及貸款渠道獲得,投資與信貸需要以企業真實情況決定額度,財務舞弊,尤其是上市企業財務舞弊會舞蹈管廣大投資者,導致資金分配措施,降低自身市場資金的配置效率,對資本市場發展造成阻礙,敗壞社會風氣的同時,不利于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企業財務舞弊的內審防范措施
(一)強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發揮監事會監督功能
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越是明顯,就越能夠針對企業內控環境,構建符合市場監管要求以及具有企業特色的內部審計制度,凸顯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從上至下提高企業人員財務的內部審計意識。上市企業應該設置專職的內部審計機構,作為企業內部審計的協調統籌部門,專職實施企業內部財務審計,由總經理直接統領展開日常工作,并由董事會以及審計委員會授權與指導,由內部審計人員直接將審計報表向董事會與高級管理層通報,以雙線報告制為主線,增強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與權威性,發揮內部審計的預防作用,從管理層面上遏制財務舞弊的發生。監事會在內部審計中,具有較強的監督管理作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財務舞弊的風險,加強對監事會建設,做好監督與管理工作可有效提高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人員選取中應該集中在與其他部門關聯較少的人員,避免外界人為因素的干擾,以專職監管人員提高財務舞弊的防治效果。[3]
(二)建設專業的審計隊伍,加強法制建設
現階段我國多數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和相關知識不足,要加強內部審計的舞弊防范,要建設一支專業的反舞弊審計隊伍,積極從各個部門抽取專業人員組建內部審計機構,確保審計人員結構合理,隊伍專業性夠強,可針對各種財務舞弊展開專業審計,肅清內部的不良風氣,此外還要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以信息化技術作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培訓新渠道,加強在會計電算化人力資源中的投資,確保審計人員熟知財務軟件知識,具有充足的企業運營管理經驗,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維護能力。此外,針對企業財務舞弊審計現象,用法規約束主體行為,以法律進行強制約束,減少舞弊案件發生,以加強法制建設的措施,減少我國企業內部的惡劣舞弊行為,這需要依靠法規部門制定一套具有極強可行性、有效性的社會治理財務舞弊法治監督機制,促進社會經濟的公平發展,保障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以減少違法亂紀行為,用法律維持社會公平。[4]
四、結語
因此,加強對企業財務舞弊及內審防范措施的研究,其目的是要提高內部審計防治企業財務舞弊的效用,及時發現舞弊線索,針對性改進舞弊發生的漏洞,構建財務舞弊預防體系,從事后舞弊處理轉向事前舞弊防范,可提高財務舞弊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為大連東軟控股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姜金瑩.財務舞弊的手段剖析與防范措施研究[J].知識經濟,2016(24):81-82.
[2] 楊瑩瑩.跨國企業財務審計及法律防范舞弊機制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8):135-136.
[3] 王瑋潔.基于博弈論視角的企業財務舞弊外部防范與治理[J].管理觀察,2016(06):154-156.
[4] 尹珍麗,曾慧玲,林凱.內部審計對財務舞弊的影響研究[J].對外經貿,2014(10):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