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9.05.043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胸部X線及CT臨床診斷
價值分析
馬旭東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 目的 探討分別選擇胸部X線以及CT檢查方法對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實施診斷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該院2016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抽簽法分組后明確各組診斷方式;對照組(41例):采用胸部X線檢查方法完成診斷;觀察組(41例):采用CT檢查方法完成診斷;對比診斷結果。結果 兩組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完成診斷后,對檢出情況進行分析發現,觀察組數芽征以及小結節征患者23例(56.10%),大片實變影患者33例(80.49%),空洞患者26例(63.41%);對照組數芽征以及小結節征患者11例(26.83%),大片實變影患者28例(68.29%),空洞患者21例(51.22%);同對照組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診斷結果對比,觀察組數芽征以及小結節征檢出率獲得明顯提升(P<0.05);大片實變影檢出率與空洞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在接受診斷期間,同胸部X線診斷結果比較,CT檢查的應用,可以將數芽征以及小結節征檢出率顯著提升,從而對于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更為顯著診斷效果的獲得,奠定基礎。
[關鍵詞] 糖尿病;肺結核;胸部X線;CT;臨床診斷
[中圖分類號] R8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3(a)-0043-02
臨床對糖尿病誘因進行分析,主要因為飲食、家族遺傳、生活習慣以及環境幾方面導致。疾病特征主要體現為高血糖癥狀,對于此類患者因為長時間表現出代謝障礙的影響,會使得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嚴重減退,從而較易呈現出抗酸桿菌感染的現象,進而合并表現出肺結核疾病的概率較為顯著,疾病癥狀主要以咳血、咳嗽以及咳痰較為普遍[1]。對于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而言,生命安全受到的危及更為顯著,對此對合并癥患者的早期確診以及早期治療做出保證呈現出顯著意義[2]。該次研究以2016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針對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明確最佳疾病診斷方法,以說明同胸部X線診斷方法比較,CT診斷方法應用可行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抽簽法分組后明確各組診斷方式;對照組(41例):男19例,女22例;年齡分布范圍為33~71歲,平均年齡為(43.19±4.49)歲;糖尿病病程分布范圍為3~23年,平均病程為(11.79±2.35)年;觀察組(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齡分布范圍為35~73歲,平均年齡為(43.15±4.52)歲;糖尿病病程分布范圍為3~25年,平均病程為(11.73±2.39)年;觀察對比兩組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的性別、年齡、糖尿病病程,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于入組后的兩組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首先選擇胰島素等給予血糖水平控制,明確各組診斷方式;對照組:采用胸部X線檢查方法完成診斷;觀察組:采用CT檢查方法完成診斷,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1.2.1 對照組方法? 檢驗人員針對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的胸部,合理選擇數字化DR機展開正側位攝片工作,調整電流、探頭頻率與電壓分別為320 mA、12.0 MHz與120 kV。此外,就放松狀態的保持對患者進行指導,具體在進行胸部照射投影期間,主要通過側位以及站立保持完成[3]。
1.2.2 觀察組方法? 檢驗人員在準備對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進行檢查前,首先提出禁食要求,患者需要嚴格遵守。之后對于放松狀態的保持對患者進行指導,在進行胸部區域掃描期間,通過側位以及站立保持完成。具體掃描期間控制層距、層厚與螺距分別為5.0 mm、5.0 mm與1.5。對于疑似病灶通過增強掃描明確診斷,完成后,于工作站將搜集圖像數據進行傳送,安排檢驗醫師2名依據圖像信號以及特征等完成閱片工作,最終得出診斷結果[4]。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數芽征以及小結節征檢出率、大片實變影檢出率與空洞檢出率。
1.4? 統計方法
對于兩組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的診斷結果,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展開數據分析,計數資料(肺結核患者數芽征以及小結節征檢出率、大片實變影檢出率與空洞檢出率)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疾病檢出情況對比
兩組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完成診斷后,對檢出情況進行分析發現,觀察組數芽征以及小結節征患者23例(56.10%),大片實變影患者33例(80.49%),空洞患者26例(63.41%);對照組數芽征以及小結節征患者11例(26.83%),大片實變影患者28例(68.29%),空洞患者21例(51.22%);同對照組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診斷結果對比,觀察組數芽征以及小結節征檢出率獲得明顯提升(P<0.05);大片實變影檢出率與空洞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糖水平
兩組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治療前空腹血糖水平為(8.52±1.46)mmol/L,治療后為(5.85±0.79)mmol/L;治療前餐后2 h血糖水平為(12.09±2.09)mmol/L,治療后為(9.05±0.81)mmol/L。同治療前比較,治療后獲得明顯降低(P<0.05)。
3? 討論
糖尿病作為代謝性疾病之一,典型特征主要體現為高血糖方面,因為高血糖的影響,使得患者體內諸多組織呈現出慢性損害的現象,主要體現為患者的腎臟、眼部與心臟血管等方面,最終使得患者呈現出功能障礙的現象。對糖尿病主要發病誘因進行分析,主要體現為環境與遺傳兩方面。對于前者主要因為患者過多進食以及較少的身體活動,從而呈現出自身肥胖現象導致患病;對于后者,主要因為家族性遺傳因素的影響導致患病。眾多糖尿病患者中,部分會呈現出胰島素依賴的現象,從而會對應呈現出人體免疫系統異常的現象,進而為諸多病毒的侵襲創造條件,導致合并患有肺結核等系列疾病[5]。
對于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而言,因為持續高血糖的影響,于免疫力降低、甘油產物增加以及呼吸道抗病毒能力降低方面會進行作用,自身機體環境逐漸表現出酸性特點,從而為結核菌的生長創造有利條件。此外因為結核病的影響,使得患者的胰島功能受到對應損傷,導致內分泌紊亂現象更為嚴重,從而發現糖尿病以及肺結核兩種疾病之間會互相作用,使得各自嚴重性顯著增加,進而使得患者的健康威脅進一步提升,對此合并癥的早期確診以及治療呈現出顯著價值。
對于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在進行疾病診斷期間,缺乏典型的影像學表現。對于肺結核患者臨床病理表現進行分析,主要呈現出炎性滲出以及干酪樣壞死的現象,此外呈現出多形性以及橢圓形結核球的現象。觀察本次研究結果發現,兩組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完成診斷后,對檢出情況進行分析發現,觀察組數芽征以及小結節征患者23例(56.10%),大片實變影患者33例(80.49%),空洞患者26例(63.41%);對照組數芽征以及小結節征患者11例(26.83%),大片實變影患者28例(68.29%),空洞患者21例(51.22%);同對照組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診斷結果對比,觀察組數芽征以及小結節征檢出率獲得明顯提升;大片實變影檢出率與空洞檢出率無明顯差異,從而發現,在進行合并癥診斷期間,兩種方法各自存在優勢,但是總體而言,在數芽征以及小結節征檢出率方面,CT檢查呈現出更為明顯優勢,從而對于早期檢出率的提升奠定基礎,進一步說明CT檢查在合并癥診斷中的應用可行性。
綜上所述,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在接受診斷期間,同胸部X線診斷結果比較,CT檢查的應用,可以將數芽征以及小結節征檢出率顯著提升,從而對于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更為顯著診斷效果的獲得,奠定基礎,對應進行合并癥治療方案研究,實現疾病的早期治療,最終顯著促進糖尿病伴有肺結核患者的療效提升、預后改善。
[參考文獻]
[1]? 趙智義.糖尿病合并肺內感染的CT診斷及鑒別診斷體會(附16例報告)[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8):149-150.
[2]? 周楊杰,李琳琳.CT診斷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影像學特征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3):30-31.
[3]? 張穎,朱惠敏,張明霞,等.Elispot檢測抗原特異性IFN-γ反應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診斷價值[J].黑龍江醫藥,2018,31(3):485-487.
[4]? 曾令志,陳雪珍.CT診斷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影像學特征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4):52-53.
[5]? 鄒夏斐,劉崢艷,馬德容.胸部CT在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結核疾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0):43-44.
(收稿日期: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