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


[摘要] 目的 探究氯沙坦、氨氯地平應用于治療高血壓伴糖尿病的療效。方法 將該院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間治療的89例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參照組43例,選用氯沙坦治療;研究組46例,選用氨氯地平治療。經治療后,分析與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以及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LVPWT。結果 研究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壓、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LVPWT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LVPWT比較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氯沙坦、氨氯地平分別用于治療高血壓伴糖尿病中,都能有效控制血壓,氨氯地平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而且可有效改善尿微量蛋白,但氯沙坦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心室厚度。
[關鍵詞] 氯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壓伴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3(a)-0093-02
高血壓與糖尿病是好發于老年人群的疾病,臨床上針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其發病機制復雜,是互相牽制、促進。治療該疾病需控制患者血壓、血糖,同時還需注重患者的肝腎損傷問題[1]。因此該疾病需要采取早期藥物治療。氯沙坦主要用于原發性高血壓的一種抗高血壓藥物,而氨氯地平是一種離子抗結劑,主要功效為擴張動脈,降低阻力,從而緩解心肌損耗情況[2]。該文中對比與分析氯沙坦、氨氯地平在治療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該院治療的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中,選取89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參照組43例,選用氯沙坦治療;研究組46例,選用氨氯地平治療。所有患者經排查,無資料不全者;無精神障礙者;均符合高血壓以及糖尿病診斷標準。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齡最小為64歲,最大為80歲,平均年齡為(68.67±4.23)歲;糖尿病病程最長為5年,最短為2年,平均病程為(3.87±0.28)年。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齡最小為64歲,最大為80歲,平均年齡為(68.67±4.23)歲;糖尿病病程最長為5年,最短為1年,平均病程為(3.76±0.34)年。將研究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糖尿病病程對比于參照組患者,說明組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用氯沙坦進行治療,每天服用一次氯沙坦鉀片(國藥準字J20180006),每次服用50 mg,治療3周后觀察血壓升降情況,根據個別患者具體差異調整藥量,共治療3個月。除此之外,還需檢測患者的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心室厚度。
研究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進行治療,需給予患者每天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國藥準字H10950224),該藥物起始量為5 mg,每天服用1次,藥量最大限度控制10 mg以內,針對虛弱老年患者需將藥量調至2.5 mg,并在用藥3周后,連周對患者進行血壓測量。除此之外,還需檢測患者的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心室厚度。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記錄其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血尿酸氮、LVPWT;療效標準: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且血壓以及血糖明顯下降判為顯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血糖以及血壓有所下降判為有效;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無變化,血糖以及血壓下降幅度小或病情加重判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100.00%。
1.4? 統計方法
此次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以[n(%)]表示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組間總有效率的比較
在表1對比數據中,可知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組間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LVPWT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優于參照組,而參照組的LVPWT優于研究組,所有對比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高血壓臨床表現為頭暈、食欲不振、頭痛等癥狀,經檢查可發現主動脈瓣第二心音亢進、心室肥厚等體征情況;糖尿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多尿、多食、全身乏力等癥狀,高血壓伴糖尿病給患者可出現臥位血壓正常或升高伴直立體位的血壓降低,且體內血糖水平可出現障礙[3-4]。
臨床上針對高血壓病發糖尿病患者通常采取早期藥物治療,氯沙坦別名科素亞,其是第一個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IIA)類的抗高血壓藥物[4]。該藥物主要能夠阻斷血管緊張素受體(AT1),從而阻止血管緊張素與受體進行結合,達到預防心血管收縮的效果。氯沙坦不僅耐受性良好,且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較低,可阻斷內源性的血管緊張素,對其他激素受體、離子通道產生任何影響,對降解緩激肽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無抑制作用,針對血管緊張素以及緩激肽的代謝功能無任何阻礙作用[5]。該藥物經人體代謝后形成羧酸型活性代謝物,生物利用率較高,半衰期為6 h左右。苯甲酸氨氯地平片是一種是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外鈣離子經特異性離子通道,進入細胞后,能夠促進心肌與平滑肌的收縮。該藥物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減少心肌耗氧量,進一步對正常、缺血的冠狀動脈進行擴張,使冠狀動脈痙攣,增加患者的心肌供氧量,緩解患者的癥狀,進而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該文研究數據表明,組間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優于參照組,而參照組的LVPWT優于研究組,所有對比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研究表明[6],氨氯地平能夠清除自由基,對腎小球具有改善功能的作用,可對濾過膜脂質過氧化的連鎖反應進行控制或終止,減少尿蛋白的排放。除此之外,氯沙坦可減少血壓負荷,對靶器官的損害低。
綜上所述,針對氯沙坦、氨氯地平應用于治療高血壓伴糖尿病效果顯著,不僅能夠降低血壓,改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不僅控制血壓、血糖,還能夠保護臟器,臨床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許勝.氨氯地平、氯沙坦鉀氫氯噻嗪治療老年難治性高血壓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5):108-110.
[2]? 黃琳,白瑞麗.氯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應用效果[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8,14(3):34.
[3]? 樊高飛.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單獨使用和聯合應用對老年中、重度高血壓左室肥厚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12):135-136.
[4]? 羅曉燕.苯磺酸氨氯地平與氯沙坦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分析[J].北方藥學,2018,15(4):4-5.
[5]? 李鵬.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對高血壓患者臨床治療作用的綜合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4):144-145.
[6]? 顧佩紅.氯沙坦、氨氯地平在高血壓伴糖尿病治療中的效果比較[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