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蘭欽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接受日間乳腺腫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心理護理體會。方法 隨機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至該院接受治療的乳腺腫物合并糖尿病帶管出院患者59例作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接受乳腺腫物切除手術,對患者心理特征予以有效分析,把握其術前、術中、術后心理特性,實施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并比較患者心理護理前后焦慮(SAS)、抑郁(SDS)情緒改善情況。結果 經組間比較顯示護理后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優于護理前(P<0.05)。且心理護理后54例患者心理壓力及不良情緒得到有效消除,均以良好的心理順利完成手術治療,占比91.53%;其中5例患者因過度緊張、恐懼等,抗拒手術手術治療,后續經護理人員及其家屬安撫,手術順利進行,術后正常出院,占比8.47%。結論 將心理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接受日間治療的乳腺腫物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期間效果顯著,可有效提升患者手術耐受及依從性,緩解心理壓力與不良情緒,保障手術效果,促進患者身心健康,可大規模應用于臨床中。
[關鍵詞] 日間治療;乳腺腫物;糖尿病;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3(a)-0135-03
近幾年伴隨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乳腺類疾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態勢,對女性患者生理及心理均會造成較大負擔與影響。相關研究顯示乳腺類疾病常發于中年女性群體,再加之乳房對對女性而言具有較為特殊的生理意義,故接受手術治療時大部分患者均會表現出抗拒心理或行為,不利于手術順利進行[1]。同時伴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更會加重患者心理壓力與顧慮。因此在其手術期間實施全面、科學的心理護理干預對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促進其機體康復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主要探討分析接受日間乳腺腫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心理護理體會,現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至該科接受治療的乳腺腫物合并糖尿病帶管出院患者59例作回顧性分析,患者年齡26~55對,平均年齡(40.50±14.50)歲;經確診后所有患者均為良性病變,其中乳管內乳頭狀瘤9例、乳腺纖維瘤18例、乳腺腺病9例、乳腺囊腫7例、乳腺導管擴張癥16例;納入標準:可帶管出院、患者無重大精神疾病;排除標準:肝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礙、無自主表達能力。且所有患者均在入院當天接受手術治療,腫物切除完畢后即可出院?;颊呒凹覍偻庠摯窝芯坎⒑炗喼橥鈺以撛簜惱砦瘑T會已批準。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心理護理干預措施,主要流程如下。①術前心理干預:術前心理干預主要為緩解患者術前所存在是焦慮、抑郁情緒,以提升患者治療適應能力。大部分乳腺腫物合并糖尿病患者均擔心局麻狀態下可產生過度疼痛,進而抗拒手術治療。此時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對局麻手術作用范圍及優點進行解釋,并使患者明確手術治療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緩解患者應過度擔心手術效果而產生的負性情緒。此外,術前患者血糖檢測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治療期間應避免患者血糖存在較大波動,使其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治療。②術中心理干預:手術室需避免嘈雜,保持安靜,在患者準備接受手術之前可進行親切交談,對其家庭狀況、年齡、工作等進行詢問,以分散注意力,緩解緊張感,可適當鼓勵患者,使其以積極、自信的心態接受治療[2]。手術開始后醫護人員不能對患者病情及預后進行討論,應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手術操作中。乳腺腫物切除一般采用局麻方式,在手術過程中受手術器械牽拉會產生不同程度不適感,由于患者耐受能力不同,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呻吟、狂躁等情況,影響手術進度。此時護理人員應握住患者手部并予以安撫,同時告知部分反應及牽拉感均屬于正常現象,使患者獲得安全感,信任醫護人員,進一步增強其手術耐受。③術后心理干預。大部分患者術后均會出現不安、焦慮等情緒,究其原因,患者尤其是未婚患者會對術后乳房是否留疤產生過度擔心,另一方面擔心乳腺腫物病理檢驗結果。故護理人員應與醫師有效配合,對患者實施心理教育,確?;颊呖芍泵婕膊。暽眢w狀況。囑咐患者不必過分擔心。若有患者確診為乳癌,可鼓勵患者積極接受治療,戰勝疾病。避免出現悲觀、焦慮等負性情緒。此外,護理人員可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對科學、有效的治療的方案進行宣講,幫助患者構建治療信心。④傷口護理與健康宣教。由于患者均為帶管出院,故做好院外傷口基本清潔與引流管更換工作意義重大。護理人員應了解患者實際情況,對其傷口清潔與護理作針對性指導,如傷口正確清潔方式、傷口清潔頻率及引流管更換方式等,同時囑咐患者自我護理時動作應做到輕柔,若出現異常情況需及時返院接受治療。護理人員在指導傷口清潔時,可采用視頻、圖片等更加趨于直觀感受的方式進行宣教,同時告知患者若在觀看視頻或圖片過程中存在疑問,可及時提出,護理人員第一時間做出有效解答,確?;颊咦晕易o理方式的正確性與規范化,以降低感染率,確?;颊邫C體健康。最終緩解患者因護理知識不足而產生的出院前焦慮感,若患者出院前焦慮情緒較嚴重,護理人員可明確告知患者,出院前可留取聯系方式,以便后續進一步指導,以消除其不安、焦慮等負性情緒。⑤院外心理干預。大部分患者手術結束后即可出院,護理人員需囑咐患者注意創口清潔,及時更換敷料。患者出院后往往需經歷一段時間靜養,在此期間一般沒有家屬陪護,患者易產生不安、焦慮等負性情緒。故出院前護理人員應留取患者微信、電話等聯系方式,定時電話回訪,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對其不安心理進行安撫。同時囑咐其家屬多陪伴患者,使其感受到家屬無微不至的關懷,加快身體康復。
1.3? 觀察指標
比較患者心理護理前后焦慮(SAS)、抑郁(SDS)情緒改善情況。應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予以評價,明確心理情緒改善效果。
1.4? 統計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21.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SAS、SDS評分情況比較
患者59例,護理前:SAS(53.47±7.64)分、SDS(55.41±8.03)分;護理后:SAS(32.51±6.04)分、SDS(30.67±5.53)分(SAS:t=16.531,P=0.000;SDS:t=19.491,P=0.000),經組間比較顯示護理后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優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手術進展情況
心理護理后54例患者心理壓力及不良情緒得到有效消除,均以良好的心理順利完成手術治療,占比91.53%;其中5例患者因過度緊張、恐懼等,抗拒手術手術治療,后續經護理人員及其家屬安撫,手術順利進行,術后正常出院,占比8.47%。
3? 討論
乳腺腫物合并糖尿病一般常發于中年女性群體,此階段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理狀況均比較復雜,大部分患者在家庭、社會中承擔多重責任。就實際情況而言,社會輿論將乳腺疾病妖魔化,使得患者在患病后出現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再加之對乳腺疾病認識不足,患者擔心疾病會對自身家庭造成嚴重經濟負擔,同時擔心失去生命。此外,合并糖尿病會使患者對術后恢復效果現產生擔憂,擔心糖尿病相關臨床癥狀對預后產生影響。因此護理人員在乳腺腫物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護理時應與之親切的交流,使其明確自身在家庭乃至社會所具備的重要性,同時以以往手術治療病例對患者開展心理暗示,強化治療信心[3]。同時確保患者在與護理人員交通后可很多了解乳腺腫物與糖尿病相關知識,降低對相關疾病的恐懼感。如患者對術后乳房美觀性過度擔心,護理人員可向其說明修復方式較多,可確保術后乳房美觀,緩解其緊張、焦慮的心理情緒。
通過進一步分析可是乳腺腫物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存在以下心理問題。①對疾病本身的擔憂,大部分患者在患乳腺腫物前均存在長達多年的糖尿病病史,對長期服藥、長期治療已產生抗拒感,同時對護理與治療亦具一定抗拒感。且部分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發現血糖指標異常,對手術治療存在意識偏差,進一步產生焦慮、恐懼心理,影響臨床治療進度與療效[4]。②對醫院陌生環境產生的焦慮感,一般情況下中年女性在社會及家庭均承擔重要責任,因此多數時間比較繁忙,很少對周邊事物予以關注,因此對醫院變化與環境均具嚴重陌生感。再加之其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較弱,易因環境突然改變而產生負性情緒。③手術治療,大部分非醫療工作者對手術治療這種方式均存在意識偏差,認為需進行手術治療的疾病必定十分嚴重,擔心手術治療效果、自身手術耐受度、是否會對家庭造成經濟負擔等,因此護理人員應在其入院后并第一時間告知手術所需時間、術后患者機體呈現狀態等,使其明確術后無需住院治療,若無異常情況,手術當日即可出院[5]。
該研究中對入院接受治療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從術前、術中、術后3個方面出發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旨在消除患者負性情緒,避免情緒波動對血糖指標造成影響,確保其可以積極自信的態度接受治療,進一步保障手術質量與術后效果,改善預后。且在本研究中大部分患者經臨床心理護理后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均得到顯著緩解,積極接受手術治療及護理干預,術后未出現不良反應,所有患者均在手術當日或次日出院。
綜上所述,將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乳腺腫物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有效確保患者積極接受手術治療,保障手術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井艷,張卓,丁秀榮,等.心理干預在乳腺癌和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5):185-186.
[2]? 賈洪波.乳腺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2):125-126.
[3]? 姜莉莉.術前心理護理在乳腺腫瘤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23):170-170.
[4]? 劉水秀.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對乳腺腫瘤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J].當代臨床醫刊,2016,29(2):1984-1985.
[5]? 張云云.心理護理對乳腺良性腫瘤患者術后心理狀態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30):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