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元德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的迅猛發展,使重載交通量不斷增多,導致水泥路面出現不同程度裂縫,最終影響到道路服務的質量,甚至還會引發嚴重的交通事故。該文主要以某水泥路段改造重鋪工程作為案例,研究“白+黑”罩面防反射裂縫施工技術,進而為近似的工程項目提供參考的依據。
關鍵詞:水泥路面;“白+黑”罩面;防反射裂縫;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U416 文獻標志碼:A
0 前言
道路不僅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骨架,還是加快城市化進展的重要保障。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道路建設的規模、速度也越來越快,但就目前修建的水泥道路路面來看,仍有一定程度的不足,最終導致路面的破損,從而制約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速度。水泥路面“白+黑”罩面防反射裂縫施工技術作為改建、升級道路的新興技術方案,其在提升道路服務質量、保障人們出行的安全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1 以整體處理為主實施防反射裂縫處理
基于整體處理層面的防反射裂縫處理技術即是在罩面加鋪前,先鋪設應力吸收層,即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這是由于橡膠瀝青的擴散和吸收應力較強,能夠進一步延緩或預防反射裂縫的產生。而經過“白+黑”罩面整體防反射裂縫處理以后,能夠在原舊路面裂縫可能產生的區域,形成一層彈性較好且厚度約為1 cm的防裂網,進而阻止裂縫向水泥路面的面層中央擴散。
1.1 全面、詳細檢查施工的作業面
水泥路面“白+黑”罩面防反射裂縫施工前,相關人員應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全面、詳細檢查施工的作業面,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對原水泥路面病害進行現場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彎沉檢測;2)在對舊水泥路面進行橡膠瀝青灑布前,應先對路面原有構造縫、后期裂縫進行灌縫修復;3)確保施工環境的溫度在15 ℃以上;4)保持下承層的干凈、干燥、無雜物等,進而保證原水泥砼面與橡膠瀝青的黏結性。
1.2 橡膠瀝青的灑布
該工程項目所使用的膠粉為30目的廢舊輪胎橡膠粉,其摻量在20 %~30 %。將90號A級的普通道路石油瀝青加熱至108 ℃~190 ℃。在生產橡膠瀝青時,必須經過至少一次均化磨、膠體磨或剪切等工藝,且發育的溫度應控制在190 ℃~200 ℃,并保證1 h的發育時間;橡膠瀝青發育完全以后,應立即進行灑布,灑布橡膠瀝青的工具主要選用徐工XLS1203智能型橡膠瀝青灑布車,具體參數見表1。
灑布時,應確保:1)起點與終點位置均鋪有工程紙,且與橫向準確銜接;待撒布車經過以后應及時將其取走;2)縱向銜接至少與灑布的部分有10 cm的重疊;3)所選用的灑布車須具備升溫、攪拌等功能。
1.3 撒鋪碎石施工
碎石的撒鋪工作應和橡膠瀝青的灑布同時進行,且碎石(9.5 mm~13.2 mm)的撒鋪量應在12 kg/m2~14 kg/m2。碎石撒鋪時,應保證撒鋪的均勻性;對于部分撒鋪量欠缺處,可通過人工方式將其補足。
1.4 碾壓處理
灑布作業結束以后,應立即運用25T級以上的輪胎壓路機對路面進行碾壓,共碾壓3遍;碾壓的速度應盡可能控制在2.2 km/h~2.5 km/h;碾壓結束以后,應進行人工清除松散的碎石,利用清掃車進行清掃和除塵,以免降低上層瀝青混合料黏結的效果,影響到橡膠瀝青的盈利吸引層。
2 施工中的注意事項分析
基于整體處理層面的防反射裂縫施工中,施工人員還應注意:1)碎石清理程度直接關系著橡膠瀝青盈利吸收層黏結的效果;因此,在撒鋪碎石施工前,應首先水洗碎石,再用吹風機將其風干,進而保證碎石與橡膠瀝青之間的黏結性。2)施工結束以后,應禁止車輛、行人進入,以免帶起應力吸收層。3)可適當增加橡膠瀝青鋪設的厚度,以提升瀝青加鋪層的整體抗壓、抗彎拉性能;據國外相關研究發現,厚度為5 cm的加鋪層,其4年后裂縫反射的發生率為100 %;而厚度為10 cm的加鋪層,其4年后的反射下降至95 %;厚度為15 cm時,4年后的反射發生率僅為24 %。但增加厚度應適宜,以免影響舊水泥路面溫度的變化而減少拉應力。
3 以局部處理為主防反射裂縫處理
3.1 灌縫處理
以局部處理為主防反射裂縫的灌縫處理多被應用到寬度為1.0 mm~5.0 mm的結構縫或者裂縫中,可選用的填縫材料較多,象環氧樹脂、聚氨酯類材料、改性瀝青等。在進行灌縫處理之前,施工分院應先利用清風設備將裂縫中的雜物清除,并保持縫內的干燥,再使用灌縫設備灌縫。
3.2 玻纖格柵處理
玻璃纖維土工格柵簡稱為玻纖格柵,其經緯雙向均具有較強的抗拉力以及低延伸率。此外,玻纖格柵還具備耐高溫和腐蝕、抗老化、韌性較好等優點。
基于局部處理層面的防反射裂縫處理中應用玻纖格柵能夠提升黏結的功效,并提升加鋪層壽命,進而提升水泥路面改造建設的整體質量。具體玻纖格柵處理步驟如下:1)按照灌縫技術處理玻纖格柵接縫處的縫隙;2)使用改性乳化瀝青來涂刷玻璃纖維鋪設的位置,具體的用量約0.4 kg/m2~0.6 kg/m2;在涂刷黏結料期間,施工人員應確保黏層油噴灑的橫向范圍寬出玻纖格柵的10 cm~20 cm;3)在玻纖格柵鋪設過程中,應使用鋼釘將其一端固定在水泥板上,而另外一端則通過人力或機械設備拉緊;張拉的伸長率控制在1.0 %~1.5 %;最后再用小型的壓路機將其碾平并固定。4)相鄰的2個格柵橫向的搭接寬為10 cm~200 cm,同時根據攤鋪的方向,將后一個端壓在前端下;搭接處則使用鉛絲將其綁扎、固定;固定的間距控制在1.5 m內。在進行縱向的攤鋪時,應確保接頭處的寬20 cm~30 cm;使用鋼釘固定搭接處。5)鋪設玻纖格柵時,應避免卷曲、松弛、鼓脹,施工車輛、灑油車等不得直接在格柵的表面掉頭。
3.3 聚酯玻纖布處理
聚酯玻纖布屬于新興的一種玻纖復合防裂材料,其與橡膠瀝青的相容性較佳。與瀝青混合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對聚酯玻纖布的處理多由人工完成,且須一次性完工,不得中途停止,以免影響到工程的效果。
(1)接縫處分縫隙應采用按灌縫技術預先處理,再清潔要鋪聚酯玻纖布的路面。
(2)為保證黏結效果,在鋪設聚酯玻纖布時,應先使用熱瀝青充當黏層油,熱瀝青的灑布量為1.0 kg/m2~1.3 kg/m2;此外,應盡量不用或少用乳化瀝青,并確保聚酯玻纖布鋪設范圍比黏層油的橫向鋪設范圍窄10 cm~20 cm。
(3)撒布黏層油后應在瀝青未失去流動性前,盡早開展聚酯玻纖布進行鋪設作業。
(4)在鋪設玻纖布時,應控制橫向、縱向接縫搭接寬度在10 cm~20 cm,攤鋪瀝青混凝土方向即玻纖布橫向接縫搭接方向,前一端壓下后一端。
(5)熱瀝青黏層油鋪灑時,應避開雨天,路面干燥后方可噴灑施工;鋪設聚酯玻纖布之后,如果熱瀝青未冷卻,應禁止車輛急轉彎、急剎車,以防帶起或破壞聚酯玻纖布。
4 結語
水泥道路的交通量逐漸增加,并且汽車的軸載向著重型化趨勢發展,早期水泥道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損,象行車的舒適度較差、結構承載的能力下降、車速無法提升等。橡膠瀝青具有高黏、高彈且經濟環保等性能,而應用了橡膠瀝青的水泥路面“白+黑”罩面防反射裂縫施工技術,不僅能夠提升施工的經濟、社會效益,而且還能夠為未來路面的改造提供參考的依據。
參考文獻
[1]陳秋.路面“白改黑”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法[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8,41(3):69-70.
[2]于峰.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加鋪薄層瀝青罩面方案選擇分析[J].民營科技,2017(8):212.
[3]李二新,蔡乾東,徐瑋,等.G247線文九路白改黑加鋪罩面反射裂縫防治技術[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6,12(1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