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偉
摘 要:該文以某城市的海綿城市建設為基本研究點,通過對試點區域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推進和實施過程中如何發揮好規劃的作用、PPP模式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避免海綿設施“碎片化”進行了細致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并就如何解決上述問題進行了認真思考,同時提出了若干建議,為海綿城市項目建設與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PPP模式;海綿城市;“碎片化”
中圖分類號:F283 文獻標志碼:A
0 前言
海綿城市建設的核心建設理念是最大限度地減小城市開發和建設過程中對自然水文和生態環境產生的破壞,進而形成良性循環的城市水文和城市生態環境系統的低影響開發(LID)模式。
在試點區域海綿城市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很多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象海綿城市建設如何做到規劃合理、如何避免項目的“碎片化”、如何界定PPP模式下政府與企業的責任等。想要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到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規劃的頂層設計,同時也涉及到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關聯的理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的完善,工程建設管理中的體制機制調整等方面內容。
1 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概述
該文以約20 km2的試點區域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了試點區域內海綿城市項目建設情況。該區域分為建成區和新建區兩部分,其中,建成區約9 km2,新建區約11 km2。試點區域內的海綿城市工程項目按投資形式的不同,分為PPP模式、政府投資模式和企業自主投資類模式,此外,還包括技術規范類、研究類、建設管控類、績效評估類等非工程項目。研究表現,在項目的整體推進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制約性問題。
1.1 整體規劃不合理
試點區域的部分項目規劃未獲得批復,海綿城市項目建設缺乏專項規劃的指導,致使項目在推進過程中,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進而影響了整體建設的進度和效果。只有通過前期專項規劃建設,將建設要求、管理規定、保障措施、技術標準等落到實處,才能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才可以為試點區域項目建設發揮更好的作用。
1.2 項目的“碎片化”
試點區域由于缺乏適用于全市范圍的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及宏觀系統化方案的指導,使得區域內部分工程項目的建設不能與該市海綿城市建設整體規劃達到高度契合的效果,僅匯水分區內的項目就不能做到建設的一致性,建設內容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
1.3 建設項目不到位
試點區域內PPP模式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由于改造地塊分屬于不同的產權單位,而各產權單位對改造項目存在分歧,致使項目實施不順暢。特別是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涉及到管網、道路、市政設施等不同單位,給PPP項目的實施增加了很大難度。
2 海綿城市建設合理規劃的解決思路
海綿城市建設本質上就是構建城市的雨水系統,這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從長遠的角度進行綜合性的規劃。
2.1 海綿城市建設要規劃先行,確保規劃的權威性和可實施性
編制具有強指導性、實施性的專項規劃,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系統地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新建及改擴建的項目,必須要以建設海綿城市為根本出發點來進行總體設計,在項目立項的過程中,國土規劃建設等部門要進行嚴格把關,項目驗收時也需要對項目的"海綿度”進行驗收檢查。
2.2 識別問題,聚焦問題,系統化統籌推進區域內的海綿城市建設項目
全面系統地梳理海綿城市項目建設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理解誤區和建設障礙,要把握關鍵問題,從長遠著手,制定近期和遠期規劃,使之成為科學、持續的推動力,確保海綿城市建設的有序進行。
3 PPP模式下海綿城市建設工程順利推進的對策
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建設模式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一條高效、可行的途徑,也是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過程中的重要探索模式。引入PPP模式,可以充分整合利用政府機構和社會資本的優勢,整體協同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進程。
3.1 發揮PPP優勢,探索創新海綿城市建設新技術、新材料
PPP建設模式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通過市場的力量,將高度專業化的工作交給最擅長的專業公司,把政府從不擅長的具體事務中解脫出來,充分利用社會資本的靈活性,積極探索出海綿城市建設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材料,進而應用在海綿城市建設的項目中。
3.2 引入PPP模式,優勢互補,共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在PPP模式的海綿城市建設中,政府機構需要負責協調城市的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落實工作、壓實責任。在項目前期階段,如果只由PPP項目公司履行項目主體責任,不僅超出了PPP項目公司的能力,最主要的是PPP項目公司并不能夠完全代表政府行使相關權利、承擔相關責任。為此,需要認真梳理項目的各項事由,明確政府和社會資本之間、政府各相關部門之間的權責關系,前期規劃、立項手續等工作宜由政府機構作為責任主體;PPP項目公司則應該主要負責資金籌措、工程建設、運營維護等。如果PPP項目公司對規劃干預太多,則會增加項目的不確定性和項目管理風險。在權責明晰的基礎上,建立責任落實和追究機制,因屬地政府對項目的完成情況負總責(即責任主體),所以應該將此項工作納入政府年終績效考核系統。
3.3 以海綿城市建設為契機,提高基礎設施水平
海綿城市建設改造項目,涉及到的權屬單位多,項目管線復雜,單一實施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推進中會遇到很多不可預料的困難,特別是老舊小區的海綿城市項目改造工程,涉及到小區基礎設施的更新問題。在項目立項設計階段,就需統籌考慮,以海綿城市建設為契機,解決地塊問題,最好采取“1+N”模式,盡量避免大拆大建。所謂“1”,就是由責任主體申請立項一個主體工程項目,象“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解決小區物業式管理、路燈修復、安裝監控、拆除停車位地鎖、健身娛樂設施的修復與更新、房屋屋頂修復改造、小區綠化等問題),“N1”則為海綿城市建設工程,“N2”則為其他工程(如供水管道改建修復,供熱管線、再生水管線、雨水利用管線同步改造升級等問題,也可以列入海綿城市建設主體工程),“1+N”同步實施,最終達到提升整個小區的環境質量以及同步達到海綿城市建設標準的水平。
4 結論與建議
在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技術方面的研究,更要在海綿城市建設的基礎性研究上有新的突破,只有兩方面共同發展,才能科學有序地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參考文獻
[1]車伍,楊正,趙楊,等.中國城市內澇防治與大小排水系統分析[J].中國給水排水,2013(16):13-19.
[2]車伍,趙楊,李俊奇.海綿城市建設熱潮下的冷思考[J].南方建筑,2015,1(4):104-107.
[3]車伍,閆攀,趙楊. 國際現代雨洪管理體系的發展及剖析[J].中國給水排水,2014,30(18):45-51.
[4]耿瀟,趙楊,車伍.對海綿城市建設PPP 模式的思考[J].城市發展研究,2017,1(24):C1-C10.
[5]張劍智, 孫丹妮, 劉蕾,等.借鑒國際經驗推進中國環境領域PPP 進程[J].環境保護,2014(17):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