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強
摘 要:當前在電力工程監理過程中,我國推行的是“監理管理責任制”,但在項目具體監理中,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現為職權定位不合理,行業秩序混亂,監理人員素質有待提升及監理行業取費水平及標準持續走低,導致價格競爭。對此,該文在對電力工程監理工作內容進行理論的基礎上,說明了電力工程監理存在的缺陷,并結合“互聯網+”時代,電力工程監理缺陷、特點及存在的主要風險,提出有助于我國電力工程監理行業健康、長效發展的相關創新策略。
關鍵詞:電力工程;監理;缺陷;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F407.61 文獻標志碼:A
電力工程監理的核心功能在于依照相關建設合同、法律法規等,對電力工程建設進度、建設質量及全過程安全生產活動開展情況、工程造價等系列內容進行監督。在電力工程建設過程中,采用合理的監理措施及方法進行風險管控,有助于保障電力工程建設安全與質量。
1 電力工程監理概述
工程監理目的在于依照《工程建設監理規定》《電力工程建設監理辦法》等章程,對電力工程建設項目進行全過程質量管控,推動電力工程項目建設管理體制深化改革,提升我國電力行業整體發展效益。
隨著我國電力行業快速發展及相關工程建設規模不斷增大,工程監理工作在整個電力行業已備受關注,其能夠有效協調建設與施工單位間的關系,提升電力工程建設施工質量。在電力工程監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受建設單位或業主等項目法人(委托方)委托,監理人員需根據國家批準的電力工程建設項目相關法規及文件內容,依法訂立監理合同,以對正在實施的電力工程建設項目整體質量進行監管。因此,從工作職能視角而言,電力工程建設監理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四控制”、“二管理”及“一協調”。
2 電力工程監理存在的缺陷
2.1 職權定位不合理
目前,我國電力工程項目建設實施以“委托監理為輔”、以“項目業主為主”的管理機制。因此,在項目監理過程中,由于不同主體職能定位及認知偏差,經常出現項目業主越權干涉行為。有些電力工程項目業主固執地認為,項目監理由自己花錢委托,一切監理行為理應聽從業主;而還有些監理單位的人員也會經意或不經意越權監理,包攬電力工程建設項目業主職權范圍內的工作,從而導致監理職能不能正確、有效行使。事實上,電力工程項目與一般建設項目不同,其有自身獨特的運作規律,不能以政治任務為中心大搞、盲目特搞政績、形象工程,而應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2.2 行業秩序混亂,監理素質有待提升
據我國建設部及國家計改委最新公布數據顯示,目前在我國電力行業項目監理市場中,約90 %左右的監理單位均與國家相關監理要求及工作標準不相符合,而嚴格按照規章流程進行監理,且信譽較好的項目監理單位僅有10 %。
隨著我國電力行業快速繁榮,項目監理體制深化改革,監理行業逐步成為一種新型產業。當前,越來越多的電力公司開始組建監理部門,人員結構組成日益龐雜和混亂,而在很多正規監理機構,在職監理人員大多由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內退人員及下崗職業人員組成,行業內具有職業資格證的高素質監理人員普遍缺乏。隨著電力行業監理市場準入門檻降低,這些資質、職稱及技能不太合格的監理人員大量涌入,導致整個行業秩序混亂,不利于提升電力市場工程項目監理質量。
2.3 監理行業取費水平及標準持續走低,導致價格競爭
據了解,現階段我國電力行業監理單位取費水平及標準長期持續走低。以水電工程為例,當前監理工程師綜合取費標準僅為7、8萬元/人年,而每年每人設計收費則高達50萬元。監理人員長期堅持在條件相對惡劣和艱苦的電力項目建設環境下工作,持續走低的取費水平不僅無法保證監理人員基本日常開支,且不利于我國整個電力市場監理行業健康發展與壯大。究其原因,監理行業取費水平及標準逐步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與監理行業屬性不相符合的招標采購方式及我國長期未對監理行業取費標準進行修訂,由此導致電力行業監理出現“價格競爭”等不公平現象。
3 電力工程監理創新策略
3.1 建立健全有助于各項監理工作科學開展的法規
為有效推動實力型監理公司向項目管理企業轉型發展,我國相關部門應出臺相關法律標準及行業內的規范性文件,建立健全電力行業監理制度,逐步細化和進一步明確電力工程項目建設監理人員的監理風險、監理責任及監理取費標準等,采用“試點改革”與研究的方法,深入探索和制定電力行業相關監理管理規范體系。雖然目前我國已建立起關于電力行業建設項目監理的有關規章,但依然缺乏監理職能運行及市場機制完善等方面的相關行業法律法規。對此,監理單位及有關部門應總結經驗,結合“互聯網+”時代監理工作特征及風險,完善電力工程項目監理機制,推動我國監理單位各項監理工作科學開展。
3.2 分工協作,強化監理工程師職責意識
在整個電力工程建設項目監理體系中,包括監理工程師監理及業主管理兩項工作,雙方分工協作,明確各自職能定位,有助于避免相互越權監理及管理。通過合理分工,業主人員可有效督促監理工程師更好地履行相關監理職責,雙方通過協同配合,可減少干擾與糾紛爭端。同時,項目業主還應為監理人員充分授權,讓其在自身工作職能范圍內,盡職盡責,積極履行項目監理合同中規定的各項義務。另外,還應推行“三方”管理的職能監督約束體制,即分別由電力工程項目參建單位、監理及項目業主直接共同參與,其中業主與監理單位應屬于項目合同關系,而電力工程項目承建單位與監理則屬于被監理與監理關系。為保證三方各施其責,監理單位需立足于整個電力工程項目第三方視角,以公平、公正原則維護項目承建方與業主各自利益,保證電力工程項目順利建設。
3.3 提升項目監理素質,強化人才培養及自身服務能力
除了建立良好的外部法律規范及相關保障機制外,電力工程項目建設監理單位還應立足于長遠發展,重視人才培養,提升項目監理素質,強化人才培養及自身服務能力和水平。互聯網時代,人才是技術型服務行業的核心優勢,項目監理單位只有改變現有監理手段、思維與機制、方法,創新管理理念,培養或吸引更多高素質、職業化人才,打造專業的電力工程項目建設監理團隊,才能滿足監理行業的發展需求。
在激烈的外部和內部競爭環境下,監理企業應總結以往經驗,設立核心技校,努力探索以知識、技能和技術為導向的信息化監理工作模式,以“互聯網+”為依托,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及電力工程監理現場管理APP等信息化載體,構建以“3層+3庫+2載體”為核心的實時化、移動化及可視化工程監理管理體系。針對電力行業監理風險,設立規范、標準、集成的“電力工程監理業務規范數據庫”,推行集安全管理、項目策劃、數據檔案管理及質量管理為一體的“一體化”監理業務職能體系,始終依照電力行業監理八大業務模塊和核心價值流程,全面實現監理工作的信息化、規范化與標準化。
4 結語
“互聯網+”時代,電力工程監理職權定位不合理,行業秩序混亂,監理人員素質有待提升,需針對尚存缺陷創新監管,健全各項監理法規,強化監理工程師職責意識,不斷提升監理服務能力,使電力工程質量控制中監理人員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和體現。
參考文獻
[1]黃勝聰.電力工程質量控制中監理作用的提升[J].信息記錄材料,2018(11):229-231.
[2]周志中.電力工程監理企業加強安全技術生產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40):193.
[3]韋俊平.試述電力工程中輸電線路施工監理的措施[J].科學技術創新,2018(1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