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汀
摘 要:大數據技術在環評領域中的應用加速了環評管理現代化的進程,利用和建設大數據平臺創新環評管理工作新體系和新機制正成為重要的課題和方向。研究提供了建立大數據技術支撐的環評基礎數據庫,建立大數據平臺上的環評數據利用渠道,建立環評管理云技術開發平臺,建立環評工作的公眾參與平臺,建設環評管理的評價平臺等措施和方法,為大數據時代更好地推進環評管理工作現代化做出了深入思考。
關鍵詞:大數據;環評管理;戰略目標
中圖分類號: X321 文獻標志碼:A
0 前言
在大數據時代,一切信息和數據經過大數據技術的處理都會轉變成資源,在大數據平臺下信息成為生產和服務中一種重要的資產,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發展價值和基礎功能。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環評工作有了海量數據的支持,如何在大數據時代進行環評操作,進一步推進環評管理的現代化進程已經成為客觀的需求和必然的要求。在環評和相關管理工作中要準確認識大數據時代的技術、思維和管理特點,堅定大數據時代環評管理工作創新的目標和轉型的方向,立足于環評管理的實際進行大數據時代的現代化建設,探尋一條做好環評管理工作的新路徑。
1 大數據時代的基本特點
1.1 大數據時代的思維變革
大數據時代中思維發生了巨大的調整和轉變,人們追求的確定性因果關系轉變為廣泛性的相關關系,特別基于大數據平臺的加工、分析人們不單得到了“什么是什么”的結論,而且也得到了“什么為什么”的關系,新型的認知和意識催生了整個社會中思維方式和思維模式的巨大轉變,特別是基于大數據平臺的創新思維和思維變革的出現,加速了社會進步的進程,更多的認知、理念、理論得到了飛速發展和迅速成長的可能。
1.2 大數據時代的技術變革
大數據時代信息的深層次加工和多維度研究為技術的創新和創作形成了支撐性的平臺,基于大數據平臺的云計算、新媒體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得以出現,不僅加速了整個科技體系和結構的創新,而且在借助大數據技術的基礎上形成了多樣化的處理工具、采集方法和分析方式,這種加速技術的創新和重構,有利于交叉學科和新興技術的推出,技術變革正在呈現“質”和“量”2個維度上的提升和轉變。
1.3 大數據時代的管理變革
在大數據時代中管理工作被認為是針對反饋信息和現實數據而做出的決策和管控行為,正是由于有了大數據平臺傳統的管理工作才有了基礎和結構上創新和變革的可能。以大數據技術為工具的公共信息中心、行業核心數據庫、專業分析軟件有了深度整合的可能,不但可以對傳統的信息和數據展開深度的分析,進行多維度的加工,而且能夠將數據和信息以更好的方式呈現出來,進一步展示事物間內在、必然的聯系,這有利于管理工作進行深層次調整,有利于管理工作科學、系統、有效地變革。
2 環評管理工作轉型的戰略目標和方向
環評管理工作是整個環保工作的調控功能和基本組成部分,對于環保工作的開展、實施有著調控、保護和管控的功能,特別對于環保工作的方向、能力有效性、專業水平更是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環評管理工作進行創新和變革必須要講求一定的策略、方式和路徑。在大數據時代進行環評管理工作必須要具備戰略性的思想和眼光,要明確轉型時期環評管理工作發展的戰略目標,同時也要堅定環評管理工作建設的戰略方向。在現實的環評管理工作中要有宏觀的視野,將環評管理工作與社會建設、宏觀決策、環境風險防范、社會問題防控等各主要方面做到系統整合,將環評管理工作的目標放在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和大目標之上,借助大數據平臺的整合功能確立環評管理工作戰略性建設和發展的目標。在實際的環評管理工作中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將環評管理工作與正在進行的信息化、網絡化建設,綜合體系治理、環保國策實施等相關內容做到系統整合,設置環評管理工作發展的戰略方向,真正建立大數據時代的環評管理工作新的體系、機制和平臺。
3 利用大數據技術推進環評管理現代化的策略
環評管理的目標是環評工作,是對各類環境資源認知和規劃、開發和利用的專門性、功能性的管理工作。環評工作的主要形式收集、加工、整理、預測、評價環境數據,對社會和公眾提供環境生態信息的任務,而環評管理工作就是在宏觀上把握環評工作狀態,在微觀上實現環評工作規范性和約束性的工作。在大數據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環評工作和環評管理遇到了現代化發展和建設的課題,如何在大數據時代更好地進行環評管理工作就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重要話題。
3.1 建立大數據技術支撐的環評基礎數據庫
環評工作中調查、分析、預測和評估需要大量的數據和基礎信息作為支持,提高環評工作的科學性、提升環評管理的準確性必須要立足于大數據時代的科技、社會的基本特點,必須建立起翔實、全面的環評基礎數據庫,全面收集自然、社會、環境的信息、數據、指標和參數,真正形成支持環評和管理工作的基礎信息平臺,構建環評工作的新基礎和環評管理的新載體,全面優化環評管理的信息、決策、反饋等重點環節,通過整合形成支持環評管理決策和實施的大數據聯通,提升環評管理的系統性、效率性和可靠性,將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先進的環評工作思想融入環評和管理工作之中。
3.2 建立大數據平臺上的環評數據利用渠道
在環評管理工作中必須要有大量、翔實的數據和信息作為基本支持,因此為了提升環評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必須將信息和數據利用渠道的開辟和優化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一方面,要在環保行業內打通縱向的信息與數據流通的渠道,以大數據技術為基本支持全面促進環境信息、環保政策、社會資料在行業內高效率地利用、開發和整合,為科學、系統環評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信息和數據的平臺。另一方面,要立足于環評管理單位和環保部門打通與相關單位和部門的數據通道和信息渠道,利用各種專業、各個門類的信息和數據更好地支持環評管理工作,提升環評管理的系統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3.3 建立環評管理云技術開發平臺
在環評管理工作中要下大力氣推進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要建立起支持環評管理工作的云計算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專家系統對環評中海量的信息和數據展開存儲、分析和加工,提升環評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在云技術平臺的基礎上,環評形成的設計、方案和報告中各類數據和信息從“靜態”轉變為“動態”、從“一維”轉變為“多維”不單大大節約環評工作的成本,同時也大大提高環評管理工作的效率。
3.4 建立環評工作的公眾參與平臺
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建立公眾參與環評公眾、實現環評管理功能的新平臺,利用社會和公共資源建立起環評報告、項目建設、建設過程、工程施工、工程驗收等重要信息和數據的查詢體系和反饋渠道,在更廣的范圍內起到專業監督、社會管理的作用和功能,加速扁平化環評管理新體系的建設進程,擴大環評管理的參與主體,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隱患做到事先干預和事中調控,提升環評管理工作的專業性和功能性。
3.5 建設環評管理的評價平臺
應該以環評部門和職能部門為中心建立環評工作的評價體系,要以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前提真正建立起行業認可的環評工作查詢、評估和評價平臺,系統而實時地跟蹤環評單位、環評工作和環評人員的數據與信息,全過程、全方位記錄環評工作的環節和細節,真正對環評工作和環評人起到約束、調節和控制的功能,在提升環評管理工作“強制力”的同時提高環評管理的公信力和威懾力。
參考文獻
[1]梁鵬,潘鵬,趙曉宏.關于環境影響評價大數據的若干思考[J].環境影響評價,2016(6):121-122.
[2]黃堅.淺談在大數據技術時代下區域水環境保護的新模式[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5(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