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力源 李彧
摘 要:在當前的經濟新常態下,高校需要重視并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促使學生能夠更快適應市場化競爭,而要想提高就業指導的實效性,則需要大力推進就業指導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而從現狀來看,高校就業指導與思政教育的融合還存在一定困境,本文將主要對這一方面展開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校 就業指導 融合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整體經濟結構需要深入優化與調整,而在此背景下我國的就業市場面臨著巨大壓力,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剛畢業便會感受到極大的就業競爭壓力。所以,高校方面需要重視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同時要致力于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才能夠在提升學生市場適應力的同時,不斷樹立科學的擇業觀。然而,縱觀目前融合現狀來看,還存在一定的困境,文章將重點針對融合中的困境與策略展開分析,希望能夠為教育從業者提供參考。
一、面臨的困境
當前經濟新常態下高校就業指導與思政教育融合面臨的困境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其一,思政教育缺少就業方面指導。在經濟新常態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大,所以高校需要重視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去思考就業與創業的問題。思政教育作為引導學生思想發展的關鍵渠道,學生在這一渠道中去接受就業指導會更容易吸收,但是目前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卻缺少就業指導方面的內容,所以也就造成兩者融合不足。其二,思政教育缺少就業信息分析。經濟新常態下的市場就業信息一直在動態變化,不同行業的用人標準、待遇都在不斷調整,所以高校方面一定要為學生提供這些信息。思政教育的開展,能夠讓學生從中了解國家政策方針,但是內容上卻鮮少有學生就業信息分析,導致學生接收到的信息與市場就業的實時反映有一定的時效誤差,無法為學生提供真正的就業幫助。
二、走出困境的策略
(一)融合國家大政方針解讀與就業政策分析
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明顯的嚴肅性特質,所以很多時候會給學生造成一種距離感與抽象感,因此許多學生對思政學習方面的主動性明顯不夠,導致思政教育模式一直都是被動灌輸,而這種就業模式的實效性很難有顯著提升。所以,筆者認為高校就業指導與思政教育的融合,一定要將對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解讀與就業政策的分析進行融合,從而對高校學生的就業政策展開全面解讀,確保思政教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利益有密切聯系,以此去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思政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在此過程中更好地把握當下的就業政策。
(二)融合時事熱點分析與就業形勢判斷
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動中,對時事熱點事件的分析屬于關鍵性內容,目的在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的明辨是非能力,也是為了提高學生對社會的認知,進而擁有更好的社會適應力。從當前現狀來看,高校學生對思政教育中針對時事新聞熱點分析板塊比較感興趣,因為能夠從中接觸到大量社會實踐內容。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原因是學生擁有強烈好奇心,所以并不是出于對學習的主動,而是抱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態,在學習中也未深入思考。倘若能夠將時事熱點分析與就業形勢判斷進行融合,便能明顯提升這一思政教育板塊的吸引力,在提高思政教育實效的同時,也為學生就業指明
方向。
(三)融合職業規劃教育與價值觀培育
在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當中,需要高度關注學生的職業發展規劃教育,力求促進學生就業能力、創業能力的提高。而在高校思政教育當中,重點關注的是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塑造,而這些正是學生自我價值實現的關鍵基礎,也是其未來立足社會的根本。在如今高校畢業生嚴峻的就業形勢大環境當下,我國經濟結構也處在加速轉型時期,經濟驅動正在全面轉化,此時學生的就業壓力也就進一步凸顯。所以,在針對高校學生職業發展規劃教育的同時融合價值觀培育,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樹立更加遠大的理想抱負,也能提高就業指導工作和思政教育的實效。
(四)融合就業指導實踐和法制知識普及教育
在如今的經濟新常態下,高校畢業生不僅要面臨就業難的問題,而且往往會因為就業而出現許多法律方面的糾紛,大量剛剛畢業的學生在就業中很容易被欺騙,這一情況嚴重影響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很大程度上與學生是非判斷能力的不足、法制知識欠缺有關。因此,高校在就業指導與思政教育的融合當中,需要將法制知識的普及教育滲透其中,在提高學生法律認知的同時去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推動大學生就業質量的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如今國家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結構正在加速轉型,各大產業與企業也在大力推行供給側改革,隨之而來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加在短時間內會更加明顯。基于此,筆者認為高校需要積極思考如何將就業指導與思政教育相融合,重視且改善目前工作融合中的困境,致力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構建更完善的高校就業指導體系。
參考文獻
[1]王嘉駿.經濟新常態下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融合發展研究[J].營銷界,2019.01.
[2]趙宇,陳升遠.經濟新常態下高校就業指導與思政教育融合的困境和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2019.02.
[3]于瀟賀,王虹.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的融合路徑探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