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騰 李作明 李永霞
加強春季麥田田間管理是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實現穩穗增粒、并為粒重打基礎的有效措施。筆者闡述了小麥春季生長特點,并從劃鋤鎮壓、肥水調控、防治病蟲草害等春季麥田管理關鍵技術做了介紹。
春季是小麥生長發育的旺盛階段,也是加強田間管理,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實現穩穗增粒、并為粒重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小麥越冬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部分麥田播期偏早,播量偏大,加之越冬氣溫偏高,當前群體偏大,出現旺長趨勢,特別是播量過大的麥田,苗期分蘗少、個體發育弱,植株出現鋪地現象,上部葉片顯現受凍癥狀;冬前化學除草面積少,麥田墑情充足,可能導致雜草多,危害重;春季天氣變化較大,存在低溫凍害隱患等。因此,要了解掌握小麥春季生長特點 ,針對小麥苗情、土壤墑情、病蟲情和氣候變化,以“控旺促弱轉壯,保苗穩健生長"為主要管理目標,強化春季麥田管理。
1小麥春季生長特點
隨著溫度的升高,麥苗的生長發育也由慢到快。首先是春生葉的依次生出。在豫東麥區半冬性小麥品種,麥苗主莖8~9片葉時拔節,進入越冬期主莖有6.5~7.0片葉的麥苗,春季再長出1~2葉,即開始拔節。正常年份適期播種的小麥于3月10日前后進入拔節期。小麥拔節標志著麥苗由以營養生長為主、生殖生長為輔轉向以生殖生長為主、營養生長為輔的階段。小麥幼穗進入小花分化階段;其次是春季分蘗也隨之滋生,一般從2月20日至3月10日前后約有20 d,一般單株都能生出2個分蘗。到拔節后春季分蘗才逐步停止。不能成穗的分蘗在拔節后開始枯黃退化,早的在孕穗前結束,遲的要到孕穗時才結束。
2春季麥田管理關鍵技術措施
2.1適時劃鋤鎮壓
劃鋤不但具有良好的保墑、增溫、滅草等效果,還具有促弱苗轉壯、壯苗穩健生長等作用。各類麥田都應鋤地。劃鋤時要注意因地因苗制宜。對晚茬麥田,劃鋤要淺,防止傷根和坷垃壓苗。尤其是對“土里捂”麥田,更要在早春趁墑及早淺劃鋤,以防止土壤板結,影響小麥出苗;對于旺苗和徒長麥田,應進行深鋤斷根,控制地上部生長,變旺苗為壯苗。劃鋤要注意質量,做到劃細、劃勻、劃平、劃透,不留坷垃,不壓麥苗。
春季鎮壓可壓碎坷垃,破除板結,彌封裂縫,使經過冬季凍融疏松了的土壤表土沉實,使土壤與根系密接,有利于養分水分的吸收利用,減少水分蒸發。因此,對整地粗放、坷垃多板結的麥田,可在早春土壤化凍后進行鎮壓,減少水分蒸發和避免冷空氣侵入分蘗節附近凍傷麥苗;對沒有水澆條件的旱地麥田,若土壤疏松或板結時應及時鎮壓,以促使土壤下層水分向上移動,起到提墑、保墑、抗旱作用;對旺長麥田在起身期鎮壓,可抑制地上部生長,起控旺轉壯作用。鎮壓時要注意壓干不壓濕、不壓凍。另外,鎮壓要和劃鋤結合起來,一般是先壓后鋤,以達到上松下實、提墑保墑增溫的作用。
2.2科學肥水調控
對旺苗麥田,返青期采取碾壓或深鋤斷根,抑制春季過多分蘗;起身初期進行化學調控,預防后期倒伏;拔節期結合澆水,每667m2追施尿素10~15kg。對冬前過旺、返青后有脫肥現象的麥田,起身期畝追施尿素10-15kg。
對三類麥田,一般要控制早春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和土壤透氣性而影響麥苗生長,于返青期5厘米地溫穩定在5℃左右時追肥澆水,每667m2施尿素8~10kg或追施型復合肥15~20kg。
對二類麥田,可在起身期結合澆水每667m2施尿素15kg左右以促苗穩健生長,提高分蘗成穗率,培育壯稈大穗。對地力水平較高的一類苗麥田,在拔節期結合澆水,每667m2追施尿素10kg左右,促穗大粒多。
2.3防治病蟲草害
對冬前未開展化學除草的地塊,一定要抓住春季溫度回升的有利時機,在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6℃,中午氣溫超過10℃以上,選擇晴好天氣于上午10點~下午3點,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對路除草劑,及早進行化除。除草劑的使用時期一般應在3月10日以前,即小麥拔節前使用化學除草劑。一般防除野燕麥、看麥娘、節節麥等禾本科雜草,可選用甲基二磺隆、炔草酯、精噁唑禾草靈乳油噴霧防治;防除豬殃殃、薺菜、播娘蒿等雙子葉雜草,可選用氯氟吡氧乙酸、雙氟磺草胺、二甲四氯鈉等藥劑防治。使用時要嚴格按照配比濃度和技術操作規程,以免發生藥害。
春季是麥田紋枯病、紅蜘蛛、蚜蟲發生防治的關鍵時期,特別是苗期群體過大、出現植株鋪地田塊,要根據田間病蟲發生情況,及時防控。對紋枯病防治,要在2月中下旬普遍防治一遍,一般每667m2用25%戊唑醇或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30g,或選用10%己唑醇懸乳劑20g,兌水30kg噴施小麥莖基部,為提高防治效果,間隔10~15天再噴一次。防治春季麥蜘蛛可用0.9%阿維菌素乳油10g或20%聯苯.三唑磷微乳劑30g兌水30kg噴霧防治。以上病蟲混合發生的,也可根據農藥品種特性采用對路藥劑一次混合噴霧施藥防治。
2.4預防后期倒伏
小麥返青至起身期是預防倒伏的最后關鍵時期,要根據整地、播種、苗情長勢等情況,及時采取深中耕、鎮壓、化控等措施,保苗穩健生長,為預防后期倒伏打好基礎。另外,在起身初期可噴灑化控劑,以縮短基部節間,降低株高,增強抗倒能力。
2.5防御低溫凍害
豫東麥區是倒春寒、晚霜凍害高發區,特別三月份干旱少雨更易發生危害。倒春寒、晚霜凍害要以防為主,因此,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依據土壤墑情,若3月上中旬無有效降雨,應在3月15日前普澆拔節水,以達到保穗數、增粒數、防凍害的目的。一旦發生凍害,要及時采取追施氮肥、澆水、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補救措施,促進受凍小麥恢復生長,將凍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2.6落實保優技術
強筋小麥要推遲追肥時間,重施拔節孕穗肥,后期噴施氮肥。同時要結合不同品種的特征特性,抓好針對性措施落實,對抗寒能力弱的品種,注意澆水防凍;對抗倒能力差的品種,起身初期進行化學控制;對抗病能力差的品種,精準施藥,提高防治效果。
(作者單位:1.476200河南省柘城縣大仵鄉農業服務中心;2.476200河南省柘城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