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脫毒馬鈴薯是在傳統馬鈴薯種植實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全新馬鈴薯種植,這種馬鈴薯種植的經濟效益較好,對于區域增收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深入探討此類馬鈴薯種植技術并對其做好推廣,可以有效擴大脫毒馬鈴薯的種植范圍,提升其種植專業性。
一、脫毒馬鈴薯的種植技術要點分析
1、品種的選擇
優良的馬鈴薯品種對于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以及后期的經濟效益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在種植馬鈴薯前期,種植戶應當把優良的馬鈴薯品種和植物脫毒技術有效結合在一起。在選擇馬鈴薯品種的時候,應當優先選擇抗病毒能力較強的馬鈴薯品種,同時還要對馬鈴薯進行嚴格的保護,避免其在種植過程中感染病毒。只有選擇優良的馬鈴薯品種,才能確保植物脫毒技術的順利實施,才能確保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2、為馬鈴薯提供疏松的土壤環境
種植地塊選擇在天龍鎮高田村,示范面積260畝。馬鈴薯屬于茄科作物的一種,種植馬鈴薯的時候需要對馬鈴薯有著充分的了解,要根據馬鈴薯的生活習性為其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在種植馬鈴薯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能連作,否則會對馬鈴薯的正常生長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此外,馬鈴薯喜愛疏松的土壤環境,所以種植者需要加強對于種植土壤的耕作。馬鈴薯由于本身具有巨大的生長潛力,固對于土壤當中的有機物質和鉀肥的需求量較大,種植者應當結合實際情況為馬鈴薯提供適量的養分。
3、作好催芽
春播一般不必催芽,秋播如果種薯發芽少則必須催芽。催芽方法是在播種之前10天,用10PPM赤霉素與1%硫脲混合液浸種10分鐘,取出晾干,進行砂層催芽。在平地上鋪10—12cm的濕沙,耙平后擺一層種薯蓋一層濕沙,如此擺3—4層,最后蓋一層5—6cm的濕沙。經過6—7天,芽可以長達1cm左右,取出種薯,置于陰涼處煉芽1—2天,即可播種。催芽是防止秋播馬鈴薯缺苗斷壟的重要措施。
4、整地施肥
整地要求深耕疏松土壤,排水良好。最好選擇排水方便,相對集中連片,近兩年內沒有種植過茄科作物的坡榜田,播種前鏟除田間及四周雜草,深耕25cm以上,細碎土,開好邊溝,面積較大的田塊要開腹溝或十字溝,溝寬50cm,深35cm以上,確保排水暢通。2米開廂,每廂又開4條播種溝〈深要求13cm以上〉。按每畝施腐熟廄肥2000公斤,尿素5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硫酸鉀10公斤的用量,將化肥先施于播種溝底,再施入廄肥,蓋3cm的細土,即可播種。
5、科學控制種植密度
選擇適宜的種植密度,如果單位面積種植密度大,則會影響單株產量及總產。所以說,對于種植密度的合理選擇是一個十分必要的環節。種植時應當把控好單位產量和單株產量之間的關系,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切實提高馬鈴薯的產量。此外,馬鈴薯的幼苗容易受到霜凍的危害,所以在種植馬鈴薯前還要對當地的氣溫進行一定的了解,盡量選擇在溫度合適的時間進行種。
6、田間管理
在脫毒馬鈴薯的種植中,田間管理也是需要重點注意的內容。就田間管理來看,主要是進行水肥的供應。從馬鈴薯的生長周期來看,其水分需求最大的階段是幼苗期和開花期,所以供水也多集中在這兩個階段。在幼苗期,當馬鈴薯幼苗長出土表后需要進行1次集中灌水,幼苗長至20cm左右時需要進行第2次集中灌水,第3次集中灌水在秧苗的開花初期進行。當然,在不同的區域氣候類型下,田地當中的水分含量具有差別,所以具體的灌水量需要以區域土壤含水量為基礎。總體來看,在馬鈴薯的結果期之前,灌水3—4次比較適宜。就馬鈴薯生長的肥料需求來看,主要是生長期和開花期需要肥料,所以在這兩個時期施加氮肥或者復合肥能夠保證其健康地生長。
7、病蟲害防治
目前,紅蜘蛛等一些蟲害是威脅馬鈴薯生長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田間管理中,在紅蜘蛛的高發期進行相應預防藥物的噴灑即可。貫徹實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立足防重于治,實行合理輪作、清潔田間、選用抗病品種,使用腐熟肥料等措施。一旦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消毀,使用藥劑防治,防止擴散。
馬鈴薯晚疫病;葉片發病時,初為水漬狀褪綠斑,以后逐漸擴大,近圓形,暗褐色,邊緣不明顯。嚴重時葉片萎垂,發黑,可造成全株枯死。常用的殺菌劑有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和25%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也可使用1∶1∶100的波爾多液。防治2—3次,每隔7天用藥一次。
小地老虎;3齡后幼蟲潛入土表,咬斷根地下莖或近地面嫩莖,使幼苗萎蔫死亡,造成缺苗斷壟。藥劑防治方法;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的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在幼蟲低齡階段向嫩葉生長點噴霧。
8、收獲與貯藏
當馬鈴薯大部份莖葉由綠變黃,下部葉片干枯,塊莖顏色由淺變深,馬鈴薯容易脫落時,標志著生理成熟,即可收獲。收獲后,將馬鈴薯攤放在通風的木板樓上2—3周,經常清除破爛薯塊以及有病薯塊,待大部分水、熱散失,木栓組織形成后,按大、中、小薯分類各裝入塑料網袋,保存于通風、陰涼和干燥的地方。
二、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的推廣
1、首先政府應重視脫毒馬鈴薯的重視技術,加強對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的宣傳,使得農民了解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的優勢,鼓勵農民進行重視,對于種植脫毒馬鈴薯的農民,政府應給予一定補助,以此提高農民種植脫毒馬鈴薯的種植效果。
2、建立脫毒馬鈴薯生產基地,包括原種基地建設、一級基地建設以及二級兩種建設,在建設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自然條件,保證符合脫毒馬鈴薯的生長條件,進而促進脫毒馬鈴薯的生長。
3、加強對農民的培訓,使得農民更加的了解馬鈴薯的生長條件等情況,提高農民馬鈴薯的種植技術水平,以此提高馬鈴薯的種植產量以及質量。
總之,脫毒馬鈴薯技術的應用能夠提高馬鈴薯的品質,增加農民收入。種植戶應當加強對于此類新型農業技術的關注與學習,并將其應用到農作物種植當中。馬鈴薯脫毒技術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值得大力進行推廣。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加大推廣力度,落實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的推廣工作。
(作者單位:151134 黑龍江省肇東市宣化鄉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