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加友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我國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稻米產量不斷增加的同時,市場對稻米的需求由單一的數量型向質量型與數量型并重的目標邁進,有時還特別偏重于“優質”二字。優質米在市場上需求量大,售價高,稻農效益好,因此種植優質稻就成了廣大消費者及稻農的共識。永平縣地處云南省西部,總面積為2840平方千米,是瀾滄江流域區,境內有橫斷山系走向,地形地貌多樣,立體氣候突出,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是發展優質稻生產的適宜區。雖然,永平縣發展優質稻產業具有天然的地理及區位優勢,但在實際生產中也還存在諸如品種、田塊、水源、管理、加工等方面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永平縣的優質稻產業就能更好持續健康高效發展。
1優質稻種植技術分析
1.1品種選擇
品種的優劣在一定程度上對水稻的產量和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要達到優質高產高效之目的,在品種選擇時要把握好三點:一要選擇適宜在當地土壤、氣候環境條件下栽培的優質品種;二要選擇豐產性好、抗病蟲害較強的優質品種;三要選擇口感好、受市場青睞的優質品種。秈稻區:如杉陽鎮的壩區、水泄鄉的水底等地方宜選擇滇瑞408、金穗418、盈泰168、滇隴201、滇屯502等優質品種;粳稻區:如龍門鄉、博南鎮、龍街鎮等地方宜選擇滇禾優34、楚粳27、滇雜94等優質品種。
1.2種子處理
品種選定后,對種子進行曬種、浸種和催芽處理。一是將種子置于陽光下進行曬種,可充分殺死種子表面的病菌和使種子吸水基本一致;二是用使百克或強氯精2ml兌成40℃左右的溫水浸種48h,可充分殺滅種子表面的病菌,能有效杜絕苗期惡苗病及其它病害的發生;三是催芽處理,藥水浸種完成后,撈出種子放入食品袋內并結好袋口,拿到太陽光照射強的地方,將整袋種子放在倒扣的鐵盆下進行保溫催芽,晚上收到室內保暖處,白天又拿到室外催芽。當發現80%的種子出芽時即可播種,種芽不宜催得過長,否則播種時種芽易折斷,影響出苗率。
1.3田塊選擇
為獲得食味佳、口感好的優質大米和較好的經濟效益,在田塊選擇及農藥、化肥使用上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不選擇被重金屬及殘留農藥污染的田塊作稻田;二是不選擇髙炕田且容易干旱缺水的田塊作稻田;三是不選擇城市污水、工業污水或生活垃圾污水流經的田塊作稻田和禁用“三廢”污水灌溉水稻;四是不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防治水稻病蟲害;五是不能大量使用無機化肥和被重金屬污染的有機肥。
1.4育苗方式
水稻育秧時,應結合育秧地塊實際,合理選用育秧方式,便于降低種植成本。在我縣秈稻區宜選擇旱育秧和濕潤育秧,在粳稻區宜選擇濕潤育秧和塑盤育秧。育秧時間則根據大田移栽時間倒推40~45d即是育秧時間。在育秧過程中要多育壯秧、健秧、好秧,為移栽到大田后建立合理的生物群體結構、降低病蟲害發生、實現水稻優質高產奠定堅實基礎。
1.5科學移栽
進入移栽期要做好床苗處理、大田整理、淺水栽插三步工作。當苗齡達40~45d時,就可以移栽到大田了。在移栽前4~5d對秧苗進行一次藥物噴霧防治病蟲害和施一次送嫁肥,以降低大田期防治成本和滿足水稻在緩苗過程中對營養元素的需求。在整理大田前10~20d要將經高溫腐熟消毒的農家肥或有機肥撒施到大田作底肥。整田時要做到田平、泥化,田面的平整度基本均勻一致,田角四周無僵泥、死泥,田埂無漏水漏肥。秧苗移栽時,實行淺水栽秧和栽清水秧,寸水分蘗。淺水栽秧能較快的提高地溫,增強土壤的通透性,促進根系生長,有效防止秧苗根腐病的發生,提高秧苗成活率。移栽時有以下幾種規格:26×16×13cm;26×13×13cm;23×13×13cm;20×13×13cm等,稻農應根據所選品種的生長特性、田塊的肥力狀況及管理水平等因素來選擇其中一種規格。
2優質稻管理技術分析
2.1肥水管理
移栽結束后,進入水肥管理及雜草防除階段。一是水層管理,水層管理以淺為主,采取淺、濕間歇灌溉的處理方式,做到以氣養根、以根保葉、以葉促粒,全面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干物質生產能力。二是科學除草,水稻在生長過程中,為避免雜草與水稻爭奪水分、養分、陽光等,對水稻生長造成不良影響,應加強對田間雜草的防除工作,即通過人工除草與生物環保制劑搭配使用的方式進行除草,也可用50%丁草胺乳油畝用120ml拌毒土或肥料于插秧后5~7d內撒施;三是平衡施肥,為使水稻植株生產出含營養成分較多的干物質,實現優質高產的目標,應在水稻生長期進行合理的施肥管理,做到氮、磷、鉀平衡配施,確保水稻在有效分蘗期內達到足夠的莖蘗數,提高有效分蘗率。
2.2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這樣可以降低防治成本,提高效益。在我縣主要是防治稻飛虱、螟蟲、稻瘟病、紋枯病和稻曲病,俗稱“兩蟲三病”。具體措施是:一是選用抗病蟲品種;二是安裝太陽能殺蟲燈;三是在田中放養水鴨;四是盡量選用生物農藥;五是選用化學農藥時則選用高效低毒的70%吡蟲啉、90%殺蟲單、三唑磷配合稻瘟凈、75%三環唑、20%井岡霉素、60%菌核凈、50%硫磺.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進行綜合防治。整個大田生長期用藥2~3次為宜。在病蟲害的防治上盡量做到防早、防小,降低防治成本。
2.3適時收獲
由于稻農所種植的品種不一樣,因此優質稻的成熟時間也不一樣,有遲有早。在收獲時要看準天氣適時收獲,收到家要盡快曬干或烘干,加工包裝后及早上市,以便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切忌堆捂,否則容易發霉變質,影響米的色澤和質量,降低效益。
綜上所述,在發展優質稻生產時,要結合當地的環境條件、種植水平、消費結構和市場需求等因素,全面考慮,綜合平衡,合理布局。從品種選擇、田塊選擇、科學育秧、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到適時收獲等每個技術環節都要抓實做好,才能使優質稻種植真正達到優質高效的目的。
(作者單位:672607云南省永平縣杉陽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