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萍
馬鈴薯是餐桌上比較常見的一道菜,所以馬鈴薯有著很大的市場量,在如今的馬鈴薯種植中,已經研制出很多利于馬鈴薯增產的高產栽培技術,本文就將對全膜馬鈴薯高產栽培關鍵技術作出分析。
青海地區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此地區產出的馬鈴薯口感要優于其它地區,但是受氣候和地質的影響青海地區產出的馬鈴薯賣相比較差,所以在此地區要生產出口感好賣相好的馬鈴薯就可以采用全膜栽培技術對馬鈴薯進行生產種植,關于栽培過程中的各個要點下文將展開細致的分析。
1全膜種植概念
1.1全膜馬鈴薯種植的優點
全膜馬鈴薯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干旱區和半干旱區域,全膜種植的優點主要是,在田間起好的壟上全范圍的進行覆膜,這樣就可以承接在馬鈴薯生長過程中整個期間所有的降水,保證有足夠的水分促進馬鈴薯的正常生長,解決干旱區和半干旱區降水少的問題,尤其是在春天,降水量比較小,全膜能夠將微小的細雨集中到集雨溝中,能夠使微小的降水得到充分的利用,使馬鈴薯可以正常的出苗,其次是全膜覆蓋后,土地中的水分蒸發量會大大的減少,從而可以保住水分,保證土壤有一定的濕度,具有蓄水的功能,早期進行全膜覆蓋的土地溫度要比普通的土地高,這種情況下土地溫度得到提高,可以使馬鈴薯的生育期得到延長,這樣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增加馬鈴薯的產量,尤其是對于一些晚熟品種。
1.2全膜馬鈴薯種植的缺點
全膜種植馬鈴薯也有一定的缺點,一是全膜種植有利于收集雨水,但是雨水全部都集中到溝壟中,很難排出去,降水過多就會浸泡土壤,降低土地的通透性,不利于馬鈴薯的正常生長,甚至水分過高容易引發爛薯現象。二是全膜種植時田壟一般比較寬大,這樣十分不利于雨水在田壟中進行分配,容易導致馬鈴薯的生長不均勻,大小不一,生長狀況發生偏差。
一般情況下,青海地區使用全膜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每畝產量能夠增加500~1000千克左右,增產效果較其他的地區而言十分的明顯。
2全膜種植技術
2.1選種、處理種子
進行馬鈴薯種植之前需要提前對馬鈴薯的種子進行處理,在進行選種時盡量將多種馬鈴薯對比進行選種,最好選用抗旱性強,抗病性強,且賣相好產量高的無毒薯種,這種薯種的特征一般是表皮的色澤比較鮮亮,皮面比較光滑,薯塊的大小比較適中,形狀較為規則,在選好種子之后需要對種子進行一定的處理,首先需要切種塊,種塊的大小盡量要保持一致,而且要保證每一個種塊都要有芽眼,芽眼要保證在一到兩個左右不能過多,還要注意一點是切塊時所使用的刀子需要用酒精進行消毒,避免種子被污染影響其正常的生長,將種子切好之后用配比好的藥物進行拌種,然后將處理好的種子放在室內進行催芽,這個期間要將不好的種子及時挑選出來,催芽期間還要保證室內有適宜的溫度,保證種子能夠正常的進行發芽。大約放置兩天之后就可以進行播種了,具體還是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實施。
2.2起壟覆膜
在進行起壟覆膜之前,要先將土地進行整理,盡量能夠將要種植馬鈴薯的土地整體翻整一遍,這樣能夠保證土壤有足夠的通透性,讓馬鈴薯的根部能夠更好地生長,從而更加有利于馬鈴薯的生長,進行起壟之前首先應該確定好田壟的走向,起壟的原則是大行為壟,小行為溝,壟的寬度一般為70厘米左右,而溝的寬度一般為40厘米左右,壟的高度保持在30厘米上下,壟上的土要保持零散,切忌有大的土塊、土條,影響馬鈴薯正常的進行發芽,起壟后應該盡快的進行覆膜,防止土壤被風干,覆膜時將準備好的地膜覆蓋在田壟上,注意地膜一定要拉平,兩邊用細土進行壓實,而且需要隔一段距離在膜上壓土,防止大風造成揭膜現象,覆膜完成后每隔五十厘米進行打孔處理。
2.3適時進行播種
處理好土地和種子之后,就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播種了。播種時的溫度一般是在十攝氏度左右,一般種子之間的距離要保持在50厘米左右,具體還要因當地情況而定,播種深度大約保持在15厘米左右,控制好合理的密度一方面保證土壤肥力的承載力,一方面要保證田間有足夠的通透性。
2.4進行科學的管理
在馬鈴薯種植之后需要對田間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一是要及時的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一旦發現有缺苗的情況要及時的進行補苗,二是要及時的追加肥料,在進行封壟之前可以追加一定的有機肥或者尿素使馬鈴薯的生長能夠保持一定的肥力。三是要及時的清除田間的雜草,以防雜草影響馬鈴薯的正常生長。
2.5防治田間的病蟲害
在馬鈴薯生長的中后期,容易出現各種病蟲害,如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及蚜蟲等,一旦發現田間有植株出現病變一定要及時的拔掉,以防出現感染擴散的現象,而且應該噴灑合適的藥物進行防治,防治蚜蟲應該使用專門的抗蚜蟲藥物摻兌進行抗蟲,針對病蟲害要及時發現及時防治。
綜上所述,全膜馬鈴薯高產種植技術大大提高了青海省馬鈴薯的產量,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有效解決了干旱地區馬鈴薯生長缺少水分的問題,但是在全膜種植中也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推廣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在今后的發展中還要不斷地創新解決全膜種植技術中存在的問題,使全膜馬鈴薯高產種植技術能夠得到更好的推廣,也推動青海地區的農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單位:811399青海省黃南州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