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芝 肖杰秋
對于規模化養殖場來說,要想實現養殖效益的最大化,應該采取一切有力手段,避免浪費節約成本,降低飼料消耗,提高工作效率。本文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分析了規模化養豬場種豬飼養管理技術要點,現將具體措施介紹如下:
1種公豬的飼養管理
1.1種公豬飼養
種公豬養殖過程中,日糧組成應該堅持以精飼料為主,消化能控制在13.65MJ/kg,粗蛋白質、鈣、食鹽的含量分別控制在13~15%、0.8~1.5%、0.5~0.6%。此外在日糧配制過程中,還應該確保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的充足投入。飼料中賴氨酸維生素對睪丸的正常生長發育,提高精液品質有著決定性作用,尤其是飼料中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E更是公豬繁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當上述幾種維生素缺乏時,很容易引起睪丸發生腫脹或萎縮,不能正常生產精子,導致精液品質下降。因此應該保障飼料中上述幾種營養元素投入充足。
1.2種公豬管理
集約化規模化養殖場應該將種公豬單獨隔離飼養,為種公豬配置足夠的活動空間,確保每頭種公豬活動面積控制在9~12m2,要保證豬舍安靜,向陽通風良好,遠離母豬舍,這樣可以避免因為母豬叫聲、氣味刺激而造成種公豬精神不安和食欲減退。同時還應該經常清掃豬舍,刷拭豬體表,保持豬體表健康清潔。養殖場還應該配置充足的運動空間,讓種公豬有合理的運動時間,提高種公豬新陳代謝能力,增強體質,促進食欲恢復。在配種之前應該定期對種公豬的精液品質進行檢查,隨時調整營養,增加運動和配種頻率,切實提高種公豬的利用效率。
2繁殖母豬的飼養管理
2.1繁殖母豬的飼養
首先,空懷期母豬飼養。繁殖母豬經過分娩和哺乳體重一般都會減輕。為此在進入空懷期之后,應該強化母豬體況恢復,增強母豬體力達到總用狀態。對于母豬斷奶膘情維持在8成以上的,飼料中的消化能控制在12.0MJ/kg,粗蛋白質、鈣、食鹽的含量分別控制在12~15%、0.8~1.2%、0.5~0.6%,飼料中賴氨酸的含量控制在0.55%,并保證飼料中有充足的維生素、礦物質,每天投喂量控制在每頭豬2.0~2.5kg。一般采用上述飼喂方案,飼喂6~10天之內可以正常發情配種。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應該結合母豬的具體體況情況,適當調整日糧組成,靈活掌握飼料配方,滿足母豬對營養物質的需求;其次,妊娠階段的飼養。母豬妊娠期通常在115~120天左右。在妊娠過程中將母豬劃分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妊娠前期,前期由于胎兒生長發育較為緩慢,此時飼料投喂量以空懷期飼料配方為主,每天投喂混合飼料1.8kg。進入妊娠后期之后,由于胎兒生長發育較快,母豬身體內各種營養元素消耗量增加,對高品質飼料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此時應該逐步增加飼料的投喂量,并保證飼料中蛋白質、微量元素、礦物質、維生素的持續性投入。一般冬季每頭豬飼料投喂量增加10~15%,夏季增加10%。夏季妊娠的母豬為了提高采食量,可以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和維生素C,每噸飼料添加1~2kg。妊娠中后期的母豬飼養原則是保持膘情適宜,不能過肥也不能過瘦,確保母豬能夠正常分娩;再次,臨產母豬的飼養。妊娠母豬妊娠到110天到產仔當天,要向母豬投喂乳用期的飼料,并適當增加日糧中麩皮的比例,有利于通便,避免產后便秘發生,每天投喂量控制在1.5~2.0kg。母豬在產仔前的2~3天內,尤其是在分娩當天,應該逐步減少飼料投喂量,這樣能夠有效控制乳房炎和糞便污染床;最后,哺乳階段的飼養。母豬分娩當天10小時之內禁止向其投喂含有高蛋白質的飼料,要確保有充足的飲用水供給。冬春季節應該像繁殖母豬頭喂溫水,仔豬出生兩小時之后應該確保其盡快吃上初乳,保證乳房清潔衛生。豬分娩兩天以后,每天飼料投喂量在1.5~2.5kg。母豬分娩6天之后,按照正常標準向母豬投喂哺乳期的飼料。從第4天開始逐步增加飼料的投喂量,直到母豬進入泌乳高峰期停止增加飼料。仔豬出生之后應該訓練其盡早開食,促進仔豬胃部系統的生長發育,加速胃蛋白酶分泌。
2.2繁殖母豬管理
首先,妊娠期母豬管理。母豬在配種前一周應該控制好飼料投喂量,防止母豬膘情過大,導致胚胎不能正常著床,影響到受胎率。母豬成功妊娠之后,將母豬單獨隔離養殖,保持環境安靜,減少胚胎早期死亡,并強化母豬護理。妊娠前期和中期應該適當增加運動,增強母豬身體素質。進入妊娠后期,尤其是在臨產之前應該停止運動,防止機械性流產,防止豬群之間相互誰敢斗毆,避免驚擾母豬而引起流產;其次,臨產母豬的精細化管理。母豬分娩前一周應該對產房進行嚴格的清理和衛生消毒,對產床、保溫箱和地板進行清理和衛生消毒。母豬在產前一周對體表進行清洗消毒,然后轉入到分娩舍準備生產。并準備好生產用的各種用具,做好搶救假死仔豬和母豬難產的準備。母豬成功分娩之后,肌肉注射縮宮素40國際單位,加速胎衣和子宮內容物排除,恢復子宮功能,促進泌乳;最后,哺乳期母豬精細化管理。母豬進入哺乳階段之后,要確保養殖環境安靜、衛生、清潔,確保通風良好,防暑降溫,防寒保暖,保證母豬有充分休息的時間。另外還應該確保豬舍光照充足,盡量讓母豬和仔豬多接觸陽光,呼吸新鮮空氣。母豬分娩之后應該做好母豬乳房和生殖道的檢查工作,如果存在損傷,應該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療。
3、構建完善的疫病防疫體系
豬群疫病防疫體系是提高養殖效率,保障豬群健康生長的基礎。養殖場內部應該構建完善的免疫程序,有計劃有目的的對豬群進行疫苗免疫接種,開展規范化作業,控制疫病發生。在疫苗免疫接種前,應該從正規廠家選擇疫苗,做好疫苗的妥善保存。疫苗接種時嚴格按照疫苗使用說明書進行稀釋和注射。疫苗接種完畢之后,應該做好詳細的登記記錄,做好豬群疫病監測預報工作。
(作者單位:1.657700云南省昭通市綏江縣農廣校;2.657700云南省昭通市綏江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