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再奇
發展綠色蔬菜的前景我國是蔬菜生產和消費的第一大國,發展綠色蔬菜有著巨大的國際市場和潛在的國內市場。一方面,隨著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于綠色蔬菜的呼聲越來越高,在目前許多地區蔬菜總產量新趨飽和的形勢下,以質取勝無疑是蔬菜業再上新臺階的出路。我國已具有發展綠色蔬菜的很多有利條件,在我國適度規模地發展綠色農業、開發綠色蔬菜產品是切實可行的。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存在著蔬菜產品需求量增加與弱化蔬菜生產之間的矛盾,發展綠色蔬菜,增加蔬菜出口,為使我國進一步成為蔬菜貿易強國提供了機會,也為我國蔬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海林農場蔬菜產業現狀
我場現蔬菜種植面積0.18萬畝,產量0.03萬噸,產值0.03億元,設施蔬菜面積165畝,蔬菜產值占農業的比例0.9%,設施蔬菜種植面積165畝,占蔬菜種植總面積的8.4%,設施蔬菜栽培主栽品種蕃茄、香瓜、辣椒等。
二、海林農場蔬菜產業發展思路
(一)指導思想:
堅持農場引導和市場主導原則,推行產業化發展模式;實行分戶管理,以企業帶動為紐帶,以科技支撐為關鍵,以設施基地為抓手,以增加收入為目標,全力打造海林農場蔬菜品牌,提升全場蔬菜產業發展水平,全面推進我場蔬菜產業向現代農業和休閑農業方向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場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安排農場從業人員160人從事有機果蔬的種植、管理、采摘等工作,為農場富余人員就業開辟了有效途徑。使設施蔬菜種植達到1000畝,重點建設500畝設施蔬菜標準化園區一個。種植品種有番茄、辣椒、燈籠果、西瓜、香瓜等,設施蔬菜以葡萄、黃瓜、葉菜類等為主,露地蔬菜生產成本815元/畝,畝效益400元/畝。設施蔬菜生產的成本2萬元/畝,畝收益6000-8000元。全場蔬菜的高產種植技術,主要依托于東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加上該場多年種植經驗。全力打造海林農場蔬菜品牌,提升全場蔬菜產業發展水平,全面推進我場蔬菜產業向現代農業和休閑農業方向發展。
三、當前蔬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宣傳引導力度不夠,市場競爭力弱。海林農場蔬菜產業發展的宣傳引導力度還不夠,一些種植戶還不了解農場蔬菜產業發展的方向和思路,沒有真正的投入到蔬菜產業發展上來,導致農場的蔬菜產業知名度不高,沒有自己的品牌,市場競爭力弱。
(二)蔬菜生產產業化發展滯后,產品受出口銷售、市場等因素制約較大。海林農場的蔬菜產業種植才剛剛起步,蔬菜的產業化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一些產業化發展還沒有完善,導致種植戶還有各自為戰的現象。產品銷售滯后,受市場因素的影響較大。
(三)沒有蔬菜生產的龍頭企業。由于近幾年的轉方式、調結構的步伐逐漸加快,一些合作社、蔬菜企業也紛紛的活躍起來,但是由于時間比較短,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龍頭企業,龍頭的帶動作業還沒有表現出來,導致龍頭+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還沒有建立起來,產品的深層次開發還沒有表現出來
(四)蔬菜生產專業人才缺乏。雖然海林農場現在的蔬菜種植有多年,蔬菜種植戶也有一些種植經驗,但是一般都是“土專家”,缺乏先進的蔬菜種植技術和專業的人才。嚴重影響蔬菜種植技術水平的提升。
四、蔬菜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一)抓好宣傳引導,加強協調配合。
蔬菜產業的發展,一定要有市場影響力,這就要靠媒體的宣傳,要成立相應的蔬菜發展領導小組,要充分利用農場電視臺、廣播、微信等多種方式和渠道,開展全方位的宣傳活動,對發展蔬菜的前景和相關政策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以此來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形成廣大農戶主動參與,全場上下積極支持的良好局面,不斷提升我場蔬菜的市場影響力。
(二)強化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
加大蔬菜產業發展資金的投入力度。主要在優良品種、新藥品與新設備的引進、品種試驗示范園的建設、技術培訓、產品宣傳、無公害產地與產品認證,以及扶持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營銷經紀人和生產大戶等方面加大扶持的力度。
(三)壯大龍頭企業,堅持產業經營。
要培育自己的蔬菜龍頭企業,以增強龍頭企業的發展后勁。把合作社等企業培育成龍頭企業,并把“龍頭”和農戶結成有福同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用發展工業的理念抓蔬菜,推進蔬菜產業化、工業化。拓寬蔬菜銷路,需要與加工企業聯姻,組織深加工,實施綜合開發,促使產品向更深層次轉化。
(四)實施品牌戰略,打造蔬菜精品。
擁有品牌就意味著占有一定市場份額,也就贏得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因此,實施品牌戰略,培育名牌,是面臨的迫切任務。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必須通過自身培育或者合理的轉讓、重組和嫁接,來培植自己的品牌。多創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取得更多更好的市場準入資格,逐漸提高海林農場蔬菜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量。
(作者單位:157126黑龍江省海林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