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成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幾年農業機械也走上了農業生產的主角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農業機械為改善現代農村生產條件、幫助農民致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農民提高生活質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然而隨著農業數量和種類的增加,農業安全生產問題也日益嚴峻,一旦發生生產事故對于任何家庭都是毀滅性的。
1.農場農業事故形成原因
1.1教育水平現狀限制了安全教育的普及
農機事故的產生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因為不懂安全操作規程或技術不熟練應變能力差等導致的。我國16至59歲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人數比例是7.3%,而同齡人中的文盲半文盲的人數比例高達12.5%。目前農民中具有小學文化水平40%以上,初中文化比例的不到30%,高中以上更少。這樣的現狀就導致農民在接受安全教育時的接受能力有限,自主學習能力也較差。
1.2農機產品安全性有待提高
我國農業的特點是從業人口多,在我國,從事農業的人員高達4.8億。農村農業機械的需求較大同時也具備了農業機械的普及條件,但是大量的人口和復雜的土地類型制約了大型高端農機的投入,只能使用低端小型機械。同時又由于農民的收入較低對價格敏感度較高導致農業機械多為低端化,小型化,甚至有些農業機械是由農民自己動手改裝完成,這樣就很難保證其安全性。很大一部分的農業機械的產生都是在小型作坊,根本沒有資質可言。
1.3農民收入普遍較低
我國農民的收入雖然在近幾年里有了較大程度的增長,但我國的農民整體收入水平相對較低。總體的低收入極大的限制了他們的消費能力也導致他們較高的價格敏感度,當價格和安全之間選擇的時候更多的會選擇前者而忽視后者。
2.提高農場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的措施
2.1提高意識形態認知
其實農業機械產品的安全問題凸顯最根源的問題還是整個社會的認知問題,認為安全事故是偶然問題,低概率事件,從設計者、生產者到使用者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應該在全社會有這樣的認知:雖然是農業事故是低概率事件但一旦發生對于每個當事人以及他的家庭都是災難性乃至毀滅性的,安全問題應該高于一切。
2.2加強農業機械生產企業的資質管理
現在農民使用的很大一部分機械沒有基本的安全保障機構,該類產品在設計之初就有安全缺陷,后期由于制造工藝以及成本的制約最后還可能由于質量問題而產生安全隱患。面臨這樣的現狀必須建立一套機械生產管理制度,對具有生產資質的企業進行考核,并要求其對自己生產的產品負責。堅決不允許沒有標注生產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流通。
2.3提高從事農業生產人員的收入
國家和地方應該給農民相應的補助和農業生產相應的扶持,讓農民的收入提高。只有農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才可以在購買產品的時候更注重產品的安全性和質量而不是只關注產品的價格。
2.4加強農機設備保養措施
農業機械的保養要從2個方面進行一是在農機作業過程中加強保養二是在農閑季節對長時間放置的器具進行內外清理和保養在農機作業過程中定期對農業機械進行換油和檢查加油重點檢查油污部位特別是機件連接部位對油污的產生要查明原因在特殊的使用環境下結合不同部位進行潤滑保養保證內外部零件能夠隨時使用保證農業機械在使用過程中內外部零件的使用性能良好對于長期停放的農業機械如拖拉機柴油機等保持每個月啟動運轉1次運轉時間為15min左右將潤滑油壓力輸送到摩擦表面防止零件摩擦引起表面氧化生銹對機械表面進行除銹和涂油使農業機械表面形成保護膜減少氧化腐蝕對于長期停放的作業機械要保持封閉將進氣口排氣口通風口等進行封閉減少雜質水分等進入到機體中防止發生腐蝕造成農業機械內部零件損失保證農業機械的使用壽命。
2.5加強農民的安全教育以及相關操作資歷的管理
農村這幾年出現的農業機械安全事故大多都是和交通有關的,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大多數農民都沒有相應的駕駛資歷,甚至很多農民連基本的安全駕駛知識都沒有。面對這樣的現狀,要加強監管,對機械設備的使用嚴格審查,嚴禁無證駕駛的現象發生。
2.6提升操作人員能力
規范操作流程對農業機械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傳授農業機械操作知識提升操作人員的能力在進行農業機械操作人員培訓的過程中增加農業知識的傳授能夠提升農機操作人員的農業知識素養對農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3-4]對農業機械操作流程進行規范化將各種農業機械的操作流程進行整理和歸納保證農業機械操作的流程最為科學合理將其制作成冊進行刊印并發放給農業機械操作人員使操作人員能夠按照操作規程進行農業機械的使用保證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減少因為操作失誤而導致農業生產工作延誤。
(作者單位:161443黑龍江省鶴山農場安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