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彩艷
一、 陜西榆林橫山區山地蘋果產業發展現狀
為了將陜西蘋果產業做大做強,省果業管理局提出了“西進北擴”的發展布局規劃。橫山縣作為全省蘋果產業“北擴”的前沿陣地,通過產業優化、擴大栽培面積等,為全省果業布局調整作出了重要貢獻。橫山縣也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果業,讓果業成了人民發家致富的有效手段。
橫山縣為提高自身的果業栽培水平,做出了兩大調整:一是老園改造。以“大改型、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四項關鍵技術為基礎,對一些老園進行改造,提高果園的產量,增加果農的經濟收入,提高果農的栽培積極性。二是示范園建設。橫山縣按照“典型帶動,示范引領”的要求,重點建設了一批蘋果示范園。通過科學化、商品化的管理,使山地蘋果在保質、保量的同時,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二、 陜西榆林橫山區山地蘋果產業栽培存在的誤區
(一) 思想觀念保守、認識不到位。橫山區的蘋果栽培在橫山縣政府的帶領和指導下,已有了長足發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對抓蘋果產業的信心和決心不夠堅決,政策的引領和宣傳不夠到位等。部分群眾對蘋果產業的種植業也存在著認識不足、目光短淺的問題,只重視蘋果種植的眼前利益,不重視蘋果產業的長遠性和穩定性,沒有一個蘋果種植的持久規劃和長遠目標。
在產業的優化、新技術的實施等方面,果農常處于觀望狀態,瞻前顧后,不愿投入、不肯作為,實施過程不夠堅決,新技術、新方法不能得到及時應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蘋果產業的發展,使果農利益無法得到最大化實現。
(二) 產業發展水平低。橫山縣的蘋果栽培歷史久遠,但主要以個體戶種植為主,沒有形成產業化的發展,雖然現在,在政府的指導下、市場的促進下和百姓觀念的提升與轉變下,群眾開始注重蘋果栽培的產業化發展,但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和起步較晚等因素,橫山縣山區果業的產業化發展仍處于較低水平。
蘋果栽培仍存在栽培規模小、產業基礎薄弱等問題,果農對蘋果栽培產業化發展也存在認識不清的情況,對蘋果品種的選擇、產業的管理、如何銷售等方面的知識仍存在著很大的欠缺,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蘋果栽培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三)技術力量薄弱。果農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農民,文化水平不高,他們種植蘋果主要依靠原有的經驗,這在以個體戶為主種植發展模式下,完全符合實情和現狀,但是要將蘋果栽培產業化發展,則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術做支撐。這需要果農加強自身文化水平的提升,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學習先進的栽培技術,為蘋果栽培的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提供足夠的技術支撐。
(四)山區蘋果產業組織化程度低。在山區,受地形的限制,以及傳統的個體戶發展模式,蘋果種植都以個體種植為主,很少形成組織化、規模化的種植,也沒有形成以蘋果加工為主的龍頭企業,一方面這樣不利于橫山縣蘋果的集中銷售,另一方面不利于蘋果的再次加工,影響蘋果的利潤和收益。
三、橫山縣發展山地蘋果產業的措施
(一)提高認識、堅定信心
在蘋果產業化栽培方面,果農仍存在認識不清、瞻前顧后、不投入、不作為的情況,這需要政府加強引導和政策宣講,讓果農知道、理解產業化種植的優勢,讓果農從思想上接受蘋果栽培的產業化發展,并能從行動上得以體現。
由于果農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蘋果栽培模式,而且他們也一直運用這種模式換取利益,若讓他們一下子改變原有的發展模式,果農不但不能從思想上接受,行動上也會有所抵觸。因此,政府各階層干部要將蘋果栽培產業化發展,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來抓,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對果農加以引導,使果農真正認識到產業化的發展優勢,消除果農的顧慮,讓他們對蘋果栽培產業化發展充滿信心。
(二)做好示范帶動作用。
產業化發展對果農而言是一個新概念,他們難免會有顧慮。政府應通過建設示范園,通用科學化的管理和商品化的運作,提高果園的產量和經濟效益,讓果農切實看到產業化發展的優勢,這樣果農才會沒有顧慮,肯積極的投入到蘋果栽培的產業化發展。
建設示范園,一方面可以給果農一個效仿目標,讓果農在走產業化發展更有底氣,另一方面也將犯錯損失降到最低,任何探索和創新都有可能犯錯,由于果農經濟基礎薄弱,任何出錯都會給他們帶來傷害。因此,政府應先通過示范園,大膽探索一種新的、適合地區發展的模式,然后將其在全縣、全地區推廣,讓果農真正從改革中受益。
(三) 做好技術幫扶、資金支持
蘋果栽培產業化發展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而這點卻是果農的薄弱點。因此,政府一方面要排相關技術人員指導果農、幫助果農,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果農的培訓,使他們接受新的栽培技術和種植方法。除了技術的幫扶,政府還要做好資金支持,因為果農大多經濟基礎薄弱,沒有足夠資金用于產業化發展。因此,政府需要給予果農一定的政策優惠和資金支持,使果農能放心的推進蘋果栽培的產業化發展。
(四) 拓寬銷售渠道、打造品牌優勢
種出來要賣出去,產業化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蘋果的產量,但同時政府和果農也要積極擴大銷售渠道,還要打造品牌優勢,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橫山縣蘋果,增加市場的認可度,這樣才能促進銷售渠道的擴大和蘋果種植利潤的增加。
蘋果栽培要產業化發展,還要做好它的配套體系,如做好樹苗的自繁自育、蘋果的貯藏加工,以及市場的銷售體系等。蘋果栽培產業化發展要做好精細化管理,一方面要節流,減少蘋果種植的支出,如通過自繁自育等,減少樹苗資金支出,另一方面要增加收入來源,如建立與蘋果加工企業,對蘋果進行二次加工,拓寬蘋果銷售的方式和銷售渠道,增加蘋果收入,還要做好蘋果的儲藏等工作,延長蘋果的保鮮期,確保蘋果的銷售價格。
(作者單位:719100 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園藝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