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玖
1、我縣農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家農機惠農政策的落實,我縣農機工作得到加強,農機化進程加快。2018年,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 ? ?161706.97千瓦,拖拉機保有量 4471 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 1524 臺,小型拖拉機 2898臺,聯合收割機 91臺;微耕機5584 臺;擁有配套農機具 1189臺(套)。農機裝備結構正在從全喂入水稻收割、機械耕耙作業,走向多元化的發展方式,半喂入自走式聯合水稻收割機逐漸進入我縣水稻收割市場,水稻插秧機、茶樹修剪機、茶葉采摘機試驗推廣工作穩步推進,飼料加工、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快速增長,種收機械化率約達到66%,推動了我縣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2、農業機械化的定位
農業機械化,主要是指運用先進的機械化裝備,展開農業工作,由機械代替人工作業,最大限度提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經濟效益。當前,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在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時期,國家越發重視農業發展,對此,應重新審視農業機械化,理解其內涵,推動農業發展。同時, 應順應時代潮流,著眼于現代農業建設,推動我國農業向規模化、精準化、產業化、設施化發展,推動多功能、經濟型、智能化農業設施的開發,加快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促進農業技術的研發,建立健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生產率與資源利用率,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3、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3.1農機社會化服務扎實推進,農機作業水平、經營效益不斷提高
全年機耕、機收的總面積達到了12059.97公頃,機耕、機收水平逐年提高,作業量逐年增長,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迅速,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達到了56%。茶葉、包谷、馬鈴薯、甘蔗等經濟作物種植機械化程度取得新進展。各類農機作業服務組織、農機戶總數達到了7412個,其中農機專業戶4個,農機合作組織、農機服務組織不斷發展壯大,農機服務領域和范圍不斷拓寬,農機銷售、作業、維修市場日漸穩定。
3.2農機化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農機化新技術推廣應用步伐進一步加快。
實施農機購置補貼以來,累計投入中央補助資金1580.7萬元,為我縣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是新型農機服務組織不斷壯大,全縣農業機械化程度明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加強,促進了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二是農民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對農業機械的認可和接受能力逐漸加強。結合當地實際,新型的耕整機械、脫粒機等小型的農田作業機械得到了農戶的普遍接受和歡迎,并得到了廣泛推廣使用。
3.3農業設施裝備條件得到改善
新形勢下,農業機械應用越發廣泛,在農業生產各個領域,都能夠看到農業機械的身影,不僅是糧食作物的生產種植實現了機械化,在經濟作物生產上,也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帶動了畜牧業、林果業、農產品加工行業等的機械化,同時,在作物種植期間,灌溉,植保,糧食貯藏等環節也逐漸向全程機械化轉變,為農業發展提供較大幫助。科技不斷發展,推動了農業機械化水平,現代農業設施裝備的條件得到改善,推動了農業的集約化生產。
3.4推動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提高產量,節約成本
農業想要實現現代化,必須以機械化為載體,加快機械化與農藝技術的創新和融合,促進兩者的共同發展,為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奠定堅實基礎。須知,農民因知識水平并不高,在未看到最終效果之前,很難快速接受新科技,而機械化貫穿整個農業生產中,將農業科技與其進行融合,推動了農業科技的應用,為農民快速接受農業技術奠定基礎。如:在玉米機械的精良播種,小麥種肥的分層播種等機械化農業科技中,主要是將栽培積水、科學施肥方式等先進技術融入農業機械中,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基于此,積極推動農業全程機械化,創新農機推廣形式,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才能使我國農業走上高產,高效,優質,環保的道路。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機械化的引入,所需勞動力明顯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降低,糧食產量明顯升高,農民收入增多。因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帶動了諸多科技成果的轉化,農業科技成果被大量應用于農業生產中,轉化為農業生產力,糧食產量大幅提升。如:保護性耕作技術,就有增強產量,節約成本的優勢。
4、農業機械化對我縣農業發展的影響
4.1部分鄉鎮、部門領導對農業生產機械化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農業機械化技術路線不明確,示范推廣投入不足、力度不夠。
4.2農機作業服務與需求方之間存在矛盾。農用柴油價格不穩定,影響農業機械投入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機具作業價格太高,農戶接受不了;太低呢,農機手的作業成本太高,利潤低,不愿意做。
4.3機耕道路、小型機電排灌設施、機械維修網絡等基礎設施薄弱,直接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近年來,我縣農業機械總量增長速度明顯加快,但機耕道、機具場棚、農機維修網點等農機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有機無路走、機閑無處放、機壞無處修”的現象比較普遍。我縣田塊泥腳深淺不均,大小不一,跨山田多,機械作業時,機耕路沒有合理的規劃設計,栽種時間不統一,造成移機頻繁,加大了油耗和作業成本。
4.4農機科技推廣體系硬件建設滯后,農機科技隊伍人員結構老化嚴重,新生后備力量補充跟不上。
(作者單位: 679200云南省梁河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