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瓊 王媛媛
榕樹為桑科榕屬植物之總稱。觀賞榕樹姿態極為優美,具備了相當高的欣賞價值,尤其是在當前園林設計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鑒于近年來我國觀賞榕樹出口市場的不斷拓展,其出口量也在大幅度提高。這就要求進一步提升觀賞榕樹的養護技巧,推動其發揮更大的作用。本文概述了觀賞榕樹的基本類型,分析了觀賞榕樹的主要養護技巧,并闡述了觀賞榕樹在園林中的作用。
觀賞榕樹屬于中國熱帶和亞熱帶常見的一種優質樹種。因為其對于土壤的要求并不嚴苛,生長的速度葉比較快,根系較為發達,抗風與抗污染能力以及萌生能力都非常強,同時壽命也相對長,以上特征被大量應用在園林設計之中。這一樹種一年四季常青,其花果從夏到秋可謂是色彩豐富,樹姿非常優美,樹根相對肥大,大多存在氣生根可懸垂至地面,從而產生獨木成林之美景。觀賞榕樹對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各類有害氣體存在非常強的抗性。在我國的華南等地各座城市,隨處可以看到或孤植、或叢植,或在園林之中列植在路邊,或修剪為造型獨特之景,分外惹人關注。
一、觀賞榕樹的基本類型
一是常綠大喬木。主要有高山榕、白榕以及巨葉榕;二是常綠小喬木或者大灌木。主要有金錢榕、斑葉垂榕、柳葉榕、橡皮樹及天仙果等;三是落葉、半落葉類喬木或者灌木,主要有雅榕、黃葛樹以及無花果等;三是可觀葉榕樹,主要有水同木和菩提樹等;四是可觀樹形榕樹,主要有白榕和人參榕等。
二、觀賞榕樹的主要養護技巧
一是外形特點。觀賞榕樹的冠幅相當廣展,老樹通常會有銹褐色的氣根,樹皮呈現出深灰色。葉薄而革質,其基部呈楔形,表面為深綠色,干后而會產生深褐色,具有光澤,基生葉脈且延長,無毛。托葉較小,外披針形。榕果往往成對腋生,成熟后顯現為黃色或者微紅色,沒有總梗,基生苞片三片。雄花、雌花以及癭花同生在一個榕果之中,花間則有較少的短剛毛。雄花沒有柄或者具柄,花絲和花藥同等長度。雌花和癭花比較類似,花被片三片,多為卵形,花柱則于近側生,呈棒形。花期為每年五月至六月。多產于臺灣、浙、閩、粵和沿海島嶼、鄂、貴、云等省。國外的斯里蘭卡、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北部等均有所分布。
二是生長習性。觀賞榕樹屬于熱帶的樹種,生長的速度為中到較快,既喜光也能夠耐陰,喜愛溫暖而又濕潤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還能耐熱、耐濕與耐風。既能抵抗污染和易于移植,壽命相當長。適應性也比較強,在亞熱帶南部和熱帶等地區的土壤上都能夠茁壯生長。
三是培育技巧。可采取扦插、壓條與種子加以繁殖。但是,在園林設計的應用上主要是運用種子來培育出樹苗,根系相當發達,生長的速度也很快,樹形極為美觀,抗風力很強。常規的育苗法為隨收隨播。在夏季時應當挑選成熟后落下之種子,通過在水中加以搓洗,除掉榕樹果皮之后,再予以晾干以后加以播種。在播種之前,先要把已經腐熟的農家肥使用篩子過細之后再均勻地撒于苗床之上厚至1厘米,將拌上細沙的種子均勻地加以播下,其后再用噴霧器進行澆水,最后則是采用地膜與蔭網作為拱棚進行遮蓋。在保持大約25攝氏度左右的溫度與土壤濕潤的狀況下,10天左右即可發芽。在生長15天之后可以朝葉面加噴0.1%尿素或者磷酸二氫鉀,等長到有了6至7片真葉即可進行移苗。
四是種植管理。觀賞榕樹的生性相當強健,種植用土的選擇性并不嚴格,只需要在排水情況比較好而且粘性并不強的土壤之中都能夠加以生長,如果土質比較肥沃,那么榕樹的生育就會更為旺盛。在對觀賞榕樹大田進行培育過程中,應當選擇大約40厘米高的營養袋苗實施培育。具體方法是:在榕樹株高為7至8厘米之時,就可以起苗加以移植。在起苗過程中年要先行澆透水,從而防止起苗傷到根部。要挑選塑料營養袋按單株分苗加以培育,從而促進細苗根系的生長以及育壯枝干。在細苗株達到40厘米之后,即可移植至大田加以培育。所挑選的大田應當做到日照情況良好、排水狀況良好、土質最理想的應當是砂質壤土,從而有利于榕樹的較快生長。通常用于行道樹的觀賞榕樹,其主要的培育辦法是先通過苗圃大田進行培育,大田種植過程中密度應當合理。如果過疏就容易導致橫向化生長,容易導致主干的修剪、扶苗等工作量的提升,而且還會提高種植管理的成本;如果過密就容易導致生長過程太過緩慢,苗木不夠強健,以至于殘次苗的數量有所增加。一旦需要培育胸徑達到12厘米以上的觀賞榕樹,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開展,起步階段依據3300株/hm2的密度加以種植,等到胸徑達到了7厘米之后,可以移植一半苗木,其后再來培育其他苗木。
五是蟲病害處置技巧。其一是觀賞榕樹葉斑病。此病是炭疽菌侵染造成的,可以分為分生孢子盤,產出的是孢細胞瓶體式。分生孢子沒有顏色,呈直形,兩端是鈍圓的。其危害通常是危害葉片,尤其是上部分葉片之葉尖或者近葉緣之處,病斑起初是水漬狀的,具有暗黃褐色,其后變灰白色,病健交界不清晰,濕度大的時候則會在后期導致病斑上產生黑色的小顆粒,也就是病原菌之分生孢子盤。其二是觀賞榕樹褐斑病。此病屬于色二孢菌侵襲而造成的。病原菌主要是分生孢子器,而分生孢子梗則存在分枝。分生孢子起初是無色的單胞,呈直形,兩端為鈍圓,其一端為寬胖,其后待成熟之后則為雙胞、暗褐色至黑色。主要危害的是葉片,病斑開始為大塊的水漬狀,呈現出暗黃褐色,其后則變為灰白色,交界并不清晰,濕度大了以后就會在后期出現病斑,也就是病原菌之分生孢子器。其三是螺旋屬線蟲病。此病的病原物是螺旋屬線蟲加以侵染造成的。鑒別的特點事:雌蟲的蟲體為螺旋形至略為腹彎;背食道腺開口在口針基部球之后的6至16μm之處,其后食道腺背腹并且覆蓋腸和腹面。土壤之中常見的是植物線蟲,主要是觀賞榕樹根部寄生的,偶爾還會侵入到根中,種群的數量一旦比較低,則不會對寄主造成危害;一旦種群的數量比較多,則會導致寄主的根部產生黑色斑點,其上部發育會受到阻礙,嚴重的還會造成寄主的死亡。其四是矮化屬線蟲病害。這一疾病是由于矮化屬線蟲產生侵染而造成的。鑒別的特點是其頭部連續至略縊縮,頭架骨化則弱至中等;食道腺產生梨形或者長梨形,一般不會覆蓋到腸。其危害主要為根外寄生,當然還可侵入到根內產生內寄生,以至于榕樹根系的生長遭到抑制而造成發育不良,甚至造成植株生長的矮化。其五是南方根結線蟲病。此病主要是南方根結線蟲侵染而導致的。主要特點是:雌蟲的頭帽平至凹陷,唇盤高于中唇,口針椎體部呈劍狀,口針桿部為柱形,近基部的球處通常會變窄;會陰花紋線的紋測線相當清晰、光滑至波狀或者缺少。從實踐來考慮,當前觀賞榕樹的主要病害主要為真菌類或者線蟲類病害為主體。前者主要是在高溫、高濕以及空間過于郁閉等環境下的產物。所以,在實施榕樹病蟲害防治之時,應當沖突落實降溫、降濕以及透光等相關農業治理舉措來壓低發病率,并且要提前做好防治準備工作。
三、觀賞榕樹在園林中的作用
觀賞榕樹的枝葉十分茂密,樹冠的冠幅較大,遮蔭成效明顯,根系相對發達,適應性極廣。其樹性相對強健,在園林中既可孤植、列植或者群植,也可制成盆景。觀賞榕樹之枝猶如氣根垂地,可做到獨木成林,非常適合種于大草坪之中。具體來說,觀賞榕樹在園林中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發揮行道樹的作用。街道如果較為寬闊,通常將蔽蔭作為主要作用,因此可在路旁選種觀賞榕樹,這一樹種不但有非常雄偉和挺拔的外形,而且還能快速生長,堪稱成為空氣凈化器。在觀賞榕樹作為行道樹過程中,要關注到由于榕樹的生命力極其頑強,其發達的根系可能會破壞周圍的路基或者墻壁。觀賞榕樹存在須根,易吸收灰塵并結上蛛網,產生不清潔的感覺。因此,榕樹更為適宜種于道路中隔離帶,因而觀賞榕樹在市區園林中發揮綠化的作用得到了公認。由于觀賞榕樹的樹冠非常大,而街道空間通常比較有限,而且多為水泥路,以至于制約到了觀賞榕樹根系之成長,而且因為樹冠過高過大,其抗風能力也出現了下降,以至于大的風雨之后均會有觀賞榕樹出現整株倒伏的情況,以至于主干在相當低的部位被折斷。有鑒于此,在觀賞榕樹的園林設計中,要關注是不是有了相應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根系所具有的生長空間。在南方臺風多發的城市,就應當高度關注抗臺風的問題。通常情況下,不夠寬闊的人行道并不適合于種植觀賞榕樹。原來已經種植的觀賞榕樹也應當在臺風季來臨之前,運用修剪等方式適度縮去樹冠并且降低高度。對于城市道邊的觀賞榕樹來說,其拱起之樹根甚至于能會造成水泥地出現迸裂的情形。因此,行道樹是不是要選觀賞榕樹也需要顧及其根系生長中有可能造成路面隆起而損害路面之因素,但也不可由于而覺得觀賞榕樹不適合于成為行道樹,在街道比較寬、離開建筑物與機動車道比較遠,同時地下相關設施較少的情形下,依然可選擇將觀賞榕樹作為行道樹使用。二是發揮孤植樹的作用。觀賞榕樹的氣生根非常繁密生在枝干上,這是其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一株大的觀賞榕樹,其支柱根能夠達到四千多條,所以其樹冠能夠持續朝周邊加以拓展,遠望如同森林。這就讓觀賞榕樹適合于在園林中的大面積草坪上進行孤植,能起到非常好的景觀效果。三是發揮和別的植物加以搭配的作用。在色彩的搭配上,可于開花非常鮮艷的三角梅、白玉蘭以及斑葉垂榕等葉色比較淺的樹種或者彩葉植物進行搭配,還可以和尖塔形南洋杉進行搭配產生新的景觀。四是發揮和水體、山石、建筑等加以搭配的作用。水景是園林中非常重要的景觀,觀賞榕樹和開花植物通過組合成為景觀之后倒映于水中,是一幅非常絕妙的立體畫幅。挑選比較小的觀賞榕樹或者盆景,栽于假山之旁更能襯托出假山之高大。通過把太湖石、黃石或別的人造石和榕樹進行組景,也能夠襯托出各類石頭之美。在此類組景之中,觀賞榕樹可視為背景,襯托出建筑物之立體化美感,提升畫面所具有的層次感,導致建筑和環境能夠更好地協調起來。把觀賞榕樹種植于建筑之側則可體現出建筑之絕美,而且還能緩和比較生硬的線條。當然,還可用以遮蔽管理用房或者別的設施。
四、綜上所述,觀賞榕樹具備了相當高的欣賞價值,但是在應用于園林設計過程中仍應做到因地制宜。要依據觀賞榕樹自身的生物學特點,實施科學養護,從而避免導致栽種失敗或者與所處園林景觀不夠協調。同時,要做到科學養護、規范養護。因為觀賞榕樹主要是從南方加以引進的,其在冬季時的最低溫度也引導盡可能地保持在5攝氏度以上,室內地濕度也應當保持在至少70%。土壤應當做到疏松而又肥沃,呈現出微酸性,不可出現積水。在對觀賞榕樹進行養護的過程中,一定要用好相關技術,并且在栽種之后強化管理,確保觀賞榕樹有足夠強的成活率,進而更好地發揮其在園林設計中的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333000景德鎮陶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