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海
近年來,我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建設美麗中國,重點應該在鄉村,本文初步探討如何建立美麗鄉村,并提出具體措施。
一、美麗鄉村建設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提到農村,就會想到天是藍的,山是綠的,水是清的,遍地雞鴨豬牛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但是僅有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后算不上美麗鄉村,要把生態優勢變成經濟優勢,讓生態自然造福子孫后代。生態環境是最大的也是最寶貴的資源,利用好生態資源,關鍵是把生態資源變成生態效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大力發展,促進了綠色GDP的增長,把鄉村逐步建設成都市后花園,打造度假、休閑、旅游地成為政府工作的重點。建造生態文化走廊、生態公園等生態文化設施,制定發展旅游業的計劃,積極籌建農家樂和打造老年養生基地,深刻挖掘與生態環境密切相關文化,并加以保護和傳承,這些都是有效手段。只有善于挖掘和保護生態,善于經營生態,善于從不同的層面、用不同的方式培育生態理念,增強生態意識。通過優良的生態和優質的服務,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生態效益,才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美麗鄉村建設要豐富村民文化內涵
美麗鄉村建設不僅僅是具體的項目建設,更多的是要體現文化的內涵。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美麗鄉村”的重要內涵之一,不僅是為了給鄉村一個美麗的外表,關鍵在于提升農村、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實實在在地提升農民的幸福指數,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通過農村鄉土文化的個性化展示、農民素質的現代化培育和生活幸福感的有效喚起,為農民提供豐富充實的人文環境。從各村實際出發,發掘鄉土文化要找準切入點,形成處處有景觀、村村有韻味的文化局面,使文化煥發新活力。實施過程中,應讓各村根據自己的特色和實際情況在進行村莊整治和建設,到底什么才是適合自己的美麗鄉村,各村應該自己說了算。美麗鄉村建設與廣大村民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在規劃、建設實施、管理維護等諸多工作,必須有一整套有效的長遠運行機制,還要建立健全許許多多的規章制度作保障。如何建立和落實好這些運行機制和規章制度,應該發動廣大村民共同參與制訂這些運行機制和規章制度,傾聽村民的建議和意見,集思廣益,讓他們共同來出謀劃策。提升鄉村外部形象一定要結合鄉村經濟的發展,提升鄉村自身的能力。在設計美好鄉村建設規劃時,要注意長短規劃結合,更加注重長遠發展的原則。一方面通過短期或中長期的建設規劃解決目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以民生為重點,著重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打造宜居、宜家、宜人的優美環境;另一方面也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規劃,超前謀劃,設計遠期建設規劃。通過合理有效的遠期規劃布局,為美好鄉村未來發展預留空間。
三、美麗鄉村建設要突出農村特色
城市建筑有城市的美,農村建筑有鄉村的美?,F代城市人越來越向往農村的田園風光,說到底是農村的特質美吸引著大家。因此,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要在在建筑風格和文化內涵等方面要突出鄉村特色,保留更多傳統美和特質美。要把依山傍水、質樸醇厚等體現在農村特中。由于地域不同,表現形式也不一樣,所以即使是農村,也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類實施。遼闊廣袤的農村散落著很多古建筑,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因此要把這些優秀傳統文化更多地保留傳承。有旅游資源的地方應組織廣大農民開發旅游業,同時加大對農民在服務接待培訓,使樂在農家、美在農家,成為一種新的生活理念和對美麗鄉村的具體詮釋。
四、美麗鄉村建設要讓村民切實受益
美麗鄉村建設不僅僅是完善修繕一下公共設施,整治美化一下村莊環境,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這項工程的實施,結合各村的特有資源,進行科學合理配置、開發、保護、利用,促進農村社會、經濟、文化、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群眾認同、百姓滿意是根本標準和最高原則,這就要求在建設美好鄉村建設時,要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近些年來,通過大力推進重點村鎮環境風貌整治、農村環境得到較大改善,但鄉鎮間發展還不平衡,不少鎮村基礎設施還相對相對薄弱,村民垃圾亂扔、亂倒現象仍比較突出,解決這些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成了重中之重。緊緊依靠農民群眾,必須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能動性,讓農民參與到方案制定、規劃編制、項目實施、檢查驗收等各個環節,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廣泛吸納農民意見,只有農民參與進來,才能讓他們切實感到受益。建設美麗鄉村就是打造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農民是最直接的受益群體,也理應是最主要的參與者、實施者。
美麗鄉村建設是提升農民生活品質造福農民的工程,應從環境整治等方面入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快城鄉統籌發展的新格局。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價值所在,要大力加強農村的道德法制建設、誠信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美麗鄉村不僅要有整齊的屋舍,更要有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鄉風文明。所以,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要統籌協調推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和永恒發展。
(作者單位:116021 遼寧省大連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