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蘭蘭
湖北省是我國的產糧大省,每年到水稻、玉米和小麥收割的時候,農戶通常會焚燒這些作物的秸稈來清理農田,為一輪播種做準備。由于焚燒秸稈時間集中在夏秋兩季,并且秸稈數量龐大,通常會造成那一段時間空氣的嚴重污染。為改善秸稈焚燒污染環境的現狀,湖北省制定了一系列秸稈焚燒治理政策。本文根據文獻資料和統計數據分析了近年來湖北省農作物秸稈資源和露天焚燒情況,再在湖北省秸稈焚燒治理政策內容和執行情況的基礎上,參照國內外先進經驗,提出了在現有管理政策上還需完善改進的內容,以期為湖北省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的管理提供參考。
一、湖北省秸稈資源量與焚燒情況
湖北省農作物秸稈主要來源于小麥、水稻和玉米等。農作物秸稈量一般通過草谷比的方法就行估算。依據湖北省農業廳2016年重大課題《湖北省秸稈資源分布及其資源化利用研究》的成果,2015年湖北省農作物秸稈量以水稻最多,早、中、晚稻合計1678.82萬t,占總數的43%;其次為小麥,秸稈總量為391.49萬t,占比24%,然后是玉米為446.56萬t,占總量的12%,其它油菜、棉花、薯類、豆類等作物秸稈量較少,合計占總量的21%。
湖北省秸稈資源量大,秸稈焚燒量大,造成的環境污染也較大。根據環保部、省環保廳通過衛星遙感監測和無人機巡檢,2015年湖北省內各市火點/黑斑數分別為:孝感市147個、荊門市119個、黃岡市83個、天門市81個、荊州市67個、咸寧市47個、鄂州市47個、襄陽市44個、潛江市34個、隨州市31個,仙桃市21個、黃石市16個、十堰市12個、恩施州1個。這一結果表明在秸稈水稻資源量較大的市,秸稈焚燒現象比較普遍。
2016年,隨著《湖北省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年度考核辦法(試行)》的出臺,湖北省繼續嚴抓秸稈焚燒工作。夏季秸稈禁燒期間,環保部遙感衛星監測通報湖北省5個火點,核實的有2處,分別是天門市和孝感市、應城市,較2015年同期下降71.4%(同期通報火點7個)。2018年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采用無人機對全省17個市州累計巡查面積67625km2,共發現火點/黑斑1397處,焚燒面積639301m2,折合958.9畝,焚燒強度9.45。與2017年相比,2018年巡查面積增加了11.7%,焚燒面積下降67.4%,焚燒強度降低了71.2%。
二、湖北省秸稈焚燒的管理政策及效果分析
2015年2月1日,湖北十二屆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了《關于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的決定》。在禁止露天焚燒方面具體措施包括:落實政府主體責任、發揮村民自治組織作用、提高農民露天禁燒自覺性;在推動秸稈綜合利用方面要求各市州按時編制完成秸稈綜合利用規劃,并將秸稈綜合利用所需資金列入政府財政預算;要求通過企業與農民合作,建立秸稈儲運體系,積極推動秸稈利用的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燃料化。為貫徹該決定,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出了《關于加強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
通過對2015年湖北省秸稈資源量和2015年以來的秸稈焚燒情況分析可知,湖北省秸稈資料豐富,主要是秸稈來源水稻、小麥和玉米。2015年是湖北省禁止焚燒秸稈的第一年,但當年的秸稈焚燒點不減反增。在2016年出臺了秸稈焚燒和綜合管理辦法后,湖北省的秸稈焚燒火點/黑斑、焚燒面積逐年顯著減少,顯示出湖北省秸稈焚燒的管理政策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從2018年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秸稈焚燒點和焚燒面積仍然不少,后續還需繼續開展管理對策的研究。
湖北省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的管理政策中,對秸稈綜合利用提出了很多舉措,要求疏堵并舉,對秸稈綜合利用進行規劃,并在政策上進行傾斜,資金上進行安排,但是在秸稈禁燒的前三年,秸稈綜合利用政策并沒有較大的整體進展。在2018年,也僅部分市如荊門、潛江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有所進展,秸稈綜合利用率迅速提高,而在其他大部分市,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推進并不大。
三、秸稈焚燒管理新對策研究
(一)因地制宜、重視農戶需求
在制定制度前需進一步調查各市州的秸稈量和農戶焚燒習慣,并對前幾年政策執行效果進行分析,尤其是分析屢禁不止背后的深層次的農戶需求,做到因地施策、一地一策;同時由于各市州的農業生產秸稈量的差異,在制定考核標準時要統籌考慮,對于秸稈量大,綜合利用措施還未建立起來的市州,要加大技術支持和資金投入。而不是按照目前政策根據秸稈禁燒工作的成效來獎勵本來秸稈焚燒量就小的市區,懲罰秸稈焚燒壓力本來就大的區域。只有在充分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才能夠實現對于優勢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秸稈禁燒的效率。
(二)學習國外先進經驗,試行計劃焚燒
國外發達國家也經歷過秸稈大量焚燒的階段,但在推行了嚴厲的禁燒法案,實行計劃焚燒后,國外秸稈焚燒情況已經不再成為問題。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相繼制定了秸稈焚燒方面的法律法規,這些法規規定了嚴苛的焚燒標準,在滿足嚴格要求的基礎上試行計劃焚燒。
通過學習國外經驗發現,我國針對秸稈焚燒的多為各層級政府管理文件,法律層級上僅有《大氣污染防治法》中簡單的一條規定,對于秸稈焚燒立法不系統,也不精確,執行層面困難,對于違法焚燒的處罰也過于簡單。因此建議出臺專門的秸稈焚燒治理法律,劃定秸稈禁燒區域,對非禁燒區的秸稈實行計劃焚燒,并加大對違法焚燒的處罰。
(三)找準對策,加強秸稈綜合利用
只有對秸稈進行綜合利用,才能對秸稈露天焚燒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但目前秸稈綜合利用停留在規劃層面上的多,實際開展得少。要加強秸稈綜合利用,要提高農戶對秸稈資源化利用的認識,也要讓農民在秸稈綜合利用中得到實惠。需要政府、企業和農戶三方互相協商,共同配合,實現秸稈收儲轉用的流暢,同時,還要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的科技創新,政府可以專項支持科研機構和企業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的創新。只有通過政府、企業和農戶的共同合作,才能真正有效地推進秸稈的綜合利用,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秸稈焚燒的問題。
(作者單位:541004桂林理工大學人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