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川 陳清毅 楊潛
摘 要:中國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如今大數據應用非常廣泛,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導致了中國商業模式的巨大變化。現代社會關注數據經濟,數據分析已成為個人和企業的正常生產生活內容。基于數據可站在統籌規劃的角度分析人們的行為和習慣,為用戶提供便利。當人們享受數據服務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數據挑戰,云計算環境中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用戶信息可能發生泄露或被盜取。文章主要分析了數據在云計算環境中的應用和挑戰,描述了云計算環境下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希望有助于提出關于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云計算;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大數據;策略
近年來,云計算環境下數據的應用變得愈發普遍,通過對數據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可以高效地歸納和總結人們活動的特點,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但與此同時,人們漸漸發現,隱私在不知不覺中泄露,電信詐騙愈演愈烈,下文主要分析如何解決云計算環境下數據安全問題以及用戶隱私保護的有效措施。
1 云計算和大數據簡介
云計算是指以互聯網為媒介來提供相關服務,云計算擁有超強的運算能力,可以輔助完成多種活動,比如網絡虛擬化的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場景,預測天氣變化的情況以及市場變化情況,預測行業發展趨勢,實現數據的共享,使得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以及服務等資源通過強大的運算系統被快速提供給用戶,可以按照實際需求通過云計算進行運算為人們提供便捷的服務,實現高效率地資源管理,降低人工管理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云計算應用范圍不斷地擴大,運用大數據進行數據處理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云計算功能被細分化,其實質是一種按照使用的量進行付費的模式,為用戶提供高效、便捷地共享資源。云計算的特點與水電煤氣相似,實現運算的集中處理,由大量分布的分布式計算機匯總成一個高效的運算體系,類似于區域發電站原理,運算功能龐大,以互聯網作為媒介進行傳輸[1]。信息大爆炸時代,信息安全尤為重要,不論多大的企業,都難免受到不法分子的攻擊,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云計算在提供便利服務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如何保障信息安全是云計算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2]。
大數據和云計算聯系緊密,兩者相輔相成,單臺計算機沒辦法實現大數據的處理、管理、分析等功能,必須要依靠云計算的分布式構架,借助云計算平臺完成大量數據的搜集與整理,并自動化地篩選有價值的信息,“云”時代的到來,使大數據發展迅猛,快速地滲透進入人們的生活中,大數據必須依托云計算才能夠更快速地完成海量數據處理和存儲的工作。
2 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存在的問題
2.1 云環境下用戶信息保護問題
云計算需要大量用戶參與其中,難免會涉及用戶隱私的問題,用戶參與或者進行某種活動時,相關的數據或者信息會自動化地完成信息的采集,用戶的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不少不法分子利用用戶的信息實施詐騙犯罪,導致不可估量的損失。用戶信息泄露包括個人信息、商業信息以及國家機密等,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問題,比如云計算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時,獲取的用戶行為習慣以及個人信息、交易信息等,在用戶不知道的情況下被不法分子通過不正當的手段竊取信息,政府機構的信息泄露會給國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商業信息的泄露會給企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損害了企業的信譽,比如某手機廠商宣布4萬消費者的信用卡信息被黑客盜取,用戶完整的個人信息被盜取,其中包括身份證號碼、信用卡號以及安全代碼等,用戶的個人信息被泄露的風險很大,限制了云計算和大數據的發展[3]。
2.2 云環境下數據安全存在的問題
云計算可以實現高效率獲取信息,并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信息的處理,滿足用戶的需求。大數據的信息搜集來源于多種途徑的信息共享,大數據是云計算的基礎,云計算完成大數據的集合,高效率的同時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信息共享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數據安全隱患,用戶的信息可能會被任何網絡終端獲取,惡意篡改信息資料、傳播病毒,或者利用用戶的信息進行網絡詐騙等,數據的安全隱患是云計算發展下的產物,不僅要發展云計算,更要注重數據安全存儲。
3 云計算環境下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的有效措施
3.1 采用混合云的方法保護數據安全
云計算環境下數據安全保護是一項重要的內容,采取混合云的方法,實現不同云之間信息的轉移和應用,具有較強的保密性和隱私性,分私有云服務和公有云服務,很多企業喜歡采用混合云的方法保護企業的數據安全,節省企業大筆資金的同時,還可以有效地保護企業的相關數據信息,混合云可以保護數據的安全,企業將內部核心資源投放到私有云,使得信息的保密性加強,不利于被外界盜取,保護企業的核心機密,將共享資源包投放到公有云,便于企業內部或者外部之間數據共享,提高工作的效率。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有效組合是確保數據安全的一項重要措施,混合云計算的應用范圍廣泛,能夠有效地保護用戶或企業的數據安全,也是未來云計算的發展方向。
3.2 加密數據搜索的模式保護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
傳統的加密技術操作流程是將所需要的數據搜索出來,然后下載到電腦上,完成最終的解密工作,操作流程復雜,操作步驟出現誤差,仍需要重復之前的操作步驟,直至完成數據解密,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隨著大數據的不斷發展,數據保密技術也在不斷地完善,新的保密技術是利用關鍵詞加密的方式,關鍵詞公鑰加密技術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縮短檢索的時間,提高工作的效率,增強企業的數據保護。與傳統的加密技術相比,沒有絕對的安全,只有相對的安全,技術的進一步提升能夠盡可能的保護數據不被不法分子利用,但不代表數據的絕對安全,關鍵詞公鑰加密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規范關鍵詞的操作流程,避免出現信息漏洞,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丟失了用戶的個人信息。
3.3 在云計算環境下加密數據外包提高安全系數
在云計算環境下,數據處理更加快速,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也帶來了很多的安全隱患,而企業或者用戶個人自身的實力,不足以支撐龐大的云計算服務,無法完成信息的處理。因此,需要將相關的部分業務外包給代理云服務公司,從事云計算的企業為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提供云計算服務,將所需要的數據進行傳輸、存儲以及管理,企業只需要用少量的人力就可以完成數據資源的高效率管理,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了數據保護的安全性能。
3.4 結合企業或機構的實際情況實現資源共享
云服務器加密、代理重加密以及條件代理重加密,都有各自的側重點,這3項加密技術是實現數據共享有效手段之一,企業或用戶要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加密技術,能夠提高企業的數據安全系數和用戶隱私保護。云服務器加密操作較為繁瑣,代理重加密涉及的程序較多,而條件代理重加密是在代理重加密的基礎再次加密,安全系數大大提高,層層加密技術確保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云計算和大數據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互聯網信息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大量的數據通過云計算平臺完成最終的資源整合,使得用戶在網絡終端即可獲取相關信息,完成信息的遷移,提高信息的應用價值。但云技術和大數據仍舊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用戶的個人信息被泄露,世界知名企業用戶資料被盜,造成了難以預估的損失,在發展云計算服務和大數據技術時,也要注重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培養企業與用戶之間的信任。
[參考文獻]
[1]何迪.基于云計算下大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的分析[J].電子世界,2017(16):98.
[2]彭鉞峰.云計算環境下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的技術實踐支撐[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2):15-18.
[3]李晉,楊磊,穆寶良.基于多維編碼的云計算數據隱私保護[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