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桂英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核心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即農業不發達、農村不興旺、農民不富裕,最終目標就是要不斷提高農民在產業發展中參與度和受益面,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農村由一產向二三產業擴展,鄉村正面臨轉型升級,伴隨著旅游、環境保護、休閑娛樂等在鄉村持續發展,農業不再是單純支配鄉村的產業。另外,人們對于鄉村的價值觀念開始轉變,更多地從生活、消費、康養上定位鄉村,催生了全國性鄉村旅游興起。另外,人們正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出營養、吃出健康”過渡,六盤水的鄉村旅游得以快速發展。
1六盤水市鄉村旅游資源優勢
1.1獨特的地理地貌
六盤水市位于貴州西部烏蒙山區、云貴高原東部,地形起伏較大,山地分布廣泛,由于受北盤江切割侵蝕,山體高大,峰巒疊嶂,地貌呈多樣組合。境內海拔多在1400~1900米之間,河谷至山頂幾乎垂直,平地(或稱緩坡地)極少,地勢最高點為烏蒙山脈的韭菜坪,2900.6米,被稱為“貴州屋脊”,最低點為六枝特區毛口鄉北盤江河谷,海拔為586米,河谷地帶氣候濕潤,植被良好,被當地人稱為六盤水的“小江南”。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獨特,全國獨一無二。
1.2豐富的旅游資源
獨特的地理地貌蘊育了豐富旅游資源。豐富而獨特的旅游資源集山、水、林、草資源。盤州的娘娘山國家級濕地公園,方圓數公里;六枝牂牁江,江面寬闊,水流平緩,據《史記》記載古夜郎人生活此地;盤州市妥樂村有1200余株古銀杏樹,是世界上古銀杏生長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盤州老廠萬畝竹海,面積達15000多畝,游人用“風吹竹浪千萬層,濤聲悅耳百鳥鳴”來形容竹海的美麗;水城縣玉舍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面積50134畝,有林面積40680畝,有300畝保存完好的原始林;盤州烏蒙大草原國家4A旅游景區,是西南地區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草原之一,更為壯觀的是春、夏、秋三季都會出現佛光,成為遠近游客趨之若鶩的旅游勝地。
1.3獨特氣候資源及避暑旅游城市稱號
境內受低緯度高海拔影響,無霜期230~300天,雨熱同季,基本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區域內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四季不分明,夏季均溫19.7度,冬季均溫3~6.3度,自然景觀四季常綠,三季鮮花盛開。2005年獲得國家氣候學會頒發的《中國涼都·六盤水》證書,是全國首個以氣候命名的城市,2013年被評為全國十大避暑旅游城市。
2六盤水市鄉村旅游交通優勢
2.1已形成便利的航空、鐵路、公路交通網絡
區位優勢明顯,處于貴州與川滇黔桂四省交界結合部,有四省立交橋之稱,是國家規劃一級樞紐城市之一。航空方面,月照機場于2014年11月28日通航。鐵路方面,六盤水是國家三線建設重點城市,鐵路密度大。公路方面,境內“四橫二縱一環線”的高速公路正逐步形成,國家級高速公路有4條通過境內。
2.2鄉村公路建設及交通優勢
2017年進入“組組通”工程三年決戰期,“組組通”工程就是優先發展鄉村公路,實現交通精準扶貧。截至目前,累計建成通組公路6023公里,占總里程的89.8%,路面完成率82.5%,剩余部分,預計12月底將全面完成,確保年底30戶以上村民組通暢率達100%。“組組通”工程把對外主干道和內部通道相連接,形成農村交通優勢,將鄉村的風景、美食拉近城里人眼前,從而全面促進鄉村旅游業大發展。
3六盤水市鄉村旅游產業優勢
農業突出因地制宜,強調當地資源稟賦,發展有機農業、品牌農業、特色優勢農業,這樣,才能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六盤水在2014年初規劃實施“3155”工程,該工程充分利用喀斯特山區獨特的農業資源稟賦,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形成喀斯特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模式。全面實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來,農業產業內部迅速發展,如今獼猴桃、刺梨等進入豐產期和收益期,尤其是水果、蔬菜、家禽等產業,不僅數量增長,質量上也發展成為無公害、綠色、有機系列,而且具有較強的省內外競爭力。
4盤水市鄉村旅游康養優勢
境內有多處千年村寨,村貌整潔,環境優美,手工及非遺興盛,種植養殖產業興旺,交通和物流通暢,這些古村寨經過城鄉統籌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以及新農村建設的探索,至特色小鎮建設集大成,使千年村寨與現代氣息共存,特色小鎮集住宿、康養、采摘、體驗于一體。此類特色小鎮六盤水市已經打造成34個,大多數處在交通便捷、緊鄰山水,通訊發達,植被優良,春季花開,秋季果香的區域。能滿足游人吃、住、采摘等
5借推進全域旅游的契機,全力發展鄉村旅游
獨特的地理地貌和獨特的氣候,使六盤水市具有全域旅游優勢。境內奇山秀峰眾多,天然林和人工林蔥郁繁茂,經果林和茶葉林片片相連平,地上河流與地下暗河難以計其數,造就了“三山六水一分田”的喀斯特地貌。過去由于公路不發達,使得這里原始地貌、自然景觀保存完好,茂密山林、幽靜湖泊、千年洞穴“長存深山人未識”,伴隨公路延伸到鄉村,鄉村的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成為現實。由此,六盤水積極推進“全域旅游”,把“盆景”變“風景”,4個縣(市)區全部入列國家全域旅游創建示范縣,引無數旅游者來六盤水“飽眼福”和“飽口福”。
十八大以來,六盤水市抓牢發展和生態兩條線,堅持產業化、生態化、景觀化布局,立足旅游資源優勢,認真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農業內部產業按照旅游理念推進,走農旅一體化發展道路。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中,要找準發力點,對六盤水而言,發展鄉村旅游是最佳選擇。
(作者單位:553000中共六盤水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