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紹賢
通過對盈江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的分析,從中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
我國屬于農業大國,農產品是社會持續發展最基本的物質保障,因此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是保證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的關鍵。近年來,隨著國家持續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對農產品的消費由解決溫飽的數量型逐漸轉向健康的質量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關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檢查,因此要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與檢測來滿足社會大眾更高的生活需求。此外,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可以有效促進我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增強自身競爭能力,提高農民整體經濟收益,是實現城鄉居民綠色消費,加快現代化農業進程的有效動力。
1盈江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
盈江縣由于地處邊疆,農業生態環境相對較好,加之通過農業部門歷年的監督管理及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盈江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是好的。據農業農村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檢測顯示:2018全縣累計檢測蔬菜、水果等樣品4072個,合格4003個,合格率為98.31%。
但是隨著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部分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自律意識不強,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農藥的富集越來越嚴重,引發的各種疾病也越來越多。加之部分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科學認知水平不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健全,農產品質量方面還存在一系列安全問題,要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任重道遠。
2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思想認識不到位
盡管農業部門在大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取得初步成效,但距真正貫徹和落實到位還有很大差距。大部分產地農民、農產品經銷人員、相關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不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具體內容,不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普遍安于現狀,“三品”認證積極性不高。
2.2農產品經營體制不完善,農業標準化水平不高
我縣農產品基本上是一家一戶分散生產,獨立經營,無論是購進生產資料還是生產、銷售農產品都是一家一戶單獨面向市場,缺乏統一規劃和技術指導,沒有真正形成產品從產前、產中、產后等整個生產過程的標準體系,分散的生產和經營不利于控制投入品的質量,也不容易統一產品質量。
2.3過分依賴化肥、濫用農藥現象突出
由于近幾年農家肥緊俏,價格高還難買,而化肥施用方便、快捷、見效快,部分種植戶將施肥當成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一個固定程序,且很多種植戶不用農家肥或少用農家肥,意識不到化肥對土壤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潛在危險,造成化肥污染,農產品質量下降。另外我縣地處亞熱帶,高溫多濕導致病蟲危害嚴重,為了提高病蟲草害的防治效果和獲得較高經濟效益,濫用和過量使用農藥現象突出。據統計,2017年,全縣化肥施用總量為57268噸,使用農藥228.5噸,化肥、農藥的濫用,嚴重影響了農產品的品質。
2.4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不夠完善
推行農產品基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行之有效的方法,盈江縣雖然成立有縣鄉兩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但是由于經費、人員等客觀原因,鄉鎮檢驗檢測工作難于正常開展,僅停留在完成指標任務,無法對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進行全程質量控制,農產品基地準出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難于推進。
2.5生產、生活垃圾及工業“三廢”污染嚴重
盈江縣由于地處邊疆,人們環保意識還淡薄,生產、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和堆放,同時水電、糖料、水泥、木材加工等企業環保設施不足,垃圾污水直接流入江河和農田,造成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和土壤污染,從而對田地中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造成一定污染,大大降低農產品的質量。
3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對策措施
3.1加強法律宣傳,提高社會認知度
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要充分利用各種傳播手段如電視、微信、公益廣告、現場培訓等形式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宣傳工作,加強對農戶的宣傳教育和生產技能培訓,提高社會認知度,形成政府主導、農業部門牽頭,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各界人士參與、齊抓共管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局面。
3.2加快高效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積極引進推廣病蟲無害化治理技術和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引進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地塊特征,引導科學種植,減少化肥的施用量,增施有機肥、生物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秸桿覆蓋還田、無公害高產栽培、防蟲網、黃藍板等“綠色植保”技術。同時以農產品基地認定、產品認證管理為重點,積極開展綠色農產品的質量認證工作。
3.3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具體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成分以及周邊環境等實際情況合理推進標準化生產基地的建設,并加強對農業生產過程中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逐漸形成涵蓋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且與國際標準接軌的農業標準化生產體系,有效推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質量安全化生產,提高生態循環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水平。
3.4完善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
建議政府每年將農產品質量檢測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增加鄉鎮檢測資金投入,同時進行監督考核,將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納入年終績效考核,大力推進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推行農產品基地準出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
3.5加強生態環境治理
一是從源頭抓起,實施鄉村清潔工程,加強農業環境治理,控制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二是加強環境執法力度,監督企業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生產活動,增加環境治理經費投入,嚴格控制工業“三廢”的排放量。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社會大眾的生命安全,因此是維持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重要保障。同時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有助于提升種植農民種植收益,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
(作者單位:679300云南盈江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