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桂紅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醫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簡稱為慢阻肺,比較典型的疾病特征是肺氣腫以及慢性支氣管炎,大多數慢阻肺患者在患病初期常常表現為咳嗽咳痰,胸悶氣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發展越來越嚴重,就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1]。發生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平靜狀態下都很難保持正常的氣體交換,從而引起低血氧癥等一系列綜合征,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臨床常用治療藥物為β受體激動劑和皮質激素,主要目的都是擴張血管。本次研究低分子肝素鈉的實際治療效果,以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和糾正不良反應為出發點,現報道如下。
將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34例)和對照組(34例)。對照組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在46歲至72歲,平均年齡為(57.54±4.32)歲;觀察組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齡在44歲至73歲,平均年齡為(56.98±4.6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包括抗感染處理,β受體激動劑的給予,在出現緊急情況無法控制病情時,可以進行氣管插管。而觀察組則要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河北常山生化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 H20045512),每日注射1次,連續治療7天為1個療程[2]。
分別在治療前1天和治療后的第7天清晨采集患者血液樣本,檢測血氧狀態指標,具體包括動脈血氧含量(CaO2)、動脈血氧分壓(PaO2)和氧輸送(DO2)等[3]。
采用SPSS18.0軟件統計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CaO2、DO2、PaO2水平等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采用率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的CaO2、DO2、PaO2水平均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觀察組中患者的CaO2、DO2、PaO2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表 分析兩組患者的血氧指標情況(±s)

表 分析兩組患者的血氧指標情況(±s)
分組n時間CaO2(ml/L)DO2[ml/min·m2]PaO2(mmHg)觀察組34治療前98.92±13.13334.59±78.0341.34±7.45治療后184.56±14.82601.55±75.9462.18±8.09對照組34治療前98.12±12.03322.83±74.5641.78±6.91治療后159.04±15.13564.33±75.6758.14±7.46 t 7.0262.0242.141 P<0.05<0.05<0.05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工業的擴張,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使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就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作為慢性疾病的一種,患者在患慢阻肺早期并不會出現很嚴重的癥狀,但是長時間患病后就會因為常年的累及,讓呼吸系統不堪重負,導致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突然增多,血液黏稠度也因此上升[5]。臨床常用抗凝劑是肝素,雖然效果理想可是具有一定局限性,會讓使用者出現骨質疏松等不良反應,本次用到的低分子肝素和肝素相比分子量更小,而且已經證實具有很強的抗炎效果,不會引起嚴重并發癥,生物利用率極高。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各項血氧指標在治療后都要優于對照組患者,說明低分子肝素鈉可以顯著改善臨床缺氧狀態,并且對患者的外觀及情緒進行監測后還發現,觀察組患者的精神更好,肺功能有了明顯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