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日東
(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 山西 大同 037000)
重癥肺炎在臨床中比較常見,好發于小兒,具有高發病率、高病死率等特點。小兒因為臟器功能尚未發育健全,一旦器官分泌遭受異物影響,小兒呼吸道難以清除分泌物或異物,久而久之,細菌就會堆積在肺部,誘發重癥肺炎[1]。重癥肺炎患兒通常會引起十分嚴重的心肌損傷,同時增加右心負荷、肺循環阻力,導致右心功能 逐步減弱,增大重癥肺炎病死率,對患兒安全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2]。鑒于此,本文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對80例重癥肺炎合并心衰患兒進行了臨床分析,分析其診治效果,為臨床提供有效參考。現作如下報道。
納入的80例重癥肺炎合并心衰患兒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年齡(0.5~2歲),平均年齡1.5歲;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嘔吐、咳痰、肝脾腫大以及咳嗽,心率>160次/min,呼吸>60次/min。其中氣喘30例,高熱20例,無法自主呼吸10例,口唇青紫10例,煩躁10例。都能夠聞及肺部干濕啰音,頸靜脈怒張16例。血常規提示白細胞大多在正常范圍。X線提示肺部炎癥43例。化學分析扁桃體分泌物、咽部分泌物病毒感染40例,肺炎鏈球菌35例,同時存在肺炎鏈球菌與病毒感染患兒5例。均在知情下進行診治,且簽署同意研究書;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排除先天性心臟病患兒。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咳嗽、高熱、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肺部濕啰音,并發心衰時通常伴有乏力、氣促、胸痛、肝脾大、呼吸表淺且快速,面部浮腫。針對并發心衰的重癥肺炎者,除了上述癥狀之外,與影像學、實驗室檢查相結合,血常規提示白細胞上升,X線提示心影增大,肺部紋理過多,且存在瘀血表現;超聲心動圖提示心房、心室擴大。
重癥肺炎合并心衰患兒臨床治療方法包括(1)給氧:呼吸不暢、紫紺,予以給氧支持。若患兒貧血嚴重,缺氧時部分患兒無紫紺表現,但是也應該予以及時的低流量吸氧,濕化氧氣,濃度<40%,若患兒嚴重缺氧,可通過呼吸機給氧。(2)強心、利尿。①利尿劑。選取速尿1mg/kg與10%葡萄糖注射液20ml混合之后,經靜脈予以推注用藥,每日2~3次,注意觀察患兒電解質以及酸堿水平。②去乙酰毛花苷以0.03~0.04mg/kg飽和量,首劑量取1/2量,余量均分兩次,每6小時一次靜推。(3)激素。選取0.3~0.5mg/kg地塞米松入小壺。以免炎性過多滲出,減輕患兒炎癥,解除支氣管痙攣,降低體溫,以免腦水腫。可持續滴注5d。(4)抗感染。細菌感染患兒,取40mg/kg青霉素或頭孢噻肟鈉100mg /kg與0.9%生理鹽水液混合之后,每日分2次靜滴。若患兒對頭孢菌素或者是青霉素過敏或同時有支原體感染者可靜滴阿奇霉素10mg/kg與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制成的藥液,每日分2次靜滴。抗病毒感染,與10mg/kg病毒唑聯合治療,每日分2次靜滴,與5%葡萄糖注射液200ml混合。(5)糾酸、補液。并發心衰的重癥肺炎患兒,若存在代謝性酸中毒,5%碳酸氫鈉2.5ml/kg+5%葡萄糖液靜脈滴注。若患兒高熱驚厥,則予以止驚、用藥降溫或者是物理降溫。低鈣患兒則予以緩慢靜滴10%葡萄糖酸鈣10ml+5%葡萄糖液100ml。
臨床治療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1)顯效。及時有效診治后,心肺功能恢復正常;(2)有效:及時有效診治后,心肺功能雖然未恢復正常,但相較于診治前,改善十分顯著;(3)無效:未達上述標準,或加重、或死亡。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重癥肺炎合并心衰患兒80例中,有60例顯效,有19例有效,1例無效,臨床診治總體療效達到了98.8%,見表。

表 重癥肺炎合并心衰患兒臨床診治效果對比
小兒重癥肺炎并發心衰不僅嚴重損傷著呼吸系統,而且還極易損傷其他系統,心衰就是常見的并發癥,通常會加重病情,加快疾病進展。臨床醫護人員積極了解患兒病情并予以及時治療,了解病情發展規律,并輔以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對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療效果具有大幅度改善作用。臨床診治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心衰患兒過程中,需對其居住環境進行優化、改善,比如室內保持良好的空氣流通條件,濕度控制在65%,溫度控制在18℃~22℃左右[3],除此之外,室內清潔衛生也至關重要,比如病床被褥干凈,勤換床單,室內地板、物品用消毒液擦拭。環境保持安靜,以便于患兒充分休息、睡眠,這些干預措施對重癥肺炎并發心衰患兒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小兒重癥肺炎發病的主因是因為感染,以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居多。病毒感染以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居多;細菌感染以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陰性桿菌居多[4]。重癥肺炎患兒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呼吸不暢、持續高熱、氣促、咳嗽、肺部濕羅音等等。合并心衰的重癥肺炎患兒,通常會出現呼吸困難、煩躁不安以及心率過快等問題,心率每分鐘可高達180次。臨床診斷小兒重癥肺炎合并心衰,除了臨床癥狀表現觀察之外,也可以結合X線檢查、血常規檢查進一步確定,血常規檢查提示白細胞上升;通過X線檢查可觀察到心影擴大,肺部紋理增多,還能夠觀察到瘀血表現,超聲心動圖還能夠觀察到患兒心房腔、心室增大。并發心衰的肺炎,臨床診治以吸氧、利尿、強心、鎮靜、抗感染為主要原則。重癥肺炎并發心衰的患兒,病情嚴重兇險,及時診治對患兒預后改善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次研究中發現,經過上述對癥治療后,80例重癥肺炎合并心衰患兒臨床治療總體療效達到了98.8%,表明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對患兒臨床療效具有確切的幫助,同時還保證了患兒安全健康,值得在臨床中借鑒普及。郭業菲[5]報道中以50例重癥肺炎合并心衰患兒為例,經過給氧、積極救治、鎮靜、利尿、強心、感染控制、止喘、營養補充等對癥處理后,所有患兒肺部感染有效控制,心衰糾正,治愈率達到了98.00%。與本文結果高度相符。
綜上,針對并發心衰的重癥肺炎患兒,臨床應當引起高度重視,病情判斷過程中,結合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充分考慮患兒臨床癥狀以及相關表現,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以減輕患兒病情,改善其預后,提高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