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軍(應城市東馬坊醫院 湖北 應城 432407)
慢性前列腺炎臨床發病率較高,主要指各種病因引起前列腺組織的慢性炎癥。患者患病后主要前列腺部位疼痛、排尿異常以及精神神經癥狀。目前,針對于該疾病臨床主要采用藥物治療。本文中,針對于鹽酸坦洛新開展研究,共選擇病例62例,并整理出如下報告,旨在證實藥物劑量對慢性前列腺炎治療效果以及預后影響。
獲取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17年6月-2018年7月以我院治療的慢性前列腺炎62例患者為研究樣本,且均簽署知曉協議。實行隨機分組處理后分別實施不同的治療方案,即對照組(31例)與研究組(31例)。兩組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可比較。研究組年齡18~56歲,平均(35.93±1.45)歲;病程2~8年,平均(4.27±0.38)年。對照組年齡19~55歲,平均(35.41±2.53)歲;病程1~9年,平均(4.16±0.25)年。
兩組患者均選擇鹽酸坦洛新治療,藥品選擇廠家:浙江海力生制藥有限公司;規格0.2mg/片。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劑量,即每日1次,每次1片,飯后口服。研究組每日1次,每次2片[1]。
觀察兩組臨床治療效果,評定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NH—CPSI評分減少≥50%;好轉,臨床癥狀顯著改善,NH—CPSI評分減少≥25%;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記錄NH—CPSI評分。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研究組治療總有效30例,總有效率96.77%,對照組治療總有效21例,總有效率67.74%,兩組對比,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臨床治療效果[n(%)]
見表2,研究組各項NH—CPS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各項對比差異顯著(P<0.05)。
表2 NH—CPSI評分(±s,分)

表2 NH—CPSI評分(±s,分)
組別n不適感(如疼痛等)排尿困難生活質量研究組314.87±1.352.20±0.263.57±1.04對照組318.07±2.293.51±0.655.83±1.54 t 6.702310.41866.7714 P 0.00000.00000.0000
慢性前列腺炎具有病程長、反復發作的特點,在影響患者身體健康的同時,也會讓患者產生一定的不良情緒,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影響到家庭和睦。對于該病的發病機制,臨床尚未定論,病因復雜[2]。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均存在輕重程度不同的下尿路梗阻,臨床主要體現為尿道壓升高。這種情況在臨床中被視為是由于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從而增強下尿路α1腎上腺能受體的興奮性。鹽酸坦洛新是目前臨床中應用于治療前列腺增生性疾病的主要藥物,通過對尿道、膀胱頸、前列腺部位的平滑肌收縮力進行改善,松弛前列腺平滑肌,達到治療效果。該藥品屬于腎上腺素α1受體亞型α1A的阻斷劑,相較于α2受體,對于α1受體的親和力極強,因此,對尿道、膀胱頸、前列腺部位的平滑肌有高度選擇性,作用明顯。另外,有臨床結果證實,不同劑量的鹽酸坦洛新在對慢性前列腺炎治療時,會有不同的效果[3]。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使用雙倍劑量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有效率96.7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74%,而不適感(如疼痛等)(4.87±1.35)分、排尿困難(2.20±0.26)分、生活質量(3.57±1.04)分均低于對照組(8.07±2.29)分、(3.51±0.65)分、(5.83±1.54)分,所有數據均得到統計價值確定。由此推論,雙倍劑量的鹽酸坦洛新治療慢性前列腺可提升臨床療效,與余家俊,郭永連,李國灝[4]等人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在應用鹽酸坦洛新治療慢性前列腺炎過程中,增加藥量至雙倍,可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