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梅
(開遠市人民醫院產科 云南 開遠 650215)
近年來,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進步,臨床上越來越多的產婦選擇使用分娩鎮痛的方式來減輕在分娩過程中產生的痛感。產婦在生產過程中會感受到強烈的疼痛感和緊張感,從而使產婦的腎上腺素水平驟然升高,進而易導致其出現子宮收縮受滯、產程延長等不良情況。相關研究表明,在產婦的分娩鎮痛過程中應用腰硬聯合麻醉的效果較好[1]。為進一步研究此麻醉方法的有效性,筆者對我院接收的50例產婦使用腰硬聯合麻醉的方法進行了分娩鎮痛,現將具體的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從我院接收的待產產婦中選取10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時間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納入標準:(1)對本次研究的具體內容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2)胎兒狀態均為足月單胎且頭部先露。(3)均未患有相關的產科疾病。(4)均不存在椎管內麻醉禁忌癥。
使用隨機數字表分組法將這100例產婦分為50例一組。
對照組:年齡:23~34(27.9±2.6)歲;體重:48~79(62.4±3.5)千克;懷孕周數:38~43(39.2±1.8)周。
觀察組:年齡:24~36(28.7±1.9)歲;體重:51~81(61.9±2.6)千克;懷孕周數:39~42(38.3±2.3)周。
組間資料對比,P>0.05。
對照組:常規分娩。對照組產婦遵從正常的分娩方式進行臨床分娩,其在分娩過程中不使用任何鎮痛藥物。
觀察組:腰硬聯合麻醉鎮痛分娩。腰硬聯合麻醉鎮痛分娩的具體方法是:(1)當產婦出現規律性宮縮且宮口開至2cm后,為其建立靜脈通道,并使用容量為500ml的氯化鈉注射液為產婦進行靜脈滴注。之后,使用鼻導管為產婦進行吸氧操作。(2)在產婦的L2-3腰椎間隙處進行麻醉穿刺。穿刺成功后,使用針內法對產婦進行腰部麻醉,將穿刺針刺入產婦的蛛網膜下腔,回抽后若可見腦脊液,即可為其注入劑量為6μg的舒芬太尼注射液,并在產婦的硬膜外腔處為其置入導管[2]。(3)在產婦結束硬膜外導管置入操作60min后,將導管與電子鎮痛泵相連接。之后,將劑量為0.2~0.3μg/ml的羅哌卡因和劑量為100ml的枸櫞酸舒芬太尼通過電子鎮痛泵對產婦進行藥液泵注,將電子鎮痛泵的負荷量設置為5~8ml,輸液速度設置為6~8ml/h,自控量設置為3ml,泵注時間設置為30min[3]。
若產婦在產程中出現分娩停滯,排除胎兒窘迫及頭盆不稱后,可適當進行人工破膜以加速產程。(4)待產婦分娩結束后,方可停止泵注麻醉藥物。
對比兩組產婦的分娩鎮痛滿意度。分娩鎮痛滿意度分為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評分等級,其中,滿意的評分分數為10分;較滿意的評分分數為6~9分;不滿意的評分分數為小于6分。
觀察兩組產婦在進行麻醉后不同時間段的視覺模擬評分(VAS)的分數。VAS的評分范圍為0~10分,評分的分數越大,表示產婦的疼痛程度越劇烈。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進行分娩鎮痛后,與對照組產婦相比,觀察組產婦的分娩鎮痛滿意率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分娩鎮痛滿意度的對比[n(%)]
進行分娩鎮痛后,與對照組產婦相比,觀察組產婦在不同時間段的VAS評分均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不同時段VAS評分的對比(±s,分)

表2 兩組產婦不同時段VAS評分的對比(±s,分)
注:兩組對比結果,P<0.05。
組名例數麻醉10min后麻醉30min后麻醉60min后麻醉120min后觀察組501.4±0.20.4±0.30.6±0.11.2±0.4對照組508.1±1.27.8±2.49.2±1.38.5±1.6
分娩鎮痛是一種通過麻醉的手段減輕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疼痛程度的臨床應用方法[4]。該鎮痛方法可通過降低產婦在產程中的痛感,從而減少產婦出現子宮收縮乏力,子宮出血、胎兒窘迫等情況,進而可有效地降低產婦的剖宮產率。腰硬聯合麻醉是一種臨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其具有鎮痛效果好、阻滯時間長、對機體的毒副作,用小等優勢。相關研究表明,在產婦的分娩鎮痛過程中應用腰硬聯合阻滯麻醉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降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提高產婦的分娩鎮痛滿意度[5]。
根據本次研究可得知,在分娩鎮痛過程中使用腰硬聯合麻醉后,與對照組產婦相比,觀察組產婦的分娩鎮痛滿意度更高,其VAS評分明顯更低。本次研究的結果進一步證實了,腰硬聯合麻醉應用于產婦分娩鎮痛過程中的良好效果。
綜上,在產婦分娩鎮痛的過程中應用腰硬聯合阻滯麻醉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緩解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提高產婦的分娩鎮痛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