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李中 王立君
(紹興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 浙江 紹興 312000)
腸道準備是胃腸道手術重要部分,理想的腸道準備有效保障施術者視野的清晰度,充分暴露手術部位病理組大小形態,對插鏡、息肉切除、取活檢組織等步驟順利完成具有重要影響,而且理想的腸道準備能降低創面與細菌接觸的機率,減少術后發生局部感染性并發癥風險[1]。目前,臨床上常規采取術前1日晚間餐后口服恒康正清溶液清潔腸道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參考2015年美國胃腸病學會發表腸道準備指南[2],對內鏡下結腸息肉切除術前6h前口服恒康正清溶液的方法,比較與常規腸道清潔時間腸道準備效果及不良反應,旨在探究更好、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給藥時間,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本院普外科(胃腸外科)收治的59例結腸息肉患者設為對照組;選取2018年6-12月收治的50例腸息肉患者,設為觀察組。對照組男性35例,女性24例,年齡38~54歲,平均(49.91±6.20)歲;觀察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40~57歲,平均(54.10±3.4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術前飲食均無差別,均于手術前口服恒康正清溶液(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江西恒康藥業有限公司),主要包括聚乙二醇、無水硫酸鈉、氯化鈉氯化鉀、碳酸氫鈉。溶液五種成分;配制方法:將本品2盒(A,B,C各2小包)溶于2000ml溫開水(40度),充分攪拌均勻,待其完全溶解后分次口服。
1.2.1 觀察組 于手術前6小時給予2000ml溫恒康正清溶液口服,分次5~6次服完,至大便呈清水樣。
1.2.2 對照組 術前1日晚餐后1h給予2000ml溫恒康正清溶液口服,分次5~6次口服,至大便呈清水樣。
1.3.1 腸道清潔度術中由醫生(單盲)肉眼判斷腸道清潔度,判斷標準:采用波士頓腸道準備評分量表[5]對患者腸道清潔度進行評價。該表分別對左半結腸、橫結腸、右半結腸三部分進行評分,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3分-腸腔無積糞無殘渣,腸液清亮,手術視野清晰利于觀察操作;2分-腸腔無積糞無殘渣,有糞水,手術視野較清晰,不影響觀察操作;1分-腸腔有糞便殘渣或糞塊,影響手術操作;0分-腸腔積滿糞便及糞塊,手術無法進行。總分0~9分,7~9分良好,4~6分合格,0~3分不合格。
1.3.2 不良反應發生率 服用恒康正清后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腹痛、低血糖等不良反應情況。
1.3.3 用藥適應度 用藥適應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術前睡眠質量(0分-入睡時間排便5次及以上,1分-入睡時間排便3~4次,3分-入睡時間排便0~2次);給藥方式(0分-不滿意,1分-一般,2分-滿意);自覺不適反應(0分-明顯、1分-有點、2分-不明顯),總分0~9分,評分越高腸道適應度越好。
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或χ2檢驗,P<0.05為顯著性差異。
觀察組腸道清潔度良好率92.0%,對照組為96.61%,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腸道清潔度比較[n(%)]
觀察組與對照組發生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發生率無顯著差異,但觀察組無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00%,對照組為11.86%。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良好率80.0%、給藥方式滿意率90.0%、無不適反應率76.0%,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用藥適應度比較[n(%)]
結腸息肉切除術在電子內窺鏡直視下進行的一項腸道微創手術。目前,臨床上廣泛使用恒康正清進行腸道準備成分,該藥物主要分成為聚乙二醇,是一類長鏈線性聚合物,在胃腸道內不能吸收,也不被分解,以氫鍵與水分子結合,可以利用消化液大量排空達到清洗腸道的作用,對腸道的吸收和分泌不受影響。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發生低血糖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高于觀察組;從用藥適應度來看,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良好率、給藥方式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89%,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術前6h給藥方法完全可以達到與常規術前1日晚進行清潔腸道相同的清潔效果,同時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在術前一日的夜間睡眠質量,降低不良反應,保證了患者的精力和體力均能達到最佳狀態,而且患者對這種腸道準備方法適應度更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