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紅霞
(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 青海 西寧 810000)
萎縮性胃炎是胃黏膜腺體萎縮的一種消化系統的疾病,與非萎縮性慢性胃炎不同,慢性萎縮性胃炎大多處于不易治愈,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一系列病變,進而引發胃癌的階段,所以對于慢性萎縮性等治療和護理需要格外重視。筆者通過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行中醫護理干預后對患者情況進行分析,發現中醫護理干預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治療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并且有實際意義,報告如下。
本次調查研究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14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0例。觀察組男性38例,年齡在46歲~74歲,平均年齡(62.5±3.7)歲,對照組男性39例,年齡在45歲~76歲,平均年齡(62.7±4.9)歲,所有患者經胃鏡及病理檢查,皆已確診。
對照組患者給予奧美拉唑和燈盞花素靜滴,并且配合外治療法,同時觀察組患者在一般護理基礎上給予中醫護理干預。首先,對于萎縮性胃炎,對于患病嚴重的患者要考慮到治療,健脾益氣,養陰和胃,活血化瘀都是中醫的重要治療原則,在疾病得到控制的基礎上,中醫護理干預要發揮其重要作用。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心理調試,由于當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一部分人都因為在這樣的高壓強度下難以得到合理的排解,精神緊張,有著極大的精神壓力,導致肝氣郁結,肝氣上逆,氣機阻滯,導致肝胃不和肝脾不調等疾病,他們往往表現為急躁易怒,胃部疾病較多,思慮過重,所以中醫進行護理干預就要強調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使氣機調達,氣血運行通暢,促進胃部的血液循環,實現胃疾病的控制。
兩組患者均以一個月為一個療程,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并且綜合患者實際情況進行生活質量評價。
本次調查研究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

表 兩組治療及護理效果比較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難治性的消化系統疾病,主要是由于胃黏膜萎縮及數量較少,多伴有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近年來發作逐漸增加,患病人群的年齡范圍也越來越大,其性質越來越惡劣,被世界衛生組織定位為胃癌癌前病變,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慢性萎縮性胃炎病因復雜,在中醫角度說,中焦出現問題,其發病多因飲食不當,或者外感實邪,勞倦太過,情志失調等導致的中氣虧虛,脾胃升降失調,肝失疏泄,以致肺腑失于氣血濡養,胃絡不通,虛血瘀滯,屬于虛損性的本虛標實證。從西醫上來說,主要是在胃黏膜和腸上皮化生上進行治療,中醫護理干預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療效這主要體現在有效逆轉胃黏膜腺體萎縮和腸上皮化生,不同程度控制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清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中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對于飲食方向上的控制,對于外邪的抵抗,對于情志的調控以及對于休息的把握,這幾天都是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治愈和預后有重要意義的護理干預。讓患者消除心理上的焦慮,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可以大大增加治愈的幾率。
在飲食調控上,可能大多數人都會面臨一個應酬的問題,不適當的過量飲酒,對腸胃的損傷尤為嚴重,大多數人過食肥甘厚味,導致體重過重,或者偏嗜某種食物,就是對腸胃的損傷都是不可預估的,所以中醫護理干預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控制和管理,減輕對腸胃的損傷,也能達到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預防和控制,這是預后良好的重要環節。
由于慢性萎縮性胃炎具有癌變的潛在可能,這一點讓很多人心理上存在負擔,但是有可能性并不一定會轉變為癌,可以通過這一點讓患者實現重視,但是不可以過分懼怕,這種疾病作為一種可逆性病變,在疾病初期要加強治療和調控,進行心理疏導,合理的用藥和飲食,都能夠使慢性萎縮性胃炎得到良好的控制,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讓他們積極接受和配合治療以及護理,提高健康狀況。
綜上,中醫護理干預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具有積極作用,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