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沫
(泰康仙林鼓樓醫院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00)
靜脈采血是當前臨床診斷疾病、評估療效以及患者預后的重要舉措,靜脈采血也是護理人員掌握的最基本的一項職業技能,在具體采血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極易造成患者對采血過程不滿,引發護患糾紛,如何提升靜脈采血質量是當前臨床高度關注的內容[1-2]。鑒于此,本文納入來自本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采血室接診的靜脈采血患者88例研究,做出如下匯報。
納入研究對象來自本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采血室接診的靜脈采血患者88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原則為主,分對照組(例數=44)、研究組(例數=44)。研究組女性15例,男性29例,年齡在8~86歲,平均年齡為(47.52±5.14)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例數之比分別是12:10:22。對照組女性17例,男性27例,年齡在7~85歲,平均年齡為(47.96±5.04)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例數之比分別是13:11:20。一般資料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
對照組(常規護理):以采血室常規護理為主,包括指導體檢者將穿刺皮膚暴露、常規消毒以及常規采血操作等基礎護理。
研究組(綜合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采血之前應及時與患者取得聯系,指導其如何采取最佳的穿刺體位,在采血過程中始終保持微笑,以和藹和親的態度與患者交流,交流過程中多談論患者感興趣的話題,鼓勵患者不怕疼,要勇敢。對于煩躁不合作的患者,護理人員應以微笑藝術或者語言藝術使其冷靜下來。②穿刺技術護理:醫院應加強對采血室穿刺技術的培訓,訓練中應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確保每個護理人員有扎實的穿刺知識。在選擇穿刺血管時,應盡量選擇神經分布較少的區域,例如第三掌骨、橈骨莖突、尺骨莖突形成的三角區域,對于年齡較小的患者,應選擇大隱靜脈或者手背靜脈,最大限度降低二次穿刺率。如果患者靜脈不明顯,則應鼓勵患者握拳松拳,在靜脈有彈性的時候穿刺,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對進針角度進行調整,盡可能減輕穿刺疼痛感[3]。
比較一次采血成功率、護理滿意度。科室自制問卷調查表對護理滿意度評估,主要從穿刺技術、采血時長、穿刺次數、疼痛感四方面評定,總分為100分。①很滿意≥80分。②60分≤滿意≤79分。③不滿意≤59分。總滿意度計算方法為①+②,除以總例數。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43例一次穿刺成功,占97.73%(43/44);對照組32例一次穿刺成功,占72.73%(32/44)。研究組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χ2=10.9210P=0.0010)。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

表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n(%)]
護理人員與患者日常接觸較多,患者以及家屬對疾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同時伴有面色蒼白、惡心、冷汗、頭暈等癥狀,嚴重的患者會喪失意識,嚴重影響采血進程順利進行,如果不能進行有效的護患溝通,極易引發護患糾紛[4-5]。傳統采血室護理方法固定、被動、單一,護理人員往往是被動服務,稍有不慎,極易引發護患糾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現已不能滿足臨床需求。
本研究示:研究組一次采血成功率、護理滿意度均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說明綜合護理干預在靜脈采血護理中的有效性較高。分析如下:①綜合護理干預及早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促使患者正確看待靜脈采血,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采血,極大的降低了兒茶酚胺的釋放量,減輕了患者采血前應激反應,增強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和依賴感,構建良好、和諧的護患關系,有助于采血過程順利進行。②綜合護理干預加強了對護理人員采血技術的培訓,顯著提升了護理人員采血技巧,增強了護理人員對靜脈采血知識的認知度,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佳的穿刺部位,合理調節進針角度,最大限度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減輕患者采血疼痛感。
綜上所述,靜脈采血中采納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贏得患者高度認可與贊同,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