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幼
(北碚區中醫院兒科 重慶 北碚 400700)
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應性鼻炎,是臨床常見的多發病之一。其主要癥狀為鼻癢、鼻塞、流清涕、打噴嚏等,其主要特點是會突然或者反復發作,多呈季節性發作,也有常年發病者,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1]。過敏性鼻炎多發于青少年,不受年齡、性別及地區的影響,其約占總鼻炎的40%。該病常采用抗組胺、糖皮質激素及抗白三烯等西藥進行治療,然而患者很容易對藥物產生依賴性,患者病情反復發作[2]。且這些藥物會產生副作用,如糖皮質激素會導致患者內分泌紊亂、血壓增加、骨質疏松等;抗組胺藥會導致患者口干、嗜睡,嚴重者會產生心臟毒性;因此此類藥物均不宜長期使用。過敏性鼻炎在中醫范疇歸于鼻鼽,根據中醫理論,該病多起因于脾、肺、腎正氣受損,由異氣或風寒誘導而發作。故中醫治療此病主要通過溫煦脾、肺、腎來驅散患者鼻部虛寒,進而緩解患者流涕、打噴嚏等癥狀。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灸法的一種,其具有散寒溫陽之功效,艾草的辛香能使十二經通達,五臟六腑得到調理[3]。本研究基于陰陽平衡原理,從百會穴和迎香穴入手,采用艾灸聯合平衡康復護理對過敏性鼻炎患兒進行治療,觀察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本研究收入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過敏性鼻炎患兒100例,所有患兒均通過過敏性鼻炎診斷標準得到確診。將研究對象按照收治時間進行編號并采用隨機信封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其中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4~12(7.15±1.07)歲,病程0.5~2.2(1.13±0.33)年;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4~11(7.09±1.11)歲,病程0.5~2.1(1.05±0.85)年;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分組合理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采用百會穴艾灸配合按摩迎香穴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平衡康復護理。
對照組:患兒呈端坐姿態,雙臂自然下垂,全身處于放松姿態,點燃艾灸置于灸盒中取患兒百會穴進行熏烤,在患兒可以忍受的距離范圍內,盡量使其有舒適感。艾灸的同時輔以迎香穴按摩:食指指腹按住患兒迎香穴,并配合患兒的呼吸,吸氣時旋轉向上揉壓,呼氣時旋轉向下揉壓,循環進行15~20次。艾灸每天一次,每次時間半小時,以十天為一個療程,一共進行3個療程。
觀察組:基于對照組聯合平衡康復護理。平衡康復護理的核心便是平衡陰陽。陰陽平衡不僅指機體平衡,還包括個體與社會之間的平衡,一旦這種平衡打破,人便會生病,只有陰陽平衡才能保持健康、生理功能活動正常。針對過敏性患兒主要通過兩種方式達到陰陽平衡,即順應自然和適應社會。
適應溫寒變化而順應自然:中醫認為,要達到陰陽平衡就要適應變化的四季溫寒。過敏性鼻炎患者多不能適應寒溫更替,常因寒冷而發病,體質不達標[4]。因此需要加強身體鍛煉,尤其是耐寒能力。提倡患兒每日清晨、中午、傍晚及入睡前以涼水漱口3~4次。冬天及春天采用涼水洗臉;初夏后,采用涼水洗澡直到初冬;秋天緩慢加衣服,不讓自己處于過暖狀態。長此以往,逐漸提高機體的抗寒能力?;純嚎购芰υ黾?,在四季更替時能很好地應對寒冷,體內陰陽得到平衡,可有效避免過敏性鼻炎反復發作,從而身體健康、身心愉悅。
調理情志適應社會:中醫認為,平衡陰陽不僅要從自身機體出發,更要考慮個體與社會之間的平衡[5]。患兒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融入社會全體中,遇事不悲不喜,避免情緒大幅度波動,與人和善,處之泰然,方能達到陰陽平衡。根據中醫理論,心情郁悶、氣血不通、肝臟郁結等都會導致鼻腔黏膜病變而引發過敏性鼻炎[6]。提倡患者培養興趣愛好、廣交志同道合的好友、多出去散散心、領略祖國大好山河。多呼吸新鮮空氣、心態保持平和,不做無味的妄想,腳踏實地、放松心情、感受生活的美好。情志豁達則陰陽平衡,從而避免過敏性鼻炎的發作。
平衡陰陽需要遵守兩個基本原則:調和陰陽以及調理臟腑。
調和陰陽:機體外感風寒、內部臟腑功能紊亂則會引發過敏性鼻炎,邪氣入體則脾、肺、腎等臟腑虛損則功能紊亂。陰陽失衡則病起,因此調和陰陽,抵擋邪氣入侵有助于身體健康。
倡導患者每日早晨打太極拳、午后小憩一會,晚上睡覺前根據呼吸按摩涌泉穴,從而使得自身氣血通順、經絡順達、臟腑功能正常、口鼻順暢,從而減少過敏性不嚴的發生[7]。
調理臟腑:治療過敏性鼻炎在陰陽調和的基礎上要調理臟腑。倡導患者每天按摩命門穴、腎俞穴、足三里和三陰交,搭配飲食健康,從而調和臟腑,減少精氣虧損,臟腑機能盛實。我們基于平衡療法原理,治療體內元素代謝異常以達到陰陽調和,從而減少患者過敏性鼻炎發作次數以及各種癥狀,使得患者身心愉悅,生活質量提高[8]。
痊愈:經過治療和護理后,患兒各種過敏性鼻炎癥狀包括鼻塞鼻癢、打噴嚏、流清涕等消失,雙下鼻甲沒有出現水腫且色澤紅潤健康,治療三個月后鼻炎沒有復發;有效:經過治療和護理后,患兒以上過敏性鼻炎癥狀得到緩解和減輕;無效:經過治療和護理后,患兒各種過敏性鼻炎癥狀并沒有得到緩解或癥狀較之前有所加深。
(1)鼻癥狀總積分表(TNSS,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主要評價患者鼻癢、鼻塞、噴嚏、流涕等四個癥狀的程度。根據輕重進行評分,評分分為五檔,4分表示非常嚴重,3分為比較嚴重;2分表示中度;1分表示輕度;0分表示無癥狀。
(2)鼻伴隨癥狀總分表(TNNSS,total non-nasal symPtom score):觀察患者是否有頭痛、口腔上顎疼、鼻子或眼睛痛、流淚、鼻涕流過咽喉等癥狀,上述癥狀每出現一個則計1分,無則計0,累計總得分,得分越高表示伴隨癥狀越多。
(3)鼻炎生活質量調查問卷(QQLR,Questionnaire of quality of life of rhinitis):主要考察患者情感、活動、眼部癥狀、鼻部癥狀、非眼鼻癥狀、睡眠及實際問題等七個方面,根據每個方面對患者的困擾程度進行計分:極度困擾=6分,很困擾=5分,十分困擾=4分,中毒困擾=3分,有些困擾=2分,幾乎沒有困擾=1分,沒有困擾=0分。以上評分均有第三方對患者進行詢問并計分。最后將七項得分累加,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不好。
(4)實驗室指標:考察患者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細胞(EOS,eosinoPhil)的分布情況,并通過Shelden法進行評價:6分=布滿觀察視野,5分=占據視野1/2,4分=占據視野1/4,3分=分散分布且較多,2分=個別。1分=沒有觀察到。
治療及護理后,觀察組痊愈21例,有效17例,僅兩例無效,總有效率達到96%,顯著高于對照組(76%),兩組差異顯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及護理后的療效比較[n(%)]
治療及護理后,觀察組鼻癥狀總積分顯著高于治療前,且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鼻伴隨癥狀總分優于治療前,且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鼻癥狀總積分及鼻伴隨癥狀總積分(±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鼻癥狀總積分及鼻伴隨癥狀總積分(±s)
組別n鼻癥狀總積分鼻伴隨癥狀總積分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5013.25±1.217.02±1.113.71±1.120.91±0.36對照組5012.63±1.328.79±1.563.65±1.411.67±0.42 t 1.9514.8590.17311.612 P 0.0560.0000.8630.000
治療及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總得分顯著優于治療前,且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鼻EOS分布與對照組無顯著差別(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總得分及EOS分布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總得分及EOS分布情況比較(±s)
組別n生活質量總得分EOS分布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5086.16±7.3354.06±6.273.41±1.062.89±0.76對照組5085.87±9.1258.65±6.133.23±1.172.56±0.89 t 0.2063.7960.5901.451 P 0.8370.0000.5580.153
過敏性鼻炎從中醫角度屬于鼻鼽,根據中醫理論,其是由患者被風熱邪氣或者風寒邪氣入侵體內導致,患者機體營衛失衡,腠理閉塞不通而致使鼻竅受擾,最終導致過敏性鼻炎發作。該病易反復發作,具有較長的病程,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表現出季節性發病模式,嚴重困擾患兒的正常生活。過敏性鼻炎從西醫上角度是屬于鼻黏膜引發的I型變態反應疾病。主要是患者接觸過敏物質導致,該病的過敏原有很多類型,包括氣候、環境改變,花粉、塵土以及動物皮毛,常見的臨床癥狀有鼻塞鼻癢、打噴嚏、流鼻涕等。西醫常采用激素類及抗過敏藥物進行治療,但并不能得到根治,療效不佳。
艾灸是傳統中醫療法之一,其以艾葉為材料,以熏燒后的艾葉刺激機體相應穴位,從而激發經絡臟腑之氣,使之貫通而達到治療目的。百會穴是百脈之會,其位于人體頭頂正中間的一種保健穴,也是一種長壽學,以艾葉灸之,局部氣血流通增加,皮膚溫度升高,從而可以刺激人體的陽氣,肺、腎、脾、心等臟腑及腦血管系統得到調節,并且可以調整患兒體液分布情況,胸腺細胞活力增強、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全身脈絡通達,全身穴位連貫,機體陰陽調和順達,進而改善患兒臟腑功能,內分泌協調、機體免疫水平加強,自主神經功能得到很好地改善?;純航涍^治療,機體恢復到正常狀態,過敏性鼻炎引發的癥狀得到緩解。鼻為肺之竅,是連接呼吸道與外界之間的橋梁,適當的按摩可以使得鼻粘液分泌增加,鼻腔保持濕潤狀態,鼻子通暢。迎香穴是人體腧穴之一,位于鼻翼外緣中點旁,是機體表面感風、停風之穴位。按摩迎香穴可以增強鼻部氣血的順暢程度,加強機體抵抗細菌的能力[9]。
本研究對過敏性鼻炎患兒采用艾灸配合迎香穴按摩,并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治療前,對患兒進行全面的心理護理,消除患兒心理障礙、恐懼及不安等情緒。讓患兒熟悉艾灸,知曉艾灸的治療方法以及必要性,從而對艾灸產生信心。在治療的同時,引導患兒合理健康飲食,囑咐患兒治療期間不吃生冷辛辣、海鮮等刺激性食物;加強身體鍛煉、注意保暖。并通過用冷水漱口、用冷水洗澡洗臉來鍛煉患兒抵抗寒冷的能力。艾灸時密切關注患兒皮膚狀態,避免皮膚燙傷,護理人員需隨時詢問患兒感受,一旦患兒出現不良反應需即刻停止。對于燙傷患兒,要采用消毒無菌的注針筒抽吸并抹以燒傷膏藥,用紗布包裹防止病菌感染。
陰陽平衡是本次護理的核心。根據中醫理論,陰陽調和,機體健康,陰陽失衡,疾病發生。本研究倡導患兒加強鍛煉,加強抗寒能力,順應自然溫寒之變;提倡患兒多交流,多旅游,促進個體與社會之間的平衡[10]。陰陽調和則臟腑功能正常,從而疾病去,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質量提高。
本研究患兒經過艾灸配合迎香穴按摩以及平衡護理后,鼻癢、鼻塞、噴嚏、流涕等癥狀明顯減輕,頭痛、口腔上顎疼、鼻子或眼睛痛、流淚、鼻涕流過咽喉等癥狀明顯減少,生活質量得到提高,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艾灸聯合平衡康復護理可有效提高過敏性患兒治療效果,患者生活質量提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