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融雪

江蘇常州武進區凈慧頤養中心一角
住酒店有五星、四星和快捷連鎖這樣的標準和等級可供參考,那么養老機構呢?
長期以來,我國的養老機構只有公立和民辦之分,不少家庭在選擇時會犯難——究竟哪家靠譜,哪個性價比高?
今后,這些問題會有較明確的參考答案。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不久前發布《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將于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項國標,將方便人們更好地了解養老機構并進行選擇。
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養老服務需求快速增長,養老機構日益成為老年人社會化養老的重要載體。
民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注冊登記養老機構2.98萬個,機構床位392.8萬張。
“其實養老行業都在盼望國家級評定標準的出臺,這既是對行業的規范,也能讓老年人按標擇院,找到心儀的養老之所。”南京國悅頤養集團負責人龐梁國介紹,國家標準一出臺,他們就已組織醫療和企劃人員對照標準自評,準備申報。
此次發布的《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共118條,除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外,共對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提出102條要求,主要內容包括等級劃分與標志、申請等級評定應滿足的基本要求與條件、等級評定、規范性附錄等。
養老機構的等級評定,由機構自愿提出申請,按照綜合服務能力從低到高劃分為一星到五星5個等級。
環境的評價從交通便捷度、周邊服務設施、無障礙設計、室內溫度等7個方面提出要求;設施設備的評價包括居室、衛生間及洗浴、就餐、康復、心理咨詢空間等13個方面;服務評價從出入院、生活照料、膳食、清潔衛生、醫療護理、安寧服務、居家上門服務等13個方面提出要求……
可以說,102條要求考慮到了養老的每一個細節。
養老機構等級評分總分為1000分,包括環境120分、設施設備130分、運營管理150分、服務600分。
“我們希望并且鼓勵所有有條件的養老機構都參與到評定中來。”民政部養老服務司處長李邦華說,“不過,我們并不鼓勵所有養老機構都發展成為五星級。市場是有差異的,包括行業、老百姓的需求都是有差異的,未來會引導市場多樣性、多層次地良性發展。”
現在人們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是,評上星級后,養老機構的收費是否會提高?
并不是所有的養老機構都能輕易地評上級。李邦華坦言,一些基層養老院有可能連一級標準都達不到。
在標準化的過程中,農村的敬老院是一塊短板。這些敬老院長期為五保對象及特殊困難群體服務,相對而言硬件設施簡陋,管理水平不高,可能達不到標準。
“我們去年發布了一個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政府辦的養老機構如果還達不到一些基本的規范,應該加大投入盡量使其達到基本評價標準。”李邦華說。
養老機構想要申請等級評定,首先應該滿足一些基本要求與條件。而從這些要求與條件上,已經可以看出各養老機構服務能力的差異。
機構入住率、失能老人床位數是想要評為某一等級首先要滿足的硬性要求。
例如,一級機構要滿足入住率不低于30%的條件,二級、三級、四級、五級要求更高,分別為不低于35%、40%、45%、50%。
《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對一級、二級養老機構沒有作出失能、失智居室比例相關要求,但要求三級養老機構設衛生間的老年人居室占能力完好、輕度失能、中度失能老年人居室總數的比例不低于50%。四級、五級對該比例要求更高,分別為不低于60%、不低于80%。
“我們拿到星級評定的證件了,目前等級是一星。”竇春雷是北京市海淀區清河街道安寧里小區普親清河老年養護中心的負責人。該機構多年來主要服務失能、失智及高齡弱自理老人。
竇春雷說,此前養老機構主要采取“企業內部標準+外部地方標準”的評價模式,但評價體系較模糊。
“養老機構從選址、設計、施工到后期提供的各種服務,一般都有內部的標準服務規范和流程;從外部來講,雖然一些地方也有標準,但沒有特別清晰的評價體系。”竇春雷說,因此,現實中常常遇到困擾。
他舉例說,有時一家養老機構的建設差不多完成了,已進入裝修階段,但很可能被檢查出不符合消防和安全等要求,需要重新設計和改造。
“國標出臺后,企業不用再自己埋頭摸索和撞墻了,現在有據可循了。對于行業領先的企業來說,國標就像是及時的補充;對于剛入行的企業來講,可以少走彎路。”竇春雷說。
現在人們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是,評上星級后,養老機構的收費是否會提高?
對此,李邦華表示,價格是由市場調控的。如果是政府辦的養老機構,收費標準由發改部門核定,而社會辦的養老機構價格由市場調節。
“價格的形成需要市場和老百姓認可,評上五星并不意味著價格可以無限提高。”他說。
“國際上也有一些類似的養老機構評定體系或標準,但像我國這樣分成五級的目前還未看到。”李邦華說,我國根據國內養老服務的市場和行業需求來設定標準,這個標準會在不斷完善中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