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最近聽說了一個中文新詞——“悅己消費”。它是指女性在消費時更趨向于注重自身的愉悅、健康和舒適,而不是為了迎合他人的眼光來購物。
天貓平臺今年發布的報告顯示,書籍、旅游產品、醫療健康、無鋼圈內衣、平底鞋、鮮花等女性“悅己消費”產品正在中國迎來爆發式增長。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的女性“悅己”指數最高,與此同時三四線城市的女性也顯示出了“悅己”的強大潛力。
這背后,是中國女性獨立意識和消費能力的增強。可以說,中國正站在“她消費”時代的門檻上。有志于長遠發展的企業,應特別注重對女性消費者的研究。
事實上,在西方發達國家,這個趨勢早已發生——很多研究表明,女性消費不僅僅是“細分市場”,更是未來消費的主要驅動力。
美國商學教授兼知名演講人布里吉特·布里南寫過一本暢銷書,名叫《她為什么買:到達全世界最有消費力群體的戰略》。
她寫道:“如果消費經濟有性別的話,它一定是個‘她——女性是全球經濟的增長引擎。女性消費在美國占到消費總支出的80%。她們通常掌控著家庭的財政大權。想要讓她們埋單,企業必須足夠精明,或者說,要掌握‘懂得女性這門技能。”
女性之中,又有幾個群體特別值得關注。
媽媽們通常在家中扮演“首席財務官”的角色,不光為自己購物,還要為伴侶和孩子添置日常所需,是公認的最有消費力的群體之一。
“千禧一代”年輕女性不但購買力強,而且個性鮮明。研究表明,她們精通各種數碼產品和科技,購物時有清晰的辨別力,特別看重有原創性和獨創性的產品。
凱旋公關的研究認為,25~54歲年齡段女性特別值得商家細致研究,因為她們的需求尤其多元,一般會在事業、家庭和自我保養中尋求平衡。
當下的中國女性,很多人正從“生存”走向“繁榮”,這會轉化為巨大的消費力。
女性獨立意識增強,消費力提高,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一件幸事——全球經驗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潛力發揮得越充分,經濟會越有活力,國家也會越富裕。
希望未來在中國可以看到更多的“女性因素”。比如,在規劃城市的時候,可以考慮進“怎樣讓女性感到更安全和舒適”的因素。再比如,在女性創業者日益增多的今天,如何為她們提供諸如小額貸款等方面的支持?
重視女性,不僅是一件正確的事,也是一件聰明的事。這已成為商業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