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芬梅
在生豬規模化養殖過程中,生豬疾病的預防與控制十分重要。做好生豬疾病預防與控制,可以減少疾病發生,降低疾病帶來的損失,進而為養殖戶帶來更好的養殖效益。本文就豬場生豬疾病的預防與控制措施作了相關分析。
近年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養豬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其發展模式也悄然變化。由傳統意義上的散養型已經逐漸過渡到如今的規模化養殖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進行防病,而不是之前簡單的如何治病。生豬規模化養殖對豬的品種、飼養環境、疾病防治等方面有著極高的要求,而這些因素也直接關系到養豬企業的經濟效益。筆者通過科學理論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系統地闡述一下生豬疾病的主要種類、預防的可行性與必要性以及相對應的預防和控制的具體措施。
1生豬疾病的主要種類
目前,對豬場生豬健康有重大影響的疾病種類特別多。主要分為傳染病、寄生蟲病、病毒病等。其中對豬容易感染的寄生蟲病和傳染病就多達18種,而對人、畜均容易感染的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就多達14種,還有對三種以上的動物進行感染的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就有13種。在所有導致生豬患病的疾病類型中給企業帶來損失嚴重并且危害最強的是國家進行強制的疾病,比如豬瘟、口蹄疫、藍耳病等。還有其他的疾病種類也對養殖企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如大腸桿菌感染病、偽狂犬病、支原體病、圓環病毒病等等。總的來說,生豬疾病具有種類多、傳播快、發病率與病死率較高等特點,所以盡量做好生豬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具有重大意義。只有將一切使生豬患病的因素扼殺在搖籃里才能使生豬健康成長,進而提高養殖企業的經濟效益。
2關于豬場生豬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從經濟效益的角度看,豬場生豬疾病的預防與控制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必須嚴陣以待不能松懈。因為它直接關系到生豬的健康情況,從而影響養殖企業的經濟效益。雖然規模化養殖給養殖戶帶來了比散養型養殖更高的經濟效益,但是,同樣對養殖環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也要承擔比散養型養殖更高的風險。規模化養殖最大的特點就是比較集中,一旦生豬出現患病的癥狀,在比較密集的環境中疾病就會迅速傳播,感染豬群,若不及時治療就會造成大規模患病,嚴重時會造成大面積死亡,給養殖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一定要做好預防和控制工作。
上文介紹,有些疾病是人畜共患病,如果防治不到位,不僅會造成經濟損失,甚者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命健康安全。從這兩個方面進行論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豬場生豬疾病的預防與控制對于養殖企業來說十分重要。養殖企業需要時刻注意,做好相應的預防與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
3豬場生豬疾病相應的預防與控制措施
3.1豬場要符合《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
首先豬場的建設要符合《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要確保豬場的選址符合國家要求;豬場的布局要適當,適宜生豬生長;豬場的各種設施設備要齊全,并且要定期檢修;各種管理制度要健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生豬的生長環境良好,如果豬場環境不衛生,就會滋生許多病菌,正常情況下,生豬不易遭受致病菌的入侵,一旦生豬抵抗力下降,就會受到致病菌的入侵,進而發病。所以從生長環境方面考慮,以上幾個指標均要符合國家的硬性要求。
3.2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可以殺死環境中的病原體,降低病毒的傳播率,是預防和控制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措施。這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消毒工作才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首先,要對豬場的工作人員進行消毒方可進入,并且嚴格規定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場區。工作人員進入場區時要嚴格按照消毒程序進行。其次,場區周圍環境要進行定期消毒,尤其要注意污水池、下水口、排便池等容易滋生細菌的地方,做好細致的消毒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要定期對豬舍中的用具進行定期消毒。用具的消毒問題是許多養殖企業忽視的問題,應該予以重視。最難處理的問題就是患病豬、死豬的消毒處理問題。若發現患病豬要立即進行隔離,并徹底消毒,防治病情繼續蔓延。病死豬必須進行焚燒、深埋等措施處理。
3.3合理配制飼料
科學地配制飼料也是預防控制的重要措施。科學地配制飼料,就是要根據生豬的生長時期和生長狀況不斷進行調整飼料配方。不同的季節食用不同的飼料,以滿足生豬對蛋白質、維生素、各種微量元素的需要。科學合理地配制飼料可以提高生豬的免疫力,減小患病幾率,從而確保豬群健康。
3.4合理布局飼養場地
在對養豬場進行規劃時,需要充分考慮周邊的水源情況,選擇地勢高、用電便利、通風、遠離居民點或者學校的地方,給豬群提供一個安靜的場所,便于豬群的生長。由于豬群的引入時間不同,需要對其進行分隔飼養,建立不同的豬舍,且豬舍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綜上,生豬疾病種類多、傳播快、發病率高,給生豬規模化養殖效益造成了較大的困擾。因此,必須做好生豬疾病預防與控制。針對生豬疾病,既要改善生豬生長環境,為生豬的生長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同時也要加強生豬疾病的防治,注重養殖管理和飼養管理,從而有效控制致病菌,避免生豬疾病的發生。
(作者單位:810699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農業農村和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