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發

華夏董氏兄弟農業開發集團綏棱基地位于黑龍江省綏棱縣四海店境內,現有耕地1.535萬畝,主要種植大豆、水稻、小麥、雜豆等有機農產品。基地2013年開始三年土地有機轉換種植,2016年1月獲得國家級有機證書,基地現已全部實現了有機化種植,近兩年來基地農產品暢銷全國。2018年種植有機大豆4500畝,實現畝產138.8公斤,雖然今年產量同周邊地區常規種植產量略低,但因是有機大豆、產品高價回收,在今年春旱、夏季多雨、秋季早霜的情況下,仍然獲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1基地自然生產條件
1.1沒有污染源
基地位于黑龍江省中部小興安嶺南端西麓,綏棱縣四海店境內,松嫩平原黑土地帶,土質肥沃,發展有機大豆具有得天獨后的自然條件。沒有污染源:基地遠離工業區、居民區,沒有工業污染、生活污染源和空氣污染源,與周邊常規生產田有300米以上隔離帶或天然林隔離。氣候環境條件好:有機大豆基地位于綏棱林場邊緣,森林覆蓋率高(85%),林區和半林區田間小氣候明顯,環境清新、降雨量充沛(684毫米,比常規地區多50毫米左右)。多年來基地實行有機種植,沒有化肥農藥污染,使基地環境得到很好的保護,生態效應顯現明顯。
1.2土壤有機質含量高
經過三年土地有機轉換種植、科學合理輪和有機肥廣泛應用,有機質含量達到了5.5%以上,比周邊常規種植地塊高2.5個百分點以上。大力推廣秸桿高溫積造有機肥技術。2015年開始,基地與農技推廣部門聯合,示范推廣了秸桿高溫積造有機肥技術,為基地有機大豆生產供應數量充足、營養含量高、質量好的有機肥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建立了“互聯網”+農業智慧監測平臺。2015年建立了具有環境、氣候、土壤、病蟲等監測功能的農業智慧監測平臺,為基地有機大豆的生產、管理、營銷等提供了可靠的科技支撐。
1.3生產運作機制
免費提供土地:基地免費為農民提供有機大豆生產土地,相對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償提供機械:基地有償提供大機械整地、收割等。
生產條件嚴格:公司與承包農戶鑒定合同,強制要求農戶每公頃施有機肥30m3,不得使用任何化肥、農藥(殺蟲劑、除草劑),除草采取機械及人工等農藝措施,不得使用任何植物生長調節劑。訂單高價回收產品:農戶生產的有機大豆實行合同化管理,交納保證金,高價回收。公司按每公斤6元(清選后)的標準高價訂單收購。公司收購后將大豆統一小包裝(2公斤)、禮品包裝(5公斤)遠銷大中城市超市,比普通大豆每公斤多賣5-6元。生產全程監控:有機大豆生產過程監控管理,保證按有機大豆標準生產,承包種植有機大豆的農戶如有違規、違約,回收耕地,扣回保證金,并加重處罰。
2 2018年示范產量效益
2.1種植的大豆產量
2018年基地種植有機大豆4500畝,在當地今年有機大豆生產田遭遇了前期低溫干旱、播期拖后、中后期多雨早霜等不利自然條件下有機大豆公頃平均產量2082公斤,與周邊常規種植的大豆產量略低。
按公司回收價每公斤6元計算,種植戶公頃收入12492元,公頃純收入3042元以上(國家補貼沒計算內),而公司按市場價最低10元/公斤計算,公司每公頃純收入在8328元以上。公司通過禮品包裝、小包裝以及打有機牌等措施增加效益更顯著。整體運作,實現了種植戶和公司雙贏,并且生態效益十分可觀。
2.2關鍵生產技術
輪作換茬:按照“米-米-豆或麥-米-豆”的輪作模式搞好茬口調換,作到合理輪作,堅持正茬種植有機大豆,以保證減輕病蟲草危害。秋翻整地:逐步完善耕作制,作到三年一深翻(深松),第二、三年采取旋、耙、松等方法相結合,進行秋整地達到待播狀態,翻深達到20-22厘米,旋深16-18厘米,耙深14-16厘米,起壟要直、平、高,土壤達到上虛下實,虛實并存的耕層構造。增有機肥:所有種植戶都要增施有機肥,培肥地力,保證有機肥質量。用腐熟好的雞糞、豬糞、羊糞、牛馬糞等有機質含量在8%以上的有機肥,每公頃保證有機肥30立方米,結合整地施入,對于沒達到標準的不予承包土地。選用良種:基地處于第三積溫帶下限,第四積溫帶上限,要求選擇生育日數110天左右,積溫2200℃左右,抗病蟲、抗倒伏等抗逆性強的品種,主要有北豆5號、華疆4號、東生7號等品種。適時晚播:按照種植有機大豆的總體要求,結合實際,在保障安全成熟的前提下,要適時晚播,一般5月20-25日播種,公頃保苗35-40萬株,播前用機械扶一次壟,消滅頭遍早春雜草。強化除草:以機械和人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除草,整個生育期除草7遍。第一、二遍于大豆拱土期、真葉期用四輪車牽引孫吳產的“瞎扒了”機械除草2次;第三遍于大豆三葉期用夾犁機械除一遍草;三葉期后每隔7-10天人工鋤草2次,在7月初結束,第6、7遍人工拔大草,在8月中旬一9月初進行。多遍趟地:有機大豆生產通常趟地四至五遍,目的就是控制雜草,防止雜草蔓延。通常情況下,結合人工除草同步進行趟地。其他收獲等措施同正常生產田一樣。
2.3生產建議
實行專品種分類生產。根據市場和用戶需求,生產種植高油大豆、高蛋白大豆、芽豆品種。搞好深加工。通過精深加工有機豆油、有機蛋白質等新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加強產品宣傳。采取田間監測信息數據與產品包裝有機結合,擴大宣傳,提高品牌效應。
(作者單位:152200黑龍江省綏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