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君
由于長期受觀念、制度等內外部因素影響與制約,我國基層農田水利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并面臨諸多困境,制約著基層水利的進一步改革與發展,需要我們開拓思路,創新機制,破解困境,加快發展。
一探討農田水利建設發展的困境。
1主要負責人缺位現象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加快發展,逐漸打破了原有的體制從而過渡到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就導致農田水利建設中的主體負責人缺位,使得建設中的責任不明確。而且農民和地方的政府機構對于農田水利建設的操作問題存在不統一的認識,使得由于缺乏操作中的約束體制和法律機制,導致在農田水利的建設中存在大量的不符合規范而產生的問題。同時一些地方機構在建設農田水利事業中只重視局部利益,為了維護自身的政府機關的形象,而忽略了建設的重點,使得國家的政策得不到落實。而且農民對建設農村的農田水利事業認識不足致使積極性較差。因此責任主體缺位是導致當前農田水利建設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
2資金的投入保障機制不完善
農村稅費改革的實行,減輕了農民的生活負擔以及規范了整體稅收的管理。由于取消了農業稅費,地方失去了大部分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的來源。盡管近幾年國家重視水利工程的建設,中央層面加大了水利投資力度,實施了諸如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等許多改善農田水利工程面貌和提升效益的項目,但僅靠國家的投資還遠遠不夠,竣工后的維護和改造仍需一定人力、物力的投入;中央一號文件也規定地方財政要從當地土地出讓金中拿出一定比例做為水利發展基金用于水利建設,為農田水利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穩定的基礎,但政策的長期性有待檢驗。投資主體的單一,缺乏良性投資機制,一些地方已經出現投資縮減趨勢,這將造成農田水利建設與維護所需的資金缺口。工程效益打了折扣,一定程度也就削弱了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3節水新技術在工程中的引進應用力度不夠
農田水利的重心是農田灌溉。一直以來,各地普遍采用的是大水漫灌的澆灌方式,這種灌溉方法費水、費時、占地。近幾年低壓管灌、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得以很大程度的解決了上述問題,但新技術的運用與傳統思維的矛盾使得節水灌溉工程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現工程被損壞或棄用。隨著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的推進,因地制宜的選用節水灌溉方式,對新型節水灌溉方式的大面積推廣,大型集約化智能灌溉模式的管理使用,將是今后一個時期農田水利建設的新課題。
4水改體制改革的深層次推進遲緩
我國是水資源貧乏的國家,而水資源的浪費現象依然嚴重,尤其在農田灌溉方面,在北方井灌區,因地下水的過量開采,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嚴重,多地出現了漏斗,究其原因在于對水的利用過度開采。長期以來,農業灌溉用水一直是無償使用,使得農民長期以來形成了用水不出錢,節約用水的意識淡漠。改變用水思維,改革用水方式,引導水改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推進,是新舊思想意識領域的艱苦斗爭。
5農田水利工程質量和效益衰減
由于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大部份建設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往都是以農民集體投入或投工為主體,國家分配當地政府財政為適當輔助補貼的投資發展政策。工程建設上由于項目建設周期長,施工標準低,缺乏及時的水利工程維護和有效的水利工程管理,使農田水利基本設施存在設施老化或年久失修的現象,加之由于水源地、樞紐工程、耕地的性質變換等原因,灌溉效益面積衰減(灌區設施尤為明顯),截至目前就新鄭市的灌區建設配套工程來說,現在已全部廢棄。
二研究農田水利建設發展的對策
1農田水利建設責任主體的明確化
對于農田水利建設事業,首先最重要的是要進一步的拓寬農田水利建設的投資渠道,要有穩定和廣泛的資金來源,逐漸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使其到達全面的覆蓋,加大政府在農田水利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其次要注重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全面的支持農民使用農田水利工程的行為,注重解決農民在農田水利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給予技術和資金政策的支持,使農民掌握農田水利建設的決策權。在農田水利建設中,資金是各個建設事業的關鍵條件,因此要注重加大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收入范圍,例如可以通過協調地方的企業,使其對水利工程建設提供相應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之后地方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獎勵和支持;或者可以協調各個收益的農戶,普及其對于農田水利建設意義的了解,知道農田水利建設的重要性,促使其進行相應的資金投入。采取相應的措施進一步的增加水利建設的資金投入。
2健全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體制
一要因地制宜,統籌各項財政涉農資金,建設縣域農村水利基礎設施。二要逐步探索產權明晰、責權對等、公眾參與的小型水利工程建管模式。三要逐步試點并積極推行水利工程建設“二次監理制度”,以克服監理與受益“兩張皮”的弊端。四要改進現行小農水項目資金管理制度,五要減免群眾辦水利的相關稅收或者比照政府扶持辦企業的辦法進行返稅。
3提高地方政府的重視程度,強化組織指導功能
農田水利建設的實施與管理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在整個項目的建設和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當地基層政府的協調配合和指導。因此,縣(市)、鄉(鎮)兩級地方政府必須認真準確地落實有關政策,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抓好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組織和實施;并加大力度,及時完善農田水利建設規劃,指導和監督農田水利建設,在分工負責的原則下,基層政府發揮有力的作用,加強農民的民主參與意識和自我管理意識,保證各項建設規范與管理措施的提升。
因此,在新時期的當前社會經濟形勢下,有必要對農村水利建設的困境和問題進行更為詳細的分析和探討,才能更好地促進當地農田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更加有力地帶動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推動農村事業蓬勃向前發展。
(作者單位:161200黑龍江省富裕縣富路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