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欣欣 王竹婷 張弛
摘要:《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是一門對動手實踐能力要求很強、技術更新迭代非常快速的課程,以培養學生的軟件編程能力、新技術框架學習應用能力、使用開發工具解決問題能力、綜合項目開發能力為教學目標。在課程實際的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自主學習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導致教學效果與本課程的教學目標之間仍有較大差距。該文從各個方面分析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教學方法;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9)08-0069-0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1 引言
《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是一門針對計算機相關專業本科生開設的軟件應用開發課程。課程建設的知識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Android系統基本理論和概念、開發環境安裝、用戶界面開發、四大組件、數據存儲、網絡編程、定位服務與地圖開發、傳感器、應用發布等的技術和方法[1],能力目標是培養學生將系統需求轉換為可執行程序的軟件編程能力、使用Android Studio最新平臺進行編碼和調錯的能力、Android最新技術和框架的學習應用能力、以及綜合項目開發能力[2]。這門課程基于Java語言進行教學,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要求較高,應用性較強,對于培養快速適應社會的應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如理論課程組織結構不合理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深入,實驗內容過于簡單和分散、與實際項目開發脫節,進而導致學生進行編程實戰的能力不足,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而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等[3]。本文針對以上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2 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課程理論教學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理論教學仍以傳播知識為目標,因此講授方式仍然按照概念、原理、關鍵代碼講解的步驟執行。這種教學方式存在以下問題:學生不清楚學習本知識點的目的以及常見應用場景,無法引起學生學習該知識點的興趣;各個知識點是獨立分散的,無法讓學生形成清晰的思維導圖,不利于學生從邏輯上理解和掌握課程的整體脈絡;上課使用的案例往往比較簡單,學生很難對應到真正的項目開發場景,使得各知識點與項目開發實戰分離,不利于培養學生實際項目開發能力。
本課程具有知識點更新迭代快速的特點,Android系統的開發者谷歌每年都會發布至少一個新版本,而每個新版本的發布都會伴隨新技術和框架的誕生。但是由于教材的滯后性,各高校中理論教學對于新技術和框架的內容更新迭代較慢,導致教學內容陳舊、學生學習內容無法滿足實際Android應用開發需求的問題。
2.2 課程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實驗教學中,通常每個小實驗對應一個知識點,難度較低,與實際項目脫節,各個小實驗之間沒有關聯性。這種實驗安排的方式導致以下問題的出現:實驗內容無法涵蓋所有關鍵知識點,使得學生對遺漏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不夠;小實驗的難度太低,學生只是對相應知識點有所了解,卻無法與實際項目開發聯系起來,在進行項目實戰時仍不知從何下手;實驗內容較簡單,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的bug較少,不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課程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
自主學習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整個自主學習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雖然各高校對于自主學習的探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我們仍發現該學習過程存在以下問題: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不足,不清楚如何自己組織自主學習,教師在指導過程中駕馭能力不強,自主學習過程失控,效果不佳。
3 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3.1 理論教學改革
重新組織教學內容,按照“項目案例教學法”進行理論教學。項目案例教學法的主旨是:以項目案例驅動教學,針對關鍵知識點,從實際項目中提取相關案例,讓學生對于知識點的項目應用場景有直觀的認識,從而產生學習興趣。
項目案例教學法的教學過程如下:1)項目案例演示:先演示相關項目案例,讓學生對應用場景有清晰的了解,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2)相關概念和原理講解:針對該案例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概念和原理講解,讓學生有更深入的認識;3)講解案例代碼:結合原理對關鍵代碼進行詳細講解,讓學生知道如何應用;4)調試糾錯:針對常出現的bug進行演示、分析和解決,讓學生知道如何應對和解決問題;5)回顧總結:總結以上內容,引出后續課程內容。
在進行課程準備時,不要只依賴教材內容,通過觀看新產品技術發布會、網上調研實時跟進技術框架的更新迭代,將其加入教學內容當中來。
3.2 實驗教學改革
選擇一個綜合項目作為整個實驗內容,將該綜合項目進行任務分解,按照知識點劃分為若干個小實驗,每個小實驗完成一部分項目內容,所有小實驗完成后,即完成一個完整的綜合項目。這種實驗組織方式的優勢在于:以項目方式驅動整個實驗過程可以提高實驗復雜度,真正與項目實戰相結合,提高學生綜合項目開發能力;將復雜項目拆分成若干小任務,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相關知識點,任務完成可行性較高,同時激發學生動手實踐興趣。
3.3 自主學習組織方式改革
以項目管理的方式組織、監控、評價自主學習過程,從成立項目組、項目立項、可行性分析、任務分解、建立里程碑、定期召開項目組會議、定期組織項目匯報,到最終自主學習評價,應用項目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更多地起到輔助指導的作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通過這種分級組織結構加強了教師對整個自主學習過程的掌控,提高了自主學習效率。
4 結束語
本文分別從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自主學習方面分析了《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課程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以增加學生學習動力,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明松, 錢靜媛. 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課程的CDIO教學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5X):145-146.
[2]李學鋒, 文松, 張其林. 教學做一體化Android應用開發教學改革探索[J].計算機時代,2017(6):81-83.
[3]王興梅, 門志國. 卓越計劃視角下“Android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大學教育,2016(2):125-127.
【通聯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