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薇
現代化的建設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在現代化建設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在物質和精神財富富足外,需要更多的優質的生態產品和人們對優美的生態環境日益增長的的需求。自十九大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各級林業部門也根據這一理念,積極制定出一些列的措施,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不斷的做出努力。
在現今的生態文明建設大力的推動下,林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在林業快速發展中,林木的質量是整個發展的基礎。造林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經過多個環節才可以保證造林工作的順利開展,這其中育苗技術與移植的質量是造林中重要的條件之一,因此,要不斷的提高育苗技術與移植的質量,確保林業的正常發展。本文主要針對樟子松的栽培技術與移植展開論述。
1育苗地選擇
樟子松育苗適宜在土壤疏松與排灌比較良好的地塊上,土層厚度需要略厚一些,選擇的土壤應以微酸性與中性為宜,土質比較肥沃的沙壤土更適合樟子松苗木的生長。種植樟子松的育苗地可以進行連作,連作的時間不要過長,容易對苗木造成不利影響,并且還會增加病蟲害發生的幾率。育苗時可以用一、二年生的松苗。如需要在新開辟的土地上進行育苗時,將育苗地里的土壤拋撒在苗床的表層即可,這樣有利于苗木的生長以及可以增加幼苗的抗性。
2整地施肥
在開始育苗前,需要對種植的育苗地進行摻沙改良,整地時將地鏟平整,并將土塊鏟碎鋪平。栽種前需要對栽種的土壤進行徹底的施肥,以此確保苗木可以足夠吸收養分,正常生長。土壤可以施加發酵的堆肥或廄肥,一般在開始作床前就將所需的肥料均勻的施撒在育苗地上,需要借助人力或者工具將其攪拌均勻,充分的與土壤進行混合。
3種子的選擇及處理
在選擇種子時,應根據當地的土質情況,挑選出優良的樹種進行種植,這樣可以確保松苗更好的適應當地的環境,從而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挑選出的種子需要進行質量檢測,確保種子的質量。種植前先進行催芽處理,以此提高種子的發芽率,發芽的時間也相應的減少,同時也提高了苗木的抵抗力。催芽具體的操作方法:將種子做消毒處理后,將其放在40~60℃水里浸泡1天,之后在將種子取出放到比較溫暖的室內,每天用清水清洗種子,直到種子裂開到一半為好,將處理好已達到要求的種子再進行播種處理。經過了催芽處理后的種子,出苗率最高可以達到35%,甚至是更高。
4作床
樟子松育苗一般都采用的是高床形式,做床時一般選用的都是先做下床,并且要確保灌足底水,待水完全滲透后,在床的表面撒上步道土,并壓實摟平,以此確保床面可以保持良好的平坦性,從而實現了種子發芽率的提高,也確保了幼苗可以健康的生長。
5播種后以及苗期的撫育管理
主要集中在灌水、施肥、松土除草、病蟲害防治這幾方面。在幼苗到出殼為止的一個月左右注意灌水,以噴灌的方式為主,2~3天進行噴一次;保苗期間進行噴水應與側方的溝結合灌水,每2~3天進行噴灌一次,同時與側方溝結合澆灌一次,灌水量不要沒過床面。苗木的速生期一般是從每年的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大約在60天左右,主要是以漫灌為主,每15天左右進行灌水一次,根據苗的生長進行噴灌。苗木的硬化期是在8月的下旬起至10月的上旬,大約在40天左右就需要將灌水停止,干旱的情況下除外。在6月的中旬可以進行施肥處理,可以施以氮磷肥每畝可施45kg。如果是下雨期,雨停后要及時的松土除草。在幼苗破土一半時開始,應每周噴灑農藥一次,可以用1%的硫酸亞鐵液與1%的波爾多液進行交替使用,以此來確保幼苗的正常生長。
6樟子松苗木移植造林技術
6.1造林的時間選擇
每年3月的上旬~4月的下旬或者是在7月的上旬~8月的下旬可以進行苗木移栽,此段時間移植苗木的成活率相對較高,同時苗木的生長速度也很快。如果錯過了最佳的造林時間,可以用其他種方式來造林,例如用容器進行育苗等方法。
6.2造林選擇的范圍
可以選擇兩年生的苗木進行大壟種植,種植的過程中應注意:種植的方式應以交錯配置為宜,并且每兩顆苗木應隔開1m的距離。為了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可以多配備一些苗種。每公頃可以種植苗種大約在400~500株左右。
6.3移植造林與養護
樟子松在進行移植時,首先應將已經挖掘好的移植坑進行澆灌,確保坑中的水分可以滿足樹木對水分的需求。在坑的底部應回填一部分的松軟土壤,這樣比較利于樹木根部養分的吸收,也促進了樹木的生長。利用吊車設備將樟子松移入坑中后,應添土進行埋根處理,將培土填平后周邊應進行圍砌,以便可以增加樟子松的新根生長的數目。土壤在填埋之后應需進行養護工作,可以使樹木的穩固性增加,也可采用支架對樹木來進行固定。最常用的方法是三角固定法,此方法在最大程度上的保持了樹木牢固性。固定好后需要對樹木周邊的土壤進行澆水,確保周圍的水分充足,可以滿足樹木對水量的需求。可以采用一些生根劑以此來促進根系的正常發育,同時可以給樹木輸入少量的營養液,確保樹木的營養充分,這樣比較有利于樹木的生長與存活。
6.4移栽樹木傷口涂抹劑的使用
樟子松屬于大型樹種,在移栽的過程中難免會被移栽的機械損傷,損傷后的樹木會影響營養物質的傳輸,同時還會導致樹木的蒸騰作用加劇,大量水分會流失。鑒于此種情況,一般都會在樹木的損傷處涂抹上傷口涂抹劑,涂抹劑中還有凡士林、消毒劑、表面活性劑等一些物質,因此可以保護傷口不被外界的環境中的有害物質所感染。
6.5淺栽高培法
在栽植樟子松時,栽培的深度不宜過深,過深會影響樹木根部的呼吸,太淺樹木的穩定性太差,也不利于樹木的存活,因此,栽種的深度不宜過深也不宜過淺。應采用適當的淺載方法,在填埋完之后應進行高培土的處理,在滿足了樹木對呼吸的需求時,樹木的存活率又可以增加,這樣可以彌補移植過深或者過淺帶來的缺陷,等樹木存活之后在將高培土除去即可。
(作者單位:125000遼寧省葫蘆島市林業服務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