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明
目前的林業營造林屬于多元化建造,林業營造林工程現在必須與社會、經濟、市場等各個方面接軌。林業營造林工程的發展的好壞取決于質量控制是關鍵,林業營造林工程的建設必須經過專家人員的檢測、有關部門的批準、專業人員的施工,林業營造林在與社會進行全方面的接軌之后,林業營造林工程的發展會取得巨大的成就,挖掘出更多的潛力,開放林業營造林的新紀元。
一、影響營造林工程質量的因素
影響林業營造林工程質量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在營造林工程建設前期,營造林的規劃對后續的工程實施至關重要,包括選址、整地、打穴等;其次,在苗木栽培階段,需要把握選苗、天氣、工人種植技術水平、造林密度等因素,特別是要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植苗時做到“三踩一提”;再次,造林完成后,要對造林質量進行全面的驗收,成活率低的及時補植補造,及時疏溝排水;最后,對營造林的后續管護工作應同樣予以高度重視,對病蟲害及自然災害問題進行及時管理,前三年一般需按照“2-2-1”的頻次進行幼林撫育,以利于營造林后期的穩定生長。
二、林業營造林工程中存在的弊端
營造林質量控制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沒有進行科學、全面的工程預算、評估和規劃。
2.只重造林不注重后期的林業營造林樹木質量管理問題,這主要是傳統方式種植遺留下來的問題,在分類管理過程當中仍然存在粗放式管理模式,林業營造林的質量管理在科技水平方面發展較低,這些都是影響林業營造林的質量控制的相關問題。
3.種植的土地與樹苗之前種植缺乏科學性,種植的樹種結構太單一、楊樹與柳樹的種植面積太多、對樹林種植完成后維護管理工作不到位、對砍伐樹木有些企業沒有得到相關部門準許證等方面的弊端。在這些弊端的影響下林業營造林受到了嚴重的生態破壞。
4.缺少足夠的資金投入。現階段的林業營造林生產結構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由于林業生產周期較長,而營造經濟林如油茶的短期投入大,加之對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程度不足,導致林業營造林建設效率難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5.專業人員素質不高
我國從事林業造林方面的專業機構、專業人才十分有限,而有資質的專業造林公司或者造林隊伍更是歷歷可數。很多地方承擔造林任務的主要還是一些有傳統栽植經驗的群眾或者是臨時組建的造林包工隊,這些人員一方面缺少專業的技術知識,另一方面文化、專業水平較低,接收新事物的能力不足,加之與新技術、新知識接觸的機會很少,導致質量意識和專業素養整體偏低,無法滿足新時期林業造林對專業人才提出的要求。
三、提升林業營造林工程質量的措施
1.科學規劃、合理設計
進行科學、合理的總體規劃和作業設計,是對造林質量進行有效控制前提和基礎,要始終堅持“定向培育、分類經營”的原則,從造林技術標準到林木種植、管理、推廣以及專項資金投入與使用等各個方面都合理規劃和科學控制。尤其是造林技術上要有較為完整且切實可行技術措施,如造林方法、造林密度、造林季節、幼林管理等等,作為造林管理標準和依據。
2.加強森林資源管理
隨著國家對森林保護重視度的提高,對森林資源保護的宣傳力度也逐漸加大,但仍存在自然環境遭到人為破壞的現象。為此,國家應進一步建立健全相關林業保護的法律法規,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林業資源開發利用的監管和控制,促進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嚴厲打擊亂砍濫伐、非法占用林地、野外用火等違法行為,提升人民保護森林的意識,保障營造林的安全與穩定。
3.有效進行栽培管理
要保證林業造林質量,就要有效進行栽培管理。首先,要注意,根據樹種的特性以及立地條件不同,選擇合理的栽植密度,對于栽植前后的每一項施工都要嚴把質量關;其次要對栽植季節進行科學選擇,要將當地地形以及氣候特點有一個提前掌控;對于造林過程中和技術規程要嚴格執行與落實,栽植工具根據栽植情況進行更新與改進,確保質量;科學進行各項撫育工作,及時進行綜合性監測、保護和管理,降低包括病蟲害在內的自然災害而引發的林木成長風險。
4.提升人員專業素質
在造林過程中的六個關鍵環節中,無論是科學規劃,還是進行作業設計,從種子準備到撫育管護都是通過人來完成的,因此,提升專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是為提高造林質量保障。要通過培訓、交流等活動來提高林業人員管理技能、業務水平和質量意識,持證上崗。林業造林事關國計民生,意義重大。要想有效控制林業造林質量,不但要在樹種選擇、種苗培育等方面要嚴把質量關,同時,參與造林的相關部門也要履職盡責,落實責任。只有科學合理、有計劃有步驟制訂和實施造林計劃,才能充分發揮林業造林在改善我國生態環境中重要作用。
5.加大林業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應加大對營造林工程項目的資金投入,提高補貼標準,支持林業重點項目和江西本地特色林業產業發展,如毛竹、花卉苗木和高產油茶等。其次,林業部門要加強科普宣傳,推廣優良的樹種與抗病蟲害技術,積極推廣新型樹木栽培方法,提高營造林工程的科技含量,提高營造林工程建設的效率。第三,支持林業創新經營模式,采用“公司+林農”、組建合作社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投身造林,流轉林地,實現規模化經營。
綜上所述,營造林工程的管理工作者應時刻認識到自身責任,明確林業局下發的質量管理標準并開展相應工作,研究出適用于營造林的質量管理系統,使營造林機制得以完善,實現林區責任、利益以及權利的有效整合。
(作者單位:154242黑龍江省名山農場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