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濱
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促進了我國氣象事業的發展。氣象事業的發展和我國觀測系統的建設和新技術的研發有重要的關系,此外,因為國際上對氣候變化預警等氣象研究的關注度不斷的提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大氣觀測技術的整體發展。
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促進了我國氣象事業的全面發展,同時一些先進的技術開始在大氣觀測中使用,進而不斷促進了大氣探測技術向著科學化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一些新型的技術開始在大氣探測中使用提升了探測的水平和效果。如GPS技術空基遙感探測技術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現階段,我國的大氣探測技術具有一定的優點,如探測能力強。當前的大氣探測技術有直接觀測、遙測和遙感觀測等,這三種技術之間相互配合,為一些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我國大氣探測技術的發展歷程
我國的大氣探測經歷了一定的發展過程,其基本是圍繞著大氣科學的研究和氣象業務的實踐開展的,通過對大氣運動規律的研究和分析之后采用人工控制的形式對天氣進行預報等。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大氣探測技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一些新型的探測技術的出現日益促進了氣象觀測和大氣探測的發展。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新技術的優越性逐漸的體現,同時提供的氣象信息更加的準確和及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監測的范圍。我國大氣探測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時代,而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氣象儀器的種類也在增多,自動化的程度也在提升。上個世紀初期,我國的大氣探測技術主要物理原理為探測的基礎,初步形成了地面探測網,能見度儀器、濕度表等設備是當時的標志性探測設備。到了二十世紀中期,我國的大氣探測技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已經初步掌握了高空探測技術和無線電技術,同時對三維空間的大氣結構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國的氣象衛星的發射促進了我國探測技術向著遙感時代發展。二十一世紀初期,我國的探測技術開始向著綜合探測的方向發展,同時實現了地基和空基之間的互補,在遙感技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步,探測技術的準確性不斷提升,同時開始向著小型化和多功能的方向發展。
2大氣探測技術發展現狀
現代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大氣探測技術和手段的進步。電子設備、遙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出現也為探測技術工作帶來了便利。
2.1氣象衛星的發展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氣象衛星的使用更加成熟,全球的天氣探測事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和發展。在1998年,我國發射了與太陽同步軌道的氣象衛星,其為氣象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大量和連續性的數據,進而保證了衛星連續、穩定和可靠的工作。在2010年發射了極軌氣象衛星,其能夠獲得全球的氣象信息,從整體上提升了氣象災害的預防能力。此外,發射的靜止氣象衛星也提升了災害性天氣的預防,這為我國氣象事業的發展和遙感技術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2.2氣象雷達探測技術的發展
氣象雷達技術在氣象探測中使用比較廣泛,特別是多普勒氣象雷達技術的出現為氣象觀測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多普勒氣象雷達技術能夠為氣象觀測提供重要的數據,同時可以探測云內和晴空天氣中的水平和垂直風場降水滴譜和大范圍降水預報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的氣象雷達技術取得了快速的發展,能夠監測強暴風、龍卷漩渦和陣風等,同時能夠晴空下提升監測的能力。近些年。我國的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氣象雷達信息網,同時結合電子計算機技術能夠將雷達探測系統的信息進行傳輸,此外,對颶風和災害性天氣的監測能力比較強。
2.3GPS定位系統的發展
GPS定位系統為高空氣象探測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能夠實現監測對流層底層的水汽,進而為降水短期預報和水循環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數據。此外,GPS技術能夠預測大氣中的溫度、風、閃電等。在二十一世紀,該技術為氣象探測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在大氣監測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現階段,我國的GPS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同時將該技術列為“八五”科技發展計劃中的重要發展項目,有著和重要的地位。在GPS技術的發展中,我國不斷引進和吸收外國的先進經驗,使該技術在銀行、航空工業、公安等領域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高空探測發展的重要技術。
現階段,我國的科學技術和電子技術的進步促進了大氣探測技術的發展,同時探測的能力也不斷的提升。此外,觀測自動化水平也在逐漸的進步,其也為探測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在未來的發展中,衛星、雷達和GPS技術將發揮重要的作用。此外,綜合性探測系統的發展也為我國探測事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作者單位:029200內蒙古自治區霍林郭勒市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