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為了能夠在有機大豆的種植過程中實現高產增收的目標,需要農業工作者能夠了解有機食品的特點,并且在種植地點選擇的時候充分考慮到水分、養分、土壤特點、污染程度等方面的因素,通過科學的種植技術全面的保證有機大豆在產量以及質量兩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有機大豆高產增收的相關栽培技術進行了分析研究。
由于農作物成長過程中大量使用化學化肥和環境污染的加劇,使得農作物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另一方面,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生活的要求早已經不能夠僅僅滿足于溫飽程度,更多的開始關注食品的安全、綠色的質量。在這情況下綠色無公害的有機食品,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親睞。而大豆在我國農業生產中比較重要的農作物,大豆加工產品以及衍生產品在生活各個方面都有突出作用,所以大豆的農業生產中實施有機大豆的栽培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
1.有機食品概述
有機食品是指在種植過程中避免使用化肥和農藥等物質,保持天然健康的一種原生態食品。從選種、種植、運輸到上架都受到嚴格的控制,只有在每一個環節上都符合國家的相關規范和要求,才能夠被認證為有機食品。
2.在有機大豆進行栽培時的環境選擇
2.1生態環境
在有機大豆的成長過程中需要不斷從環境中獲得水分、養分等成長必須的元素,所以為了能夠是有機大豆能夠有良好的品質,就需要為其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在實際的栽培中要根據大豆的具體品種以及當地的氣候環境,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尤其要注意有機大豆在成長過程中對土質、水質、光照、空氣等方面的要求。
2.2無污染的生長環境
國家的工業化進程以及各種垃圾處理方式的不當,使得現在我國部分土地受到了嚴重的污染,進而也就導致了在不良土地上種植的植物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有機食品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綠色、健康,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證有機大豆綠色無污染,首先就要保證綠色大豆的成長環境中沒有任何的污染物質,因為我國目前土地污染情況比較嚴重,所以在進行大豆種植地點選擇的時候要格外的慎重,尤其是要避開工業生產區、主要的交通通道、城市及鄉鎮的垃圾處理廠等地區。另外,在種植地點初步選定之后,還要和相應的環境檢測部門進行充分的溝通,做到對種植地周圍環境的進行檢查,最終以數據為基礎進行科學的分析,選擇出最適合的種植地點。
2.3土壤環境
在植物的過程中除了要保證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及綠色環境之外,土壤環境對于有機大豆的成長同樣極為重要。有機大豆對成長環境的要求比較高,為了保持大豆的良好長勢需要保證種植有機大豆的土壤具有國家三級標準的肥力。同時,還需要種植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在實際進行選擇的時候,應首先選擇沙土,稍微差一點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壤土作為種植土壤。最后,在有機大豆生長的過程中會吸收土壤中的大量肥力,如果在同一塊土地上進行多次重復的種植,就會使得土壤肥力大幅度下降,針對這種情況需要種植人員能夠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輪種策略。
3.有機大豆具體的栽培技術
3.1土地翻整
無論是何種農作,在進行種植之前都必須采取相應的土地翻整,而對于有機大豆的種植來說,需要土地翻整能夠具有較高的質量。在實際進行土地翻整的時候不僅要將土地整體平整,更要將土地中的污染物品全部清理出來,避免這些污染物質對有機大豆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3.2科學的施肥管理
3.2.1科學的選擇肥料
肥料能夠提供給植物在其生長環境中所需的營養物質,但肥料的選擇不當,也會造成植物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不良影響。比如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普通肥料大多是化學肥料,會影響有機大豆的綠色、健康性,所以在選擇肥料的時候應該首先選擇有機肥料,因為有機肥料往往是使用動物糞便、植物落葉、農作物秸稈等物質經過發酵之后獲得的,在提供給有機大豆肥力的同時還能夠保證有機大豆的綠色、健康。
3.2.2施肥量
有機糞肥的使用量要充足,但又不能過量施肥,防止出現肥力過量導致大豆苗死亡。并配合施用腐熟!安全的農家肥,因為農家肥含有一定的病蟲卵子,腐熟能夠殺死其中的病蟲源,提高肥料的安全性,而且腐熟后的肥料更容易被植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環境污染。
3.3播種
3.3.1品種選擇。品種選擇在有機大豆生產過程中也很重要,有機大豆生產要選經過3年有機轉換的地塊中繁育的品種,選用高蛋白或高油品種,不能種植常規品種,不要選用轉基因品種,且品種的生育期要較常規品種略短。
3.3.2種子精選。播前種子要進行人工手選,確保種子純度與凈度,提高種子發芽率。精選主要是剔除破碎粒、蟲蝕粒、病斑粒、小粒等,選后的種子要豐滿,大小均勻,播前將種子晾曬數日,利用紫外線殺滅種子表面的病菌,提高發芽勢,降低病害發生幾率。
3.3.3播種期。有機大豆生產過程中盡量避免接觸化學產品,種子包衣劑有可能會影響有機大豆的品質,因此,有機大豆種子均不進行種子包衣。所以,要使其快出苗,以減少病!菌!蟲對種子的損害,要在地溫鞏固在以上才可播種,通常應略晚于常規大豆。
3.4田間管理
3.4.1疏苗勻。大豆生產需要有合理的密度,因此,有必要進行疏苗勻苗,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與質量。疏苗勻苗在2片真葉展開至第1片復葉完全展開時進行,按密度要求間苗,去弱苗、高腳苗、病苗,留壯苗。對不能自行拱土出苗的情況要及時查苗、放苗,以避免爛種、爛苗。
3.4.2中耕松土與除草。早中耕可以達到滅茬除草、破除板結、改善土壤性狀,促進根系生長和大豆根瘤的形成。除草可結合機械中耕進行。當大豆子葉拱土顯行時進行第1次中耕,以后每12到15天中耕2次,第2、3次中耕深度。至大豆封行前完成第3次中耕。保證大豆行間土壤疏松,起到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生長及壯苗作用。
3.4.3灌水抗旱。田間管理過程中,灌水抗旱是保證產量,提高質量的必要一步。灌水方式應選擇滴灌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防止傷根、傷苗。
3.5運輸及曬場管理
有機大豆的運輸要有專用運輸車,要與運送常規作物的車輛分開,有機大豆不能與常規大豆混裝、混運。有機大豆要有專門的曬場寄存,并用專門的糧食清選機械精選后及時入庫。有機大豆的包裝物要避免對大豆及環境造成污染。
總之,有機食品在滿足人們日常生活所需能量的同時,還有力的保證了人們的身體健康,隨之逐漸在農產品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因此我們要加大對有機農作物的研究力度,根據以往的種植經驗,總結有機農作物的相關技術和經驗,同時要大力引進市場上先進的有機農作物栽培技術,促進我國有機食品行業的發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
(作者單位:164135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龍鎮農場農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