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坤
糜子是禾谷類作物中耗水最少的作物,它有很強的耐病蟲、耐鹽堿、耐瘠等特性,在作物中是較少有的,是鹽堿地和沙荒很有前途的作物。我縣地處松嫩平原西北部,西部三個鄉鎮均為鹽堿地,在玉米價格下行,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糜子的種植面積正在逐步增加。正因為這個原因,發展雜糧雜豆,就成為我縣依托資源優勢,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和突破性項目。我們通過創造良好的高產耕層環境、選用高產新品種、合理增加栽培密度、科學施肥、合理輪作、化學調控、規模化、機械化合作生產等科技行動,做到科技化、規模化、機械化的有效利用,資源優化配置,充分挖掘糜子的增產潛力,創造糜子新的高產水平,實現項目區畝產130公斤以上,現將栽培要點報告如下:
1、種植地塊的選擇
土壤要選擇砂壤土或壤土為好,要選擇選擇耕層深厚,肥力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塊。糜子不宜重、迎茬。豆類、玉米、高粱、馬鈴薯等茬口都可種植。
2、選用優質高產良種
針對明水縣的氣候特點和土壤狀況,選用抗逆性較強、耐瘠薄、高產、優質的糜子品種如龍黍23、龍黍18、黏豐7號等。
3、茬口的選擇及精細整地
糜子不宜連作、迎茬,否則病蟲害發生嚴重,雜草叢生。前茬作物以豆科、薯類、禾谷類較好。糜子對茬口反應特別敏感,應避免重迎茬種植,應選擇保肥足水、有機質較高的地塊,最好前茬是大豆茬。利用原壟播種,可以防旱保墑,抓全苗,從而保證糜子的產量。播種時,保證水分是關鍵。糜子因籽粒小又不宜深播,因而認真做好整地過程中的耙地、鎮壓等保墑工作,才能保證糜子發芽出苗所需水分。為了播種保全苗,首先要整好地,整地前要除凈作物的殘茬,具體做法是秋翻地,然后利用大型農業機械聯合整地,一次性完成耙、耢、壓,以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充分利用土壤的保墑能力達到保墑的效果;另外,也可春播前精細整地,達到平、勻、凈、細,上虛下實,利于保墑,從而達到保證全苗。
4、增施有機肥,施足底肥
糜子雖有耐瘠薄的特點,但要想獲得高產,必須施肥充分,滿足糜子對土壤養分的要求。底肥以農家肥最好,如果單一使用化肥,則糜子面粉的黏度較差,口感也不好。由于瘠薄地土壤有機質含量比較低,肥力較差,施用一定量的有機肥有顯著增產作用。試驗結果表明,在一定范圍內,隨著有機肥施用量的增加,糜子產量顯著提高,有機肥與適量的氮、磷肥配合做底肥效果最佳。一般施用有機肥比不施用有機肥可增產10%以上。施用有機肥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的供肥能力,增強土壤蓄水保墑能力,為瘠薄地糜子奪取高產打下了良好基礎。一般每畝施農家肥1000~1500kg,播種時,每公頃最好施200-250千克三元復合肥做底肥。
5、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5.1、種子處理:目前生產上使用的糜子品種退化極為嚴重,因此要通過風選、篩選等方法,選出飽滿、發芽率在95%以上的種子備播。糜子有后熟作用,收獲后四十天發芽率僅為84%,8個月后其后熟期還沒有完全結束,所以,播前要曬種,以促進后熟,這樣有利于苗齊苗壯。種子風選干凈后,攤放在充足的陽光下曬3-4天,然后放進15%的食鹽水中浸種,撇去浮在水面的不飽滿籽粒,把沉底的飽滿籽粒用清水沖涮陰干后待播種。為了防止地下害蟲和糜子黑穗病的發生,在播種前應用藥劑拌種。糜子黑穗病、褐斑病發生率較高,可以用0.3%拌種霜拌種預防。防治地下害蟲可以用50%辛硫磷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2%~0.3%。
5.2、播期確定糜子在我縣的適宜播種期一般為4月末至5月初。播種過早,糜子苗期易受干旱和凍害,等到成熟期大量落粒;播種過晚,又易貪青晚熟,受早霜凍害。具體播種時間還要視土壤墑情和品種而定,但要確保在早霜前能夠正常成熟。
5.3、播種方式:采取機械條播播種,要適時早播,在4月中旬至5月初播種。要做到播深一致、覆土均勻,覆土厚度3厘米,及時鎮壓,達到一次播種保全苗。為了保證土壤的墑情,也可以采用開溝后,座濾水,播種后覆土鎮壓。
5.4、種植密度每畝正常種子播量0.8公斤左右,畝留苗3.5~4萬株。
6、田間管理
6.1、間苗、定苗、壓青苗
糜子幼芽頂土能力較弱,在出苗前如遇雨容易造成壟上土壤板結,形成硬蓋,應及時采用鎮壓等農業措施疏松表土,破除硬蓋,保證出苗整齊。如果發現出現缺苗斷條情況,要及時進行田間補種。糜子出苗后,當幼苗長到3~5片葉時,用磙子壓青苗l~2次,以促進根系發育,春季天氣干旱,苗期應灌水1~2次,并且在拔節時每畝追施尿素5~7kg。生育期內及時鏟趟,要達到三鏟三趟,做到細鏟細趟,達到松土和除草的目的,以促進根系的生長發育。第一遍在出苗后苗高2cm以上時深趟,少上土,即趟蒙頭土利于提高地溫,兼有滅草的作用;第二遍在苗高10cm時,淺趟加厚培土,趟碰頭土,結合鏟趟進行田間間苗,一般由于糜子種子小,播種時為保全苗,播種量大,這時要及時進行間苗,留苗必須勻、齊、壯,一般每公頃留苗52-60萬株為宜;最后一遍在封壟前深趟上土,注意不要壓苗,這樣能起到防止倒伏,同時也能起到除草的效果。生長后期如果田間雜草比較大,要進行人工拔大草2~3次。
6.2、中耕除草和培土。因糜子苗期生長緩慢,容易雜草叢生,幼苗容易受雜草隱蔽、壓蓋,所以在幼苗出齊剛現行時就應開始進行第一次中耕,間苗時進行第二次中耕松土,拔節前后進行第三次中耕。中耕要求頭遍淺,二遍深,三遍稍淺不傷根。
6.3、及時追肥澆水。糜子雖然抗旱但在生長發育的主要階段發生干旱時,還應適時灌水。一般在拔節期澆頭遍水,孕穗期澆第二遍水。拔節時隨水追肥,每公頃尿素用量在100~150千克之間。糜子挑旗和灌漿期間以噴施0.2%磷酸二氫鉀3~4遍為佳,防止糜子生育后期脫肥。
7、防治蟲害:糜子苗期可用2.5%溴氰菊酯(敵殺死),每公頃用量225-300ml,加水375-600kg噴霧,加以及時防治舐蟲和粟莖跳甲。當發現玉米螟等鉆蛀性害蟲危害時,每公頃可用300mL-450mL 20%氰戊菊酯乳油配2000-3000倍液噴霧,確保糜子正常生長發育,促進高產。生長期間如發現黏蟲可以選用敵敵畏、吡蟲啉等進行防治。麻雀多的地方要注意驅避。
8、適時收獲
糜子成熟期很不一致,穗上部先成熟,中下部后成熟,而且主穗與分蘗穗成熟期相差也很大。一般穗基部的籽粒變硬且能用指甲掐破時即為收割適期,若收獲過晚糜穗易被風吹落粒。收割時捆成小捆碼起曬穗,不用上垛,要及時脫粒、晾曬、入庫,放在陰涼干燥的條件下儲藏。
(作者單位:151700黑龍江省明水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