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仁寶
近年來我國油菜免耕栽培面積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但是從目前的技術應用現狀來看,依舊存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導致對油菜免耕栽培技術的推廣形成制約。因此,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對目前油菜免耕栽培應用現狀及暴露出的不足展開分析,同時對免耕栽培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
1油菜免耕栽培應用現狀及暴露出的不足
1.1應用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與時代的變遷發展,如今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造成農村勞動力相對缺乏,也進一步促進了更加省時、省力、省人工的栽培技術的發展,油菜免耕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便是在這一背景下得到快速發展的。憑借免耕栽培技術,油菜種植過程中的播種、育苗、中耕除草等工作都能得到簡化,也為油菜的規模化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從而助力我國現代化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在油菜免耕栽培技術的應用之下,油菜免耕栽培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張,近年來對該技術的施肥、播種方式、播種密度、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也不斷增多。而基于經濟效益角度來看,油菜免耕栽培相較于過去傳統的翻耕栽培會有顯著的產量提升,并且每畝田地所需要投入的費用比以前要節約80~100元,綜合勞動力的付出節省來看,每畝地較以往要提高150元左右的收益。因此,從當前油菜免耕栽培的應用現狀來看,該項技術不僅便捷實用,同時也有利于種植戶的增產增收。
1.2應用中暴露出的不足
盡管油菜免耕栽培能夠節約開支且增加收益,但在應用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定的不足,造成其大面積推廣應用的進程中出現制約,大量適用于免耕栽培技術的農田沒有形成集中化規模,導致示范推廣難以為繼。在油菜免耕栽培技術應用過程中,由于存在排水不通、濕害明顯的現象,所以需要重視做好排水、預防濕害等工作,也就意味著相關基礎設施需要建設完好,最為典型的便是三溝體系要完善,這也是保證油菜免耕栽培成效的關鍵。不過從目前的油菜免耕栽培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地區的田間地頭都沒有修建排水溝,進而造成油菜在出苗前期遭水淹而死,而在生長中期由于濕害嚴重而造成長勢羸弱,到后期又出現早枯情況,大量病蟲害滋生。具體來講,主要出現的不足集中在以下幾點:
1.2.1播種粗放,出苗率偏低。油菜播種階段大部分時間氣候比較干旱,并且稻田在收割后表面非常板結,所以油菜種籽在播種后極易暴露在空氣中,除了無法保證水分吸收之外,還會因為鳥類、鼠類的吞食,造成缺苗情況發生,導致后續需要不間斷的補種,影響出苗率。
1.2.2田間管理不善,病蟲草害頻發。相較于過去傳統的栽培方法而言,免耕栽培的油菜會有更多的播種量,但大多數油菜田出苗后呈現的多為弱苗,而后期田間管理工作不到位,勻苗補缺工作缺失,會進一步造成油菜長勢羸弱,病蟲草害便因此加劇。
1.2.3配套技術不足,影響油菜產量。從目前油菜免耕栽培的大面積推廣實情來看,并沒有與肥水管理、勻苗補缺、開溝排水等技術措施進行配套,導致油菜免耕栽培的技術操作并不規范與標準,僅僅是將免耕栽培進行獨立運作,而這種配套技術應用不足的免耕栽培,無法保證油菜的高產。
2油菜免耕栽培中應注意的問題分析
從上述對目前油菜免耕栽培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可知,由于諸多方面的因素制約而導致油菜難以實現高產,所以我們在免耕栽培中需要注意其中的典型問題,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改善。筆者則結合工作實踐,對需要注意的問題展開分析:
2.1適時適量早播
盡管油菜免耕栽培技術在應用中,對播種期并無太過局限的約束,但這并不意味著時間越晚越好,而我們要想實現高產也并不是一味地提高單位面積內的種植密度。值得注意的是,油菜免耕栽培在10月中下旬播種最為適宜,因此種植戶可在這一時間段內集中播種,而過了這段時間在氣溫偏高時選擇播種早熟品種,并且可延至11月上旬播種。一般來講,每畝地播種株數在2~2.5萬適宜,同時要保證油菜在越冬之前要發育出4~5片真葉。
2.2施足底肥,增施硼肥
油菜免耕栽培要對提苗肥輕施,對開盤肥要重施,并且要看苗增施硼肥。底肥要保證施足,通常每畝地施加純氮肥7~8kg,磷肥5~6kg,鉀肥3kg左右。采取每畝地施加40%的BB肥30~40kg,同時加鈣10kg,這一施肥方法效果最好。定苗期間的施肥一般每畝地施加純氮肥2~3Kg、硼肥0.5kg。正所謂“無硼不談油菜”,所以為了提高油菜產量與質量,需要重視硼肥的增施工作。一般底硼肥增施每畝地選用200g顆粒硼,在播種期間施加,拌合均勻后一同播種。而葉面增施硼肥則每畝地用四水八鈉二硼粉劑50g、尿素250g、磷酸二氫鉀100g,兌水30kg展開噴施。
2.3配套三溝體系
應用現狀中存在的栽培環境濕害嚴重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稻田排水不暢,極有可能造成幼苗死亡。所以,配套三溝體系是油菜免耕栽培的關鍵,具體來講需要將主溝、背溝與腰溝開好,確保稻田中的水能夠排干,防止濕害出現。通常來講,主溝寬度為30~40cm,深度為30cm,要想每年都免耕栽培種植油菜,則需要做好農田基礎建設改造工作,節省年年開溝的勞動力。
2.4病蟲草害防治
在油菜出苗之后展開中耕,能夠將一年生雜草有效消除,并且減少散落在田間的雜草種子。同時,可采取化學除草措施,在播種前10d每畝地用41%草甘膦水劑200mL,兌水30kg進行葉面噴施。而面對油菜免耕栽培中常出現的菌核病、霜霉病及白粉病等,同樣可采取藥劑防治方法。比如菌核病可選用40%的菌核凈可濕性粉劑進行噴施,霜霉病可選用托布津1000倍液進行防治等。
綜上,目前油菜免耕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還暴露出一定的不足,導致油菜出苗率低、病蟲草害嚴重等情況較為明顯,所以為了提高油菜種植效益,則需要對應用現狀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并對需要注意的問題提高重視,以此去保證油菜免耕栽培技術得到良好應用,實現油菜種植的增產增收。
(作者單位:241000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沈巷鎮農技綜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