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敬超 劉光業 林瓊華
涼粉草是一種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涼粉草全草含多糖,它既可以做成吃食,還在藥用方面有著消暑、清熱、涼血、解毒功能,具備一定的藥用價值。但是在種植過程中,要使得涼粉草的價值得以很好應用,就要按照涼粉草標準的習性,按照規范化的種植技術制定科學種植計劃。
1涼粉草形態特征及場地環境
涼粉草為唇形科植物,莖下部伏地,上部直立,高約為15至100厘米之間。葉片呈卵形,先端稍鈍,葉片邊緣有小鋸齒,葉面表層布滿一層細細的絨毛。在花序上部的葉片較小,呈苞片狀,花小,輪生,萼小,鐘狀,花冠白色或淡紅色,長約3毫米。花期一般在秋季末,會結出呈黑色的長圓形的小堅果。涼粉草喜溫暖濕潤氣候,當氣溫達到20℃以上時,涼粉草生長迅速旺盛,當氣溫低至15℃以下時,涼粉草的生長就會變得緩慢,在10℃以下,會停止生長,當氣溫達到0℃以下時,枝干就會壞死,但是根部會存活越冬。涼粉草不宜在干旱和積水的存活,如果土壤過于干燥,就會使得水分供給不足,容易枯死;如果長期處于積水的環境中,超過兩天,涼粉草就會造成爛根致死。涼粉草有一個較耐蔭的特點,在日照時間小于8小時的光照環境下也能很好的生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但以深厚,肥沃,疏松,濕潤,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為最佳。
2涼粉草種植種類
涼粉草種植種類可分為好幾種,除普通的種子種植技術,還可以扦插、分株、壓條等技術來進行培育和種植。在涼粉草種子的種植過程中,由于種子不容易進行收集,而且收集的種子質量得不到保障,種植后會出現不出芽的現象,所以在涼粉草的種植過程中一般不采用種子進行繁殖。
在扦插技術的運用過程中,有效借用了涼粉草極強的再生能力,選取一些健壯、沒有公害的嫩莖,剪成10厘米左右,嫩莖上要帶有至少2節插條,然后把它扦插在調配好的苗床上。做好光照處理,避免在陽光長時間的照射中對扦插的幼苗造成危害。在冬季和春季要做好保溫措施,適時為幼苗施加一些促生根的肥料,等到幼苗長至18厘米以上時,就可以帶土進行種植。
在分株技術的運用過程中,有效的利用了涼粉草較強的根際萌蘗能力,涼粉草繁殖系數高,而且在運用分株技術時,簡單方便,是涼粉草種植中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種植技術。在進行分株時,一般會選擇早春。在氣溫處于10℃時,涼粉草宿根上就會萌發較多蘗生苗,及時施加一些糞料確保營養供給充足。等到幼苗長到3厘米以上,就可以帶根進行分株移栽。壓條技術是一種最簡單的種植技術,通過在適宜的時期,把涼粉草較長的枝條的2到3莖節處用土埋1實,大概在10天左右,枝條就會生根,然后對生根的枝條進行移栽,但是這種方法存活率低,在涼粉草的種植過程中很少采用。
3涼粉草的規范化種植技術
在涼粉草的種植過程中,首先要做好幼苗選取,確保栽培的幼苗在合理管理中,能夠有效的存活。在對涼粉草進行種植時,要根據一定的氣候條件來選擇種植時間,確保栽種的涼粉草在適應期內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根據種植地域的環境特征,合理選取適宜的土地環境,及時做好土地環境的治理,確保土壤肥沃,營養充足。在對涼粉草進行種植時,要合理調控種植密度,按照涼粉草所需的空間環境來進行劃分,確保株距在35厘米左右,行距在30左右,以此來確保營養的正常吸收和光照的正常獲取。在幼苗種植后,要防止陽光的暴曬,及時的為幼苗補充水分,以此來確保幼苗的成活率。
對種植后的幼苗要進行定期的查看,及時對一些死亡的幼苗進行換補,對妨礙幼苗生長的雜草進行清除。現如今的種植過程中,一般都會采用一些無公害無污染的黑地膜對種植基地進行鋪蓋,有效防止了雜草的生長。在后期的生長過程中,表面覆蓋的政協地膜及時的進行清除,方便后期對涼粉草進行施肥。對涼粉草進行施肥時,要在除去地膜后大概15天左右再進行施肥,主要以一些有機肥為主,如果在后期生長過程中出現營養不良問題,可以適當的增添一些復合肥、尿素等,合理進行配比,在確保幼苗營養供給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涼粉草的產量。在一些雨季較多的地區,種植人員要合理對栽種的幼苗進行管理,做好排水工作。在一些較為干旱的地區,種植人員要及時的做好水源供給,確保幼苗的正常生長。
涼粉草在生長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病害蟲,為此,在栽植時要對容易發生的病害進行合理分析,有計劃的對還未栽植的幼苗進行病毒預防處理,提高涼粉草幼苗的抗病毒能力。要加強對涼粉草種植基地的巡視,對發生病害的一些幼苗及時清除,防止感染給其他幼苗,給整體種植產業帶來損害。涼粉草容易發生的病害一般為銹病、立枯病、萎調病和根結線蟲病等。銹病和根結線蟲病可以采用噴灑波爾多液和實行水早輪作來進行根治,但是對于發生的立枯病、萎調病要及時對其清除,防止在生長過程中傳染給其他苗株。對發生的立枯病、萎調病的苗株進行清除后,還要做好消毒工作,栽植的部位用生石灰進行處理。在生長過程中發生的一些蟲害,如蝗蟲類、蝽類等地面害蟲和小地老虎、大蟀等地下害蟲,如果環境條件允許,可以應用食物鏈來進行處置,如果環境條件不足,就只能采用一些農藥對這些害蟲進行噴殺,掌握害蟲的生長規律,在其萌發期間就對這些害蟲進行根治。
綜上所述,涼粉草的規范化種植技術能有效的從根本上提升涼粉草的質量和生產產量。除了按照標準的種植流程對涼粉草進行種植外,相關科研人員要不斷的對種植技術進行創新和改革,加強涼粉草的生物學特性研究、開展生理和生化研究、加強涼粉草病蟲害防治技術,以此來進一步提升涼粉草的種植技術。
(作者單位:1.529600廣東省陽春市三甲農業農機技術推廣站;2.529600廣東省陽春市陂面農業農機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