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金鈴
豆角在我國有很長的栽培歷史,全國種植普遍,品種繁多。近幾年菜農利用大棚生產、露地栽培,成為快速發家致富的優良蔬菜品種。
一、育苗。豆角種子較小,抗寒能力弱,播種前對種子進行精選是保證苗全、苗壯的關鍵。豆角以往多采用直播,近幾年大棚內實行育苗移栽法,可充分保護根系不受損傷。便于上下茬安排,不但可以早播、早收,提前供應市場,還能保證苗全苗壯促進開花結莢,增加產量。實踐證明,育苗可比直播增加產量27.8%-34.2%,提早上市10-15天。豆角直播莖葉生長旺盛而結莢少,育苗移栽結莢多。也就是說豆角通過育苗移栽,可以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從生理上講,豆角育苗期正處在短日照下,對促進花芽分化有利,故開花結莢部位低。播種前應精選種子,選擇籽粒大、整齊、飽滿充實、種皮顏色一致且有光澤、未受病蟲害的種子在太陽下曬1~2天。豆角一般采用直播的方法,但直播豆角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往往易造成前期生長過旺甚至徒長,第1花序節位高,減少結莢數。特別是春植的豆角,直播后氣溫低,發芽慢,遇低溫陰雨天氣容易爛種,成苗差。育苗移植可適當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提早開花,增加結莢數。因此,春植有條件的應進行育苗移栽,而夏秋季生長期短,播種期溫度高,采用直播較好。
二、整地施基肥和作畦。整地、施基肥: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松軟、地勢排水良好、通氣性好的壤土、2~3年內未種過豆科作物的田塊種植,應起深溝高畦,畦土要深翻曬白,畦高30厘米,畦寬1.5米左右。豆角在苗期根瘤菌固氮能力弱,需適量的氮肥,因此,要施足基肥,尤其是要增施磷、鉀肥。基肥一般整地起畦時,在畦中間開溝施,有條件的還可增施一些雞糞或毛肥。合理施肥,適當淋水,前期預防徒長,后期控制早衰。豆角開花結莢前對肥料的需要量不多,應適當控制肥水,抑制植株營養生長。春、夏季一般不需淋水,而應注意及時排除田間積水;秋季比較干燥,可適當淋水。如果幼苗確實生長太弱,可薄施1~2次尿素溶液或糞水。豆角開花結莢期要消耗大量養分,對肥水要求較高,應澆足水,及時追施重肥,可每畝追施復合肥30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氯化鉀5公斤。豆莢生長盛期以后,需要更多的肥料,應再追施一次肥。亦可進行根外追肥,將過磷酸鈣盛于木桶中,加水浸一夜后,兌上清液噴灑葉面,可減少落花落莢。盛莢期后,若植株尚能繼續生長,應加強肥水管理,促進側枝萌發,促進翻花,并使已采收過的花序上的花芽繼續開花結莢,延長收獲期。
三、田間管理:先控后促管理。豆角根深耐旱,生長旺盛,比其它豆類蔬菜更容易出現營養生長過旺的現象,加之溫度高、肥力足,營養生長旺盛就更為突出,進而影響開花結莢。田間管理上要先控后促防止莖葉徒長和早衰。豆角在整個生長期都忌濕,土壤過濕容易引起徒長或爛根,尤其是播后土壤過濕,種子吸水過多而出芽過早過快,使幼苗的組織嬌嫩,抗逆性能減弱,容易引起徒長或死苗。因此播種應選擇晴天進行,并在播種前先在播種行間淋透水后再播種,播后2~3天內不要淋水。種子開始出苗時適量淋水,有利幼苗生長健壯。豆角從開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為主,進行適當蹲苗,促進開花結莢;座莢后,要充分供應肥水,使開花結莢增多。育苗豆角澆定苗水和緩苗水后,隨即中耕蹲苗、保墑提溫,促進根系發育,控制莖葉徒長。出現花蕾后可澆小水,再中耕。初花期不澆水。當第一花序開花座莢后,幾節花序顯現后,要澆足頭水。頭水后,莖葉生長很快,待中、下部莢伸長,中、上部花序出現時,再澆第二次水,以后進入結莢期,見干就澆水,才能獲得高產。采收盛期,隨水追肥一次,畝施優質速效化肥、二胺50斤或磷酸二氫鉀40-50斤。
四、適時采收:一般宜在花后10天左右、種子剛剛開始膨大時采收,這樣可保證豆莢肉質致密、脆嫩,又能保證產量。另外,過期采收還會引起植株的養分平衡失調,妨礙上部花序的開花結莢。一般春植剛開始收獲時,每隔2~3天收獲1次,盛收期隔天收1次;夏秋植溫度較高,要天天采收。采收時間以上市需要為準則,在早晨或傍晚進行。采收時要注意不要損傷其余花蕾,更不能連花序一起摘下。
五、病蟲害防治。豆角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銹病。根腐病應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進行輪作制及田間管理。
1、豆角枯萎病:癥狀植株發病時,首先從下部葉片開始。葉片邊緣尤其是葉片尖端出現不規則水漬狀病斑,后葉片變黃枯死,并逐漸向上部葉片發展,最后整株萎蔫死亡。病株根莖部皮層常開裂,其維管束組織變褐,濕度大時病部表面現粉紅色霉層。防治措施:輪作。實行3年以上輪作,最好與蔥蒜類作物輪作。增施石灰改良土壤。在酸性土壤中畝施生石灰100公斤可減輕病害發生。藥劑防治。
2、豆角銹病:癥狀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也為害葉柄和豆莢。發病初期葉背產生黃色小斑點,逐漸變褐,隆起呈小腺癌狀,后逐漸擴大,呈現黃褐色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紅褐色粉末。防治措施:清潔田園。收獲后應清除田間病殘體并集中燒毀。選用抗病品種。
3、豆角病毒病:癥狀葉片出現深、淺綠相間的花葉,花葉的綠色部分突起或凹下形成袋形,葉片通常向下彎曲,有些品種感病后葉片變畸形。感病植株矮縮或不矮縮,開花延遲,嚴重時造成減產失收。防治措施:選用抗病品種。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注意防治蚜蟲,從苗期就開始注意防治蚜蟲,截斷蚜蟲傳播途徑。
(作者單位:151800黑龍江省巴彥縣農業開發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