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宜
隨著我國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水稻側深施肥技術逐漸應用到水稻種植當中,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本文立足于此,以河南信陽地區為例,淺談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的的優點,并分析在水稻側深施肥技術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探究水稻側深施肥技術要點。
河南信陽地區位于淮河上游、河南省的最南部,其地理位置南高北低,日照充足,是水稻種植最理想的環境之一。水稻種植作為河南信陽的主要農作物,水稻高產不但影響人們的經濟效益,而且對河南信陽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隨著信陽地區農業的發展,在水稻種植方面,傳統的施肥方式不但造成嚴重浪費,而且污染環境。我們需要進行水稻側深施肥,改變現狀。
1水稻側深施肥的優點
水稻側深施肥技術是人們在進行水稻種植時,在插秧機插秧的同時將水稻生長所用的肥料同步施入到距離水稻株根的位置,是一項集肥地、壯苗、灌溉、病蟲害防治等一體的水稻先進栽培體系。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的應用,有效改善了傳統施肥中造成的浪費和污染現象,降低肥料成本的同時,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其次,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的應用,可以補充水稻生長前期所需營養,有利于水稻的返青和分蘗,從而保證水稻的根系活力,提高水稻抵抗病蟲害的能力;最后,水稻側深施肥還有效的減少了人工施肥的頻率,解放了人們的雙手和勞動力,達到高產又高效的目的,促進了河南信陽地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2水稻側深施肥技術中遇到的困難
盡管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的優勢顯而易見,但是就目前河南信陽地區的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仍然遇到很多困難值得我們探討和解決。首先,由于水稻側深施肥技術是一項新型的水稻施肥技術,在河南信陽地區還未進行大規模推廣,所以很多人對這項技術不了解,水稻側深施肥的機械配備不齊全,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并未形成良好的推廣和使用;其次,由于人們對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的不了解,人們在應用過程中對土地的把握不準確,遇到整地不平、田間有雜物的情況,常常會造成施肥口的堵塞;最后,對肥料的用量、側深施肥深度等缺乏專業的技術指導,并未發揮側深施肥最大的優勢。
3水稻側深施肥技術要點
3.1培秧和稻田耕作要點
3.1.1培秧
培秧是水稻種植的根本,同時也是水稻側深施肥的前提條件之一。由于水稻側深施肥采用的是機械插秧的同時施入肥料,所以在水稻秧苗的選擇上非常嚴格。首先水稻秧苗要保證秧苗的均勻度,只有秧苗大小一致,才能保證插秧的效率和質量;其次,嚴格按照秧苗育苗技術和操作規范進行育苗和培秧,保證秧苗品質。
3.1.2稻田耕作
合理的稻田耕作是保證水稻側深施肥的重要條件之一,耕層過淺,在水稻側深施肥中期很容易造成脫肥現象,而耕層過深,則會造成水稻生長緩慢無法吸收的后果。對此在水稻側深施肥中要求稻田的耕深一般要求在12cm以上,側深施肥部位,一般在稻田秧苗外側的3-5cm,深度在5cm左右,簡稱“側三深五”。除此之外,側深施肥機械設備對水田沉漿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沉漿不足,則達不到“側三深五”的效果,而沉漿過度的稻田,則會造成回泥裝置不能完全覆蓋肥料,造成肥料裸露在外,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一般田面指劃成溝但后慢慢恢復是最顯著的標志。因此我們在整地及打漿中要求做到整地平整、秧苗均勻、耕深合理、沉漿合適的時候進行稻田插秧的效果最佳。
3.2側深施肥技術要點
3.2.1測深施肥量
水稻的側深施肥量與水稻的生長有直接的關系,但并不是說施肥越多越好。由于水稻側深施肥的使用率會高于傳統施肥的15%-20%,所以利用水稻側深施肥的田地施肥量要按照傳統施肥量的70%-80%進行施入。在此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定好調整好機械的排肥量,保證各條間排肥量的均勻,而且在進行不同廢料的混合施用時,由于機械的顛簸和肥料的不均勻,很容易造成施肥不均勻。因此在混合施肥中要注意及時攪拌,并隨用隨拌、現混現施,保證施肥均勻和施肥量合理。
3.2.2側深施肥方法
側深施肥還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避免了傳統的基肥、返青肥、蘗肥等多次施肥的繁瑣。由于水稻在每個時期所需的肥料成分不同,所以不同的肥料要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保證其利用的最大化。磷肥和鉀肥一般在土壤中的移動性較差,所以磷肥就直接以傳統施肥量的70-80%正常側深施入;鉀肥是水稻后期的主要營養成分需要分兩次施入,側深施肥80%,后期追肥20%;氮肥在施入土壤后15天左右會形成上下左右5-10cm的移動區域,所以氮肥的施入一般采用側身施肥和后期追肥的形式相結合,避免水稻在生長后期出現脫肥現象,而造成的減產。
4機械操作技術要點
側深施肥過程中,農業機械的使用和操作同樣至關重要。如果在側深施肥過程中機械的速度不均勻或者在作業中急停都會造成肥料施入不均勻,而如果在作業中倒車,則會造成施肥口的堵塞。所以在機械操作上,除了具備專業的機械操作知識,還要注意機械在起步和停車中的操作步驟和操作問題,避免造成肥料不均勻的現象。
綜上所述,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的應用給河南信陽地區的水稻高產和勞動力解放帶來了突破。因此需要相關部門可以加強完善相關的技術指導,讓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發揮其最大的優勢,從而實現該地區水稻種植的高產高效。
(作者單位:464000信陽市農機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