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啟梅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對于蔬菜的需求量和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作為一種非常受消費者喜愛的瓜菜,越來越多農戶開始嘗試種植西葫蘆,通過采用西葫蘆小拱棚薄膜覆蓋技術,不但可以更好的提升西葫蘆的總體產量,同時也可以更好的提升其品質,因此受到了農戶的廣泛認可。本文對西葫蘆小拱棚薄膜覆蓋技術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希望可以為讀者提供一些參考。
一、科學進行品種選擇
在目前我國農戶種植西葫蘆的過程中,根據西葫蘆生長時蔓子的長短,可以將西葫蘆分為站秧和爬蔓兩個不同的大分類。通常情況下,站秧的西葫蘆存在植株矮小、成熟期早等優勢,但是其總體產量略低于爬蔓西葫蘆。與之相對的,爬蔓西葫蘆品種通常屬于晚熟品種,其植株本身更為龐大,同時產量也略高于站秧西葫蘆品種。在種植過程中,農戶應該根據土壤情況和當地氣候條件,科學的對西葫蘆品種進行選擇,從而更好的保證西葫蘆的產量和質量。
二、及時進行播種和育苗
在完成品種的選擇之后,農戶需要在適宜的時間及時進行播種。在西葫蘆小拱棚薄膜覆蓋栽培的過程中,較為合適的播種時間為每年的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其苗齡通常維持在30d左右。在進行種植過程中,通過良好的育苗,可以更好的提升西葫蘆的生長速度和健康程度,目前應用效果較好的育苗技術就是營養缽育苗,農戶可以采用每500kg營養土中混入過磷酸鈣1kg、硫酸鉀復合肥2kg的方式拌勻,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用噴施50%多菌靈粉劑500倍液的形式來更好的對西葫蘆的常見病蟲害進行防控。除此之外,農戶也可以通過曬種、浸種等方式來更好的提升出苗率,更好的保障自身的經濟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幼苗出土之后,農戶需要及時降低苗床的溫度,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避免出現幼苗徒長的現象,以此來更好的提升整體產量。
三、細致進行整地與定植
在西葫蘆幼苗開始生長真葉之后,農戶需要及時對苗床溫度進行提升,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更好的促進幼苗的生長,直到幼苗生長到4片真葉之后,即可開始移栽定植。在定植過程中,由于西葫蘆自身擁有較為發達的根系,對肥水的耐受能力也非常強,因此將其定植到較為肥沃的地塊上可以更好的促進其生長,為了更好的保證西葫蘆生長的環境較好,農戶需要在前茬收獲之后,及時進行清理整地工作,通過清除地塊中存在的雜草以及前茬殘株,并適當補充農家肥料,可以更好的為西葫蘆的種植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在整地的過程中,農戶需要細致的將土塊耙細,并盡量讓土肥均勻的混合在一起,先進行土地平整再開展起壟做畦。并將畦寬高控制在1.5m、15cm上下。在此基礎上進行定制時,每畦可以定植兩行。需要注意的是,定植時需要先用少量覆土進行圍坑在此基礎上充分澆水,直到水滲透完全后再進行培土。
四、定植后管理
在定植后的一周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其關乎到緩苗的效果,因此農戶需要重點控制棚內的溫度。在白天時間中,農戶可以將棚內溫度控制在27℃左右,在夜間則控制在19℃左右,以此來更好的提升緩苗速度。在定植完成一周之后,農戶需要及時進行一次澆水,以此來更好的提升緩苗效果,與此同時,農戶可以結合土壤情況和幼苗生長情況進行合理的施肥,為緩苗和幼苗生長提供更加充分的營養供應。在定植后期,農戶應該適當進行棚內的通風,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將棚內溫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通常情況下,定植后期棚內溫度白天應為24℃左右,夜間應為15℃左右。
在西葫蘆植株長出6片葉片以上時,農戶應及時進行中耕施肥,結合土壤自身肥力以及西葫蘆植株狀態合理施用一定量的硫酸鉀復合肥,以此為其瓜坐部位的膨大提供充分的養分。需要注意的是,農戶在進行中耕施肥的過程中應該避免傷害苗坨,以此來更好的降低幼苗根部受到損傷的概率,完成中耕施肥后,農戶可以每隔半月進行一次肥水澆施,并在澆施過程中及時去除植株上的畸形果實以及多余側枝,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苗木更好的生長,代西葫蘆生長到200g以上時,農戶需要及時進行采收,并于采收同時進行澆水和追肥,從而更好的提升整體產量。
五、重視病蟲害防治
(一)病毒病
病毒病是西葫蘆種植過程中經常遇到的一種病害,其對西葫蘆的產量影響較大,因此在對其進行防治的過程中,農戶需要選擇一些適合當地氣候的抗病品種,同時采用輪作的耕作制度、強化田間管理,以此來更好的避免發生病毒病。除此之外,農戶還需要合理使用肥料,通過及時殺滅病株和雜草來更好的避免植株受到感染。在藥物防治時,可以選用病毒A或病毒必克500倍液噴霧,也可用菌毒清800倍液+硫酸鋅300倍液噴霧防治。
(二)白粉病
白粉病同樣是西葫蘆種植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病害,對其進行防治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使用15%粉繡寧1000倍液、50%甲基拖布津1000倍液或者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在施用過程中,農戶可以每隔10d左右噴施一次,三次噴施后即可達到防治目的。
(三)綿腐病
為了更好的防治西葫蘆綿腐病,農戶可以采用高畦栽培的種植方式,同時避免對西葫蘆進行大水漫灌。除此之外,在種植過程中如果遇到降水比較多的情況,需要及時進行排水。在西葫蘆植株結實后,農戶可以及時將果實墊起,以此來更好的降低發病幾率。在此基礎上,農戶還可以在土壤中適當施用抗生菌,通過這樣的形式來降低病原菌危害。在藥物防治中,可以于發病初期施用20%農土斯1000倍液,每隔10d噴1次,連續噴2~3次。
(四)蚜蟲
蚜蟲不但對西葫蘆植株有很大的危害,同時也是各種病毒病的主要傳播源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戶在西葫蘆種植的過程中,應該重點對蚜蟲進行防治,在防治藥物的選擇方面,可以使用20%啶蟲脒2000~2500倍液或5%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50~270g/hm2噴霧來對其進行防治。
(作者單位:551300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寶山街道農業農村工作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