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龍 化柏全
莒南茶葉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栽培發展,茶園面積、茶葉產量、生產總值都位居山東省前列,茶葉產業目前已成為該縣的主導產業。為保持莒南茶葉生產快速、健康的發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以良種栽培為基礎,大力發展無公害優質綠茶生產,推進茶葉產業化建設進程。通過對莒南縣茶業發展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經驗做法,對莒南縣茶產業發展提出對策和建議。
1基本情況
1.1優越的自然條件
莒南縣地域總面積1752km2,其中丘陵山區占79%,整個地勢北高南低,土壤為棕黃壤土,多呈微酸性,內含豐富的磷鉀及各種微量元素;境內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平均氣溫12.7℃,極限最低溫度-12℃,年平均降雨量856.5mm,年日照時數為2458.9小時,無霜期198天。春季回暖迅速,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優越的自然條件使莒南縣的基地茶園成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有機茶生產試驗示范基地”和山東省的重點產茶縣及名優茶生產基地。
1.2生產發展規模較大,基礎較好
2018年全縣茶園面積4.5萬畝,年產綠茶3000余噸,產值3億元以上。全縣有茶葉生產加工企業52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家,從業人員2.3萬余人;茶葉生產專業合作社18家;產品獲綠色食品認證1個、機綠茶認證1個。1978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對莒南縣綠茶進行了評價,認為莒南縣綠茶具有“葉片厚、耐沖泡、香氣高、口感濃郁”等特點。莒南縣被國家有機茶生產試驗示范基地、山東省著名茶葉生產示范基地、山東省茶葉標準化基地示范縣評為“中國茶之鄉”。2010年,“莒南綠茶”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在“中茶杯”全國名茶評比中,莒南茶獲10項“一等獎”和六項“優質獎”。玉芽茶業有限公司和金龍湖茶業有限公司的茶園基地被山東省農業廳命名為“省級標準茶園示范基地”。
2茶產業發展的主要做法
2.1注重搞好莒南茶葉產業培育
2.1.1搞好規劃、統籌布局。莒南歷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茶葉生產,將其列入全縣“十二五”、“十三五”至2020年規劃綱要;確定了茶園良種生態化、精深加工機械化、產品名牌優質化、產業化經營路子。全縣重點選擇了自然條件適宜的洙溪河、龍王河流域的鎮作為重點發展地區。目前,茶園分布在全縣183個生產村,涉及農戶1.2萬多戶。
2.2.2建立制度??h政府每年調整茶葉生產領導小組,有關鎮街成立相應的領導組織,落實縣、鎮街、村三級茶葉生產責任制,建立起四級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引領茶業產業走上規范化道路。
2.2注重引導莒南茶葉走產業化發展的路子。
2.2.1狠抓優質基地建設。按照優質、生態、無公害的發展要求,全縣有55個茶園被評為省市級樣板園,現已培育市級以上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示范園)35處、1萬余畝。
2.2.2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培育龍頭加工企業帶動茶園建設,發展茶葉加工企業52家,其中3家被認定為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2.3注重提升莒南茶葉內在品質。
2.3.1制定落實技術規程。研究制訂了茶葉栽培地方標準,將無公害、綠色及有機食品生產程序納入茶葉栽培、生產、加工技術規程。
2.3.2推廣無性系良種苗木建園技術。引進福鼎大白、中茶108、龍井43等無性系良種,建立了無性系良種生產示范園3000多畝,逐漸實現茶葉生產良種化。
2.4注重增加莒南茶葉產業內涵。
2.4.1鼓勵開展各種認證。目前已注冊商標20余個,獲得綠色食品認證1個、有機食品認證1個;3家公司通過了QS質量認證。
2.4.2賦予產品地理內涵。洙邊鎮被命名為“中國茶葉之鄉”;2010年“莒南綠茶”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權,成為莒南縣標志性農產品。
2.5注重做好莒南茶葉市場開拓。
2.5.1實施“走出去”戰略。縣財政每年都拿出專項資金,組織生產企業參加博覽會和名優茶評比,近年來先后獲得國家級獎勵55項、省級獎勵98項,擴大了莒南茶葉的外在影響。
2.5.2建立健全省內外銷售專營網絡。北京、上海、濟南均設有莒南茶葉專賣店和經銷部。遠銷到中國12個省、市、自治區。
3存在問題
經調查分析,莒南縣茶葉產業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茶葉品牌知名度不高,目前還沒有在全國叫得響的名牌產品;二是茶園生產規模小,產量低,難以在市場競爭。三是無性系良種園比重小,遠落后于全國的發展水平。四是市場建設落后、流通不暢,全縣沒有形成一個有規模的茶葉批發交易市場,不適應商品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4發展對策和主要措施
4.1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實施精品名牌戰略
一是對已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的名優產品,縣政府應積極組織宣傳、推介活動,提高這些茶葉品牌在省內、國內的知名度;二是進一步規范名優茶生產標準,包括鮮葉原料、加工工藝、包裝貯存、產品質量等,充分保證產品的質量。
4.2鞏固發展茶葉基地,提高茶樹良種栽培面積
在原有的基礎上,以生產無公害優質綠茶為目標,加強鞏固茶園的生產基礎,堅持選用良種,逐漸改變目前品種雜劣的狀況,提高茶樹良種化程度。
4.3發展龍頭企業,組建經營集團
在產茶區組建以茶葉生產龍頭企業為依托的產供銷一條龍產業集團公司,形成“市場+基地+農戶+公司”的經營模式,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4.4建好市場,搞活流通
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統一規劃,建設茶葉批發交易市場,逐步形成以集貿為基地,以批發市場為軸心的市場體系,使莒南成為魯東南地區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的集散地,搞活茶葉流通。
4.5通過技術培訓,宣傳推廣四大新技術
一是大力推廣茶樹無性系良種繁育技術,包括遮陽網育苗技術和以苗育苗技術等,并試驗示范用嫁接的方法改換茶樹良種的新途徑。二是推廣名優茶機制技術。三是推廣機械化修剪及采茶技術。四是推廣無公害優質高產高效綜合生產技術。
(作者單位:276600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