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王后福 王淑玲 蓋葉頂 矣國
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畜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而云南作為畜牧產品的主要產區,人們為了提高經濟效益,逐漸形成了規模化的畜牧養殖,隨之而來的生態環境問題也逐漸凸顯。本文立足于此,淺談云南地區規模化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并提出幾點相應的防治措施。
云南是我國云貴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高原地形占全省土地面積的87.21%,也是我國發展畜牧業的主要地區。隨著我國對畜牧產品的需求增大,畜牧業作為云南的支柱產業也隨之變得規模化。然而云南畜牧業規模化發展的同時對云南生態環境的影響也逐漸凸顯,人們過于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1.1規模畜牧養殖造成的畜牧養殖模式的變化
隨著人們對畜牧產品需求的增加,很多城鎮地區也增加了對畜牧產品的需求,這就導致了養殖人員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將傳統的家庭養殖變成規模化的畜牧養殖。而養殖人員為了生活和養殖兼顧,不得不將養殖場建設在離城鎮人居環境非常近的區域,不但給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而且縮減了養殖面積,增大了養殖密度,給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
1.2規模畜牧養殖造成的動物排泄污染
規模化畜牧養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經濟效益,但是在規模化養殖過程中畜牧動物的糞便排泄、食水殘渣、病死尸體等等,并未形成良好的治理體系,造成非常嚴重的水土污染和大氣污染,不僅會滋生大量的細菌給畜牧動物和人類帶來身體傷害,而且造成了嚴重的水、土壤和大氣污染。
1.3規模畜牧養殖造成的化學污染
云南的規模化畜牧養殖目的就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提高人們的經濟效益。而往往人們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會采用很多化學藥物進行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從而導致很多化學物質殘留,不但給人身健康造成安全隱患,而且影響了糞便的有機利用。這就造成了動物糞便不能科學合理的處理,造成了環境污染。
2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破壞的防治措施
2.1對規模化畜牧養殖進行科學規劃
首先在規模化畜牧養殖場的建設上,相關部門要對規模化養殖場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規定在離人居環境多少公里以內不允許建場,并合理控制畜牧養殖場的密度,規定方圓多少公里以內的養殖場數量,有效控制養殖場的距離和數量;其次,養殖場的建設要符合綠色發展的理念和要求,對一些簡易、臟亂的養殖場給予取締,保證養殖場的環境和環保。
2.2提高規模畜牧養殖戶的環保意識
在規模化畜牧養殖過程中,養殖戶的環保思想和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養殖戶一味地追求眼前的經濟效益而對未來的生態發展不管不顧。對此我們需要全面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提高養殖戶的生態保護意識,引導農戶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關注養殖環境的保護,從而根本上減少規模化畜牧養殖給環境造成的破壞。
2.3加強規模化畜牧養殖的科學管理
首先,相關部門要幫助農戶對規模化畜牧養殖過程中養殖場的建設做好規劃,并輔助其完善相關的科學治理措施,對糞尿的排放、堆放、運輸、處理等提出科學、有效的解決辦法;其次,政府還要對科學的養殖場建設提供一定的資金幫助,例如科學化管理設備和廢棄物處理設備的補助、貼息貸款等,為養殖戶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再有,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和監管,定期到養殖戶進行入戶檢查,對不合格、不完善的地方提出解決措施,責令其整改,對屢教不改的農戶,相關部門有權取締;最后,相關部門可以設置一個標準化的畜牧養殖場,邀請附近的養殖戶參觀、考察,指導其按照標準進行畜牧養殖的科學管理。
2.4減少規模化畜牧養殖的化學藥品使用
規模化畜牧養殖過程中一旦動物感染疾病,那么疾病所用的化學藥物就不能少。要想減少規模化畜牧養殖的化學藥品使用,就要保證畜牧動物在生長過程中少生病、不生病。首先我們要加強規模化畜牧養殖的科學飼養管理,保持養殖場的通風、干燥、環境整潔,并定期對養殖場進行消毒,從根本上降低動物生病幾率;其次,要保證規模化畜牧養殖的科學喂養,對不同時期動物營養的不同需求進行科學配比、合理喂養,并保證食水的安全衛生,避免“病從口入”。
2.5加強畜牧動物的糞便處理和利用
在規模化畜牧養殖過程中,動物糞便的處理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首先我們要將動物的殘渣和排泄物堆積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避免過分的堆積造成的污染;其次做好廢棄物的處理和再次利用工作,我們可以將糞便經過處理做成有機肥料施入田地;或者在養殖場周邊建設沼氣池,利用動物糞便發酵制作沼氣;人們還可以利用沼氣池進行養魚或者肥田等等,將動物的糞便處理再利用,既能夠改善規模化畜牧發展給環境造成的污染,還能促進養殖戶的多元化收入,一舉兩得。
綜上所述,云南畜牧業飛速發展的同時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損害。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要對規模化畜牧養殖進行科學規劃、提高規模畜牧養殖戶的環保意識、加強規模化畜牧養殖的科學管理、減少規模化畜牧養殖的化學藥品使用、加強畜牧動物的糞便處理和利用,利用科學的手段改善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促進我國云南生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1.650201云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2.650201云南蒙自動物衛生監督所)